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今(2021)年來國際經濟景氣回溫,造成上游原物料價格飆漲,浮現通膨隱憂,就連太陽能產業也不例外,連日來便頻傳中下游電池模組和系統廠商爭議。如今則有經濟部技術處早已積極運用科技專案及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支持工研院攜手錸德科技、邦泰複合材料、聚隆纖維等業者,共同開發出台灣首創在濱海場域使用的耐候耐蝕雙玻璃太電模組工程塑膠邊框新材料,未來若能順利普及,亦可為太陽光電系統廠商多增加一種選項。
|
工研院攜手錸德科技、邦泰複合材料、聚隆纖維等業者,共同開發出耐候耐蝕雙玻璃太電模組工程塑膠邊框新材料。 |
尤其受限於台灣地小人稠,政府又急於推動再生能源,導致太陽能光電廠商到處圈地發展所衍生的後遺症不斷,目前除了轉而獎勵業者朝向屋頂型太陽光電系統外,也積極在濱海場域布建太陽能發電系統,卻發現傳統太陽光電模組的鋁金屬邊框易受高鹽分環境導致腐蝕損壞。
工研院也為此執行經濟部科技專案進行創新工程塑膠邊框材料及製程的開發,則期待藉其具有高強度、高絕緣、環保可回收、耐腐蝕等優異特性,可延長濱海場域太陽能模組使用壽命之外,同時攜手3家上中下游廠商建構研發聯盟與產業價值鏈雛型,打造台製工程塑膠新材料於太陽能模組應用的供應鏈,力助台灣產業打進國際市場。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太陽能板因使用年限長,需長時間承受日曬雨淋,提升耐久性與可靠度是材料發展關鍵要素。工研院研發出台灣首創耐候耐蝕尼龍工程塑膠邊框複材新材料,並結合創新加工成型技術應用於高耐候太陽能模組邊框,不僅拉力強度表現優於國際大廠,並通過國家標準VPC標章測試驗證,適用於濱海場域、岩灘、離岸等高濕高風壓高鹽害之嚴苛環境,料將帶動再生能源發展新商機。
工研院表示,藉此耐候耐蝕尼龍工程塑膠邊框不僅提高絕緣及耐久性,其成型製程比起傳統鋁質邊框擠壓加工節能,未來模組汰役後的工程塑膠邊框還可回收再利用。目前已在澎湖高鹽分腐蝕濱海地區進行實際場域驗證,未來預估濱海場域將有100萬套以上的太陽能模組建置,據此搶攻國內外沿海場域太陽能發電市場的龐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