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平板裝置(Tablet)和電子閱讀器(E-Reader)即將激烈混戰的局面,台灣行動裝置系統廠商的策略佈局與市場眼光究竟為何?對於新一代軟性電子顯示器的發展,主要參與大廠的看法又是如何?在工研院所舉辦的軟性顯示與電子技術交流會上,包括華碩、明基、元太、漢王、高通光電等與會代表在論壇中分享的內容,頗具參考價值。
|
平板單挑電子書結局為何?且聽各路英雄說分明! |
對於平板裝置與電子閱讀器之間的競合關係,明基移動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李重儀認為,Tablet將會進一步取代E-Reader,並對電子紙應用形成競爭壓力。不過到2011年,全球將會有46家廠商競逐5500萬台的平板裝置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小廠商的出貨量恐無法超過2萬5000台,屆時不少廠商會因此被淘汰出局。這是平板市場最大的隱憂,究竟會不會又類似曇花一現的「蛋塔效應」,值得審慎觀察。
當然,電子書仍有環保、可撓性顯示以及閱讀舒適感的競爭優勢。但是電子書應進一步凸顯自身的閱讀體驗、明確市場定位、提昇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同樣地,平板裝置光靠硬體不足以撐起大局,在這裡,內容服務一定是決勝關鍵。
華碩技術長吳欽智則認為,Tablet不會全面取代既有筆電,但是會切割並佔據4~10吋位階的行動裝置區塊。筆電會成為必要的生產工具,而Tablet則是為特殊應用的可選裝置。內容服務若能成局,關鍵在於如何建立成熟的數位版權管理(DRM)和相應的付費機制,軟硬體整合平台是不可抵擋的趨勢。
漢王董事長特助張磊則表示,在自身的發展藍圖中,4~10吋的移動通訊裝置區塊已被定位成有別於手機、電腦和電視的「第四頻道」。在這個區塊裡,電子書仍有一定市佔率,但價格上可能會面臨「天花板」效應。不過目前對漢王來說最重要的思考點是:電子書的功能應該以「加法」還是「減法」為主?整體來看,電子書功能應該結合更為精簡的硬體結構和好用的數位版權管理機制,其他功能則朝向雲端去發展。
至於在市場應用上,張磊則提出「冷媒體」和「熱媒體」的區分觀點。重點在傳遞內容資訊的電子書,屬於「冷媒體」,而強調互動分享交流的iPad,則可歸類為「熱媒體」。他認為,對於中小學教育市場來說,屬於「冷媒體」的電子書更為適合。
另一方面,對於軟性顯示器在未來行動裝置上的發展契機,元太副技術長張永昇指出,擁有省電功能的電子紙,應具備反射式和雙穩態兩大特性,目前符合條件的技術以膽固醇、粒子型和微機電顯示器為主。他認為,黑白顯示的電子紙已經能符合既有市場需求,從今年全球電子閱讀器市場規模可達1000萬台的發展即可證明。而下一步電子紙技術方向仍應以彩色化和軟性化為主軸。
不過張永昇也指出,反射式電子紙進入彩色化階段,仍有技術上的限制,其一是色彩亮度仍有進步空間,但3~5年內可以作到類似於彩色報紙的顯示水準。目前元太在彩色電子紙的技術作法,是使用彩色濾光片結合黑白顯示的E-Ink薄膜,實現彩色化目標。張永昇進一步說明表示,採用上述技術方式的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這可利用既有TFT LCD製程進而得以快速市場化;其次,這易於改變解析度、尺寸和色彩內容;再者,這會有助於未來開發彩色電子紙顯示的技術。
至於用到TFT製程的背板如何進一步軟性化?目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有機半導體,另一種是利用既有的TFT設備。元太所採用的方式屬於後者,這也是考量到既有TFT設備具有立即的量產化效益與基礎。
而對於行動裝置螢幕的節電設計,高通光電營運副總經理周志豪則表示,顯示螢幕佔整體行動裝置的耗電量約為50%左右,而如何降低行動裝置的顯示螢幕功耗,正是高通光電切入MEMS顯示技術的初衷。高通光電的MEMS反射式顯示技術,也是以接近TFT製程設備為基礎,雙穩態的技術特性使其只有當轉換顯示內容時才會耗電,另外MEMS反射式顯示可以支援視訊內容,耗電量相較於TFT-LCD可省3~5倍。周志豪指出,未來光通光電也希望MEMS顯示器與軟性塑膠基板進一步結合,來達到可撓式的目標。
交通大學電機學院院長謝漢萍則對目前軟性顯示的技術特性作一總結。雙穩態特性已經可以達到省電功能,而以往為了遷就於高溫玻璃製程的硬化基板材料,在耐摔可捲曲的需求推動下,將可順利朝向更具環保要件的軟性基板演進。不過從亮度和對比度來看,不用背光的軟性顯示技術,都會受到影響而有待加強。至於在彩色顯示和色彩飽和度上,所有非TFT-LCD的顯示技術都有改善的空間。而彩色化軟性顯示的反應速度仍過慢,也是必須改進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