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是零售4.0的重要技術之一,清大團隊設計的「心電辨識行動支付系統」,採用心電訊號作為行動支付的識別模式,拿下本屆「Arm Design Contest」冠軍,清大設計團隊表示,心電訊號不易被盜取,可有效保障交易安全。
|
/news/2017/11/01/1218423330S.jpg |
在零售智慧化趨勢下,行動支付越來越普及,而安全性始終是系統設計時不可輕視的一部分,目前行動支付的身分識別多以密碼為主,但密碼的安全性一直有其缺陷,因此近年來行動支付開始結合生理,透過個人生理特徵的差異性,保障交易的安全性,不過目前使用的生理辨識像是指紋、臉部、虹膜等,都屬於外顯示特徵,仍有被竊取或仿造的風險,清大的系統採用心電辨識被竊取與模仿相對更高,對交易安全也更有保障。
清大團隊指出,每個人體內的心臟在位置與構造都會有細微差異,這些細微差異讓每個人心電都不同,即便個人因不同狀況如生病、運動等狀況改變心跳速度,其頻率特徵也會仍然相同,因此相當適合用於身分辨識,清大此套系統由收銀設備、智慧型手機、雲端資料庫三部分設備架構而成,使用者先將個人心電訊號輸入至雲端資料庫,在款項支付時,透過手機與收銀機連線,使用者在將雙手手指按在收銀機上的感測器,讓電流通過身體取得心電的電位差,目前整體支付過程大約3秒即可完成辨識,由於生理訊號建置在雲端,且由收銀設備擷取,因此避免了手機遺失帶來的系統安全威脅。
清大團隊表示,此套系統的技術關鍵在於心電訊號差異設定,配合該團隊2年來所開發的演算法,其辨識率已十分精準,未來若有機會商品化,將會再進一步強化演算法與感測器,提升系統的辨識速度與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