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BTC)於今(5)日登場,今年會議以「生醫智慧 健康零距離」為主軸,從生醫並聯智慧科技來探討三大議題:生醫韌性家園願景與布局、BioData翻轉健康大未來、多元觀點洞悉精準健康新契機,找到台灣生醫產業發展重點與策略方向,藉由高效率協調資源統合運用,提升產業競爭力,以期共同布局精準健康產業與國際接軌發展。
|
2022 BTC會議今登場,從生醫並聯智慧科技來探討生醫韌性家園願景與布局、BioData翻轉健康大未來、多元觀點洞悉精準健康新契機等三大議題。(攝影/陳復霞) |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表示,生醫產業走向未來有兩大發展要點,一是COVID-19疫情的影響,二是生醫專業和數位科技的結合,台灣在這兩方面的競爭力可見,然而結合不同的專業不容易。台灣的優勢在於先進的資通訊(ICT)產業技術、醫療體系(擁有全民健保資料庫)及人才資源豐沛。近年來隨著數位轉型的腳步,數位科技驅動跨部會合作、跨域創新及跨產學研鏈結,當所有的介接都弄好了,ICT的加入才能夠發揮成效,而唯有強化台灣生醫韌性,才能夠以精準健康打造關鍵能力,像是應變力、免疫力及數位力,進而實現建立韌性家園的願景。
中研院院士翁啟惠提到創新是指改變帶來價值,他表示數位精準健康產業是生醫產業的趨勢,而此產業需要與ICT技術結合來增加效率和精準度,例如AI、IoT、5G、8K、雲端、高解析影像等。廣達電腦創辦人林百里提到,未來10年科技進步將超過過去100年,使用者行為的改變,例如照護方式從醫療走向居家,醫師角色從權威指導到協助指導,參考基準從整體式轉變成個人化,相對的也改變了產業經營模式。從生態系統為科技應用創新(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到使用者行為(Human Intelligence;HI)改變,進而智慧醫療經營模式(Business Intelligence;BI)創新;可見需求導向整合服務,他以TELADOC和廣達電腦為例說明,科技新進化如何讓健康照護更趨於智慧化,而科技平台推升醫療健康生態系統的成效。此外,中研院副院長劉扶東、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台灣總經理余文慧等人,則是探討大數據趨勢下的資料加值路徑與生物融合的影響力,從國際視野和資通訊思維來看生醫創新創業,拓展台灣創造的新格局。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生衛醫農組主任劉祖惠提到三大主軸驅動創新,包括:1.新興科技研發,包括整合資源投入防疫科技,開放細胞治療,研發與製造並重,串連產業升級發展,擴大應用及參與國際產業鏈;2.將數據視為寶藏,目標在於以資料加值應用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重視資料治理,例如Biobank整合平台及健康大數據平台,使用數據來創造價值,管理數據以產生價值,重點在於數據如何加值應用,公平公開的環境下,讓更多民眾參與;3.新世代醫療資訊架構以核心平台為基盤,產品、服務與系統的創新應用,透過放寬通訊診療適用範圍和突破場域驗證可促進發展。
從2021年底修正公布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除了持續提供各項優惠外,更納入再生、精準與數位醫療,及受託開發製造(CDMO)等新興領域,支持引導朝向產業化發展。政府民間共同努力,促成2021年生醫產業與數位醫療營業額破7,000億元,精準健康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領域,將成為未來台灣最有機會發揚光大的新興產業。因應數位轉型帶動產業的變遷,跨業跨域合作成為產業發展必要的驅動力,在今年跨部會合作單位中新加入數位發展部,協力共創精準健康韌性家園。
BTC 2022會議建立產業和政府的對話平台,從產品開發、系統整合、場域驗證到國際行銷的各面向,藉由委員建議與專家見解,進而集思廣益的探討,將促使整體政策契合產業發展的未來需求,讓生醫產業更具優勢、更有韌性,由於生醫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於人才培育、金融創投、法規制度及整體環境必須與時俱進,而法規革新能夠加速新興醫療產業發展,醫療保險也必須跟上生醫發展趨勢,包括健全股市發展,雙向互補來協助產業提升競爭力及進軍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