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執行台灣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帶動國內太空產業發展,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國研院太空中心)今(5)日與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意願書(MOU),雙方將於「太空零件檢測驗證」方面展開具體合作。身為第三方公正驗證機構的宜特科技,將提供自家公司在半導體業界25年的驗證分析經驗,協助國內有意進入太空產業的廠商,執行電子零件驗證測試,確保電子零件的品質與可靠度;國研院太空中心則協助宜特科技建立太空電子零件的驗證能量。
|
國研院太空中心與宜特科技結盟。圖右:林俊良主任,圖左:余維斌董事長 |
太空電子零件必須先通過地面的模擬環境驗證後,再進行實際太空環境驗證,以確保電子零件上太空後的功能與可靠度。太空電子零件的主要測試項目包含火箭升空時所產生的振動與衝擊,還需考量太空中嚴峻的熱循環以及真空環境。
此外,太空環境存在各種輻射來源,這些輻射會對電子零件造成功能失效甚至永久性的損壞,因此太空電子零件抗輻射能力的測試也是相當關鍵的項目。宜特科技與國研院太空中心以及國內的相關實驗室共同合作,可以提供完整的驗證規劃與測試,經由專業分工,電子零件廠商可以更專注在產品的設計與製造。
宜特科技董事長余維斌表示,宜特科技在半導體產業的驗證測試技術具有亞洲領先的地位,包括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電子產品、5G與人工智慧相關電子產品,宜特科技已協助上千家相關廠商完成驗證測試,讓產品順利進入供應鏈。
余維斌 進一步指出,目前全球科技巨擘爭相投入太空產業,並且在未來十年,計畫發射數萬枚人造衛星提供通訊服務,甚至提供太空旅行。然而有意進入太空產業的廠商所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雖然熟悉產品製造端,但對於太空等級的產品品質與驗證規範則較陌生。此次與國研院太空中心策略聯盟,成為太空計畫的一員,即是希望建立國內太空電子零件驗證平台,協助有意加入太空產業的廠商,攜手一同從地面飛向太空。
國研院太空中心去年7月與林口長庚醫院、長庚大學三方簽訂合作協議後,即可使用林口長庚醫院200 MeV高能質子設備進行單一事件效應測試;11月與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結盟,可使用核研所30 MeV迴旋加速器進行電子元件輻射劑量累積效應測試。宜特科技的加入,可提升電子零件驗證效率,縮短國內廠商切入太空產業的期程,如此可建立更完整的國內輻射測試環境,以支援太空計畫發展。
國研院太空中心林俊良主任表示,台灣從精密機械、電機、通訊到半導體產業,具備相當完整的供應鏈,有很好的優勢來發展太空產業。行政院於2019年1月15日核定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這項計畫自2019年至2028年共10年,由國研院太空中心負責執行,規劃發展10枚衛星。在三期計畫中,推動台灣太空產業發展亦為重點項目之一,透過三期計畫的推動,由國內產學研界共同研發的太空關鍵零組件將大幅運用在衛星計畫上,並且帶動台灣太空產業供應鏈的發展,協助國內業者進入國際太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