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內外政經情勢快速演變,台灣機械公會也在今(27)日與工研院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召開「台灣機械產業發展論壇暨白皮書發表會」,由副總統賴清德與產官學研各界代表見證發表新版白皮書,並描繪出到了2035年機械產業的發展情境及目標為:產值倍增突破3兆、附加價值率達到35%以上、與人均產值新台幣600萬元。
|
台灣機械公會今(27)日與工研院召開「台灣機械產業發展論壇暨白皮書發表會」,並由副總統賴清德與產官學研各界代表共同見證。 |
機械公會表示,基於國際情勢變化快速,景氣循環波動已較過去數十年不同,變化時間與幅度都讓許多人措手不及。包括近幾年來歷經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又爆發俄烏戰爭導致全球在能源、金融與原物料危機;加上地緣政治影響,全球供應鏈明顯產生變化。觀察現今全球供應鏈情勢,已由全球分工、亞洲製造,轉向更具韌性之短鏈化、區域製造發展。
且隨著氣候變遷劇烈加速驅動節能減碳需求,利用智慧化設備來提高生產能效,已成機械產業重要商機與利基。台灣機械業以出口為主,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具極高的性價比優勢,這對於台灣機械產業而言是難得的大好機會。
為使機械業能深耕台灣、永續發展,應有一份完善的產業發展藍圖規劃,發揮自身優勢,補足產業缺口,強化國際競爭能力。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在今日發表新版「台灣機械產業發展白皮書」,則先從政治、經濟、環境、社會、技術等5大面向,點出影響機械展業發展的重大趨勢。並以台灣機械發展現況與競爭力作為出發點,描繪出目前到2035年機械產業的發展情境及目標:機械產值倍增突破3兆、附加價值率達到35%以上、人均產值600萬元。
其中因為機械業長期根留台灣深耕,並為台灣創造就業機會。如今從業家數超過1萬4,000家、從業人口更超過27萬人,而成為台灣第三個產值超過新台幣兆元的產業。根據機械公會最新統計2023年機械業總產值約為1.21兆元,較2022年1.45兆元減少約0.24兆元。
白皮書中為此,提出3大發展主軸,分別是:鏈結客戶,創造客戶應用價值;洞察需求,加速拓展國內外市場;強化體質,持續提升競爭力。以及6大推動策略,來作為支持發展主軸的行動準據,做為機械業甚至是製造業經營發展的戰略守則,包括:
1. 由單機銷售轉向提供解決方案;
2. 由生產方價值轉向創造客戶方價值;
3. 隨製造基地轉移開拓新市場;
4. 因應國際新趨勢,開拓新藍海市場;
5. 以精實管理、數位工具提高競爭力;
6. 以差異化、客製化成為客戶信賴夥伴。
此外,產業政策也是支持台灣機械產業成長及永續發展重要助力。白皮書依據產業發展瓶頸及挑戰,彙整6大類政策建言,包括:支持產業深化技術與產品研發創新;建構高效能產學研協同合作網路;協助產業人才延攬與培育;國產機械設備方案導入補助;協助業界強化國際市場行銷;強化營運及金融財政支持措施。
副總統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致詞時,也呼應機械業2035年3大發展目標藍圖,提出他在競選時的「國家希望工程」3大策略,包括:以創新驅動經濟模式,朝高附加價值路線發展;透過公會,協助中小企業加速推動數位化和淨零轉型,打造亞洲高階製造中心;政府也會持續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正與加拿大、英國等世界民主國家合作,並洽簽投資保障協定,談判,努力加入CPTPP、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等區域經濟,務求讓台灣在產業上成為日不落國,不管太陽從什麼地方升起,都照得到台灣企業。最後他也呼籲機械業,於2035年目標再追加一項,就是讓從業人員的薪水倍增,以強化機械業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