3D裸视的主要技术包括光栅式(lenticular)与屏障式(Parallax Barriers)两种。业界也一直将这两种技术进行优缺点的比较。爱尔得信息总经理王俊贵说,光栅式不会有光线的损失,因为光线本身就是直接透过光栅,透光率是依据光栅的材质而定,不会造成严重的亮度衰减。至于屏障式,由于是利用遮光的原理来产生3D的效果,因此其透光率会依据view的数量而衰减,例如8个view的显示器,会损耗7/8的光源,画面会变得比较暗,较难看到明亮的影像,这对3D应用便已经存在了天生的缺陷。
|
王俊贵认为,未来的3D裸视,大尺寸将走光栅式,小尺寸则是屏障式的天下。 |
王俊贵指出,光栅式和屏障式比较起来,光栅式适合大尺寸3D显示器,因为没有亮度衰减的问题。至于屏障式则刚好相反,由于光线会衰减,反倒适合应用小尺寸面板。屏障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做在面板当中,这对面板产业成熟的台湾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制造优势与利基点。另外,用户可直接对面板进行电子式的开关开关,也就是2D与3D的切换。对于只能单看3D画面的光栅式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优点。尽管目前有业者宣称可让光栅式进行2D/3D切换,然而其所必须付出的高成本,以及转换效果不彰,都是造成市场怯步的主因。
因此王俊贵认为,未来的3D裸视,大尺寸将走光栅式,小尺寸则是屏障式的天下。大尺寸面板使用光栅式的优点,在其不会有亮度衰减的问题。但在小尺寸面板上,光栅式不能做2D/3D切换,尤其小尺寸面板原本就小,若再使用光栅式,则字体根本看不清楚。也因此,在小尺寸3D裸视面板上,屏障式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几乎是最好的选择。屏障式另外一个优点在于,其view的数量是可以选择的,例如只做2个view,如此一来,其亮度便只会降低1/2。例如任天堂的3DS便是采用2个view,画面清晰,可进行2D/3D切换,且亮度只降一半,将影响降至最低。
王俊贵说,光栅式与屏障式在大尺寸与小尺寸各拥天下,且技术互补性高,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那能否有一种取其优点,排其缺点的3D技术呢?目前已有厂商开发LC Lens技术,这种技术各取光栅式与屏障式的优点,透过液晶材料改变不同折射率,来进行2D与3D的调变。但其成本与技术门坎都很高,仍属于开发阶段。因此,针对3D裸视,必须视其终端应用,才能选择出最适合的显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