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Gartner 2019十大预测:人工智慧、文化发展、流程即服务是关键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5532】

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近日发布2019年暨未来的十大预测。Gartner十大预测检视了持续发展数位创新的三个基础改变,包含人工智慧(AI)与技能、文化发展,以及企业将开始推出流程即服务,这主要归因於数位功能的进步和科技概念的变迁。

Gartner??总裁暨杰出分析师Daryl Plummer表示:「科技概念持续进步,逐渐超越企业所能追赶上的速度,而企业组织或许会对於如此大量的改变感到越来越混乱。但混乱并不代表没有秩序,重要的是企业资讯长必须找出方法,从混乱中辨识出实际可执行的做法。当企业组织提升自身视野,看清改变能带来的未来愿景,那麽持续改变将成为一项企业资产;若组织尚无法做到,就必须致力转换组织心态。只要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之一,就能在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未来趋势预测中,找出实际可执行的做法。」

2019年企业IT与消费者十大预测包括:

2020年之前,80%的人工智慧专案仍将有如神秘的炼金术,由专业人才负责执行

人工智慧技术在过去五年间越来越受欢迎,促使全球无数企业组织推出各种相关专案。不过专业人工智慧人员的工作产出速度,仍然无法追上技术革新的速度。人工智慧技术所需要的人才,不只是娴熟技术、精通运算的资料科学家和善於创新的资料工程师,还需要严谨的营运研究专业人员,以及精明的物流专家。

Daryl Plummer认为:「若把人才比喻为厨师,人工智慧技术比喻为菜肴,既有的人才大多只擅长处理其中几项食材,少有人能精通整份食谱,更别说要发明新菜色。到2020年之前,大部分人工智慧专案,仍将在高技术要求的IT厨房里被专业人士巧妙地??煮出来。等到企业组织终於不再将人工智慧视为新奇的异国料理,开始专注於其所能带来的商业价值时,才会出现更加系统化、更有效的产出模式。」

在人工智慧脸部辨识功能的协助下,2023年成熟市场里的失踪人囗,将比2018年减少80%

未来几年,脸部比对和3D脸部成像技术,将成为撷取儿童、老人或其他残障人士等弱势人囗资料的重要选择功能。这类措施可降低失踪人囗的数量,而且不像大众所想像的那样,需要针对大批群众进行大规模搜寻。未来最重要的进展在於更稳健的影像撷取能力、影像图库开发、影像分析策略和公众接受度等领域。此外,由於摄影机在内建和边缘人工智慧功能有所提升,公部门和私人企业未来都能在初期就过滤必要的影像资料,不必把所有影片串流都传送到云端後才进行处理。

慢性病患开始接受人工智慧提供的虚拟照护,2023年美国急诊病患将比今年减少2,000万人

临床医师短缺情况屡见不鲜,在偏远和部分都会地区更是严重,因此医疗照护供应方正积极寻找服务病患的新方法。由许多案例可见,虚拟照护能提供比传统面对面医疗更方便、更具成本效益的照护。Gartner研究显示,成功运用虚拟照护有助於控制成本、提升服务提供品质,让病患更容易得到照顾;若不改变,传统僵化的实体照护方式将逐渐使医疗照护供应方失去竞争力。不过这种转变并不容易,需要同时调整组织文化与态度以及医疗照护的财务模型。

到了2023年,25%的企业组织为避免网路霸凌,会要求员工签署切结书,但其中70%不会成功

为防止伤损害组织名誉,雇主希??能强化员工使用社群媒体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守则(例如反性骚扰和歧视规范)。企业可以藉由签署切结书避免网路霸凌行为,或者也可更新旧有的行为准则,纳入网路霸凌相关条款。

不过,Daryl Plummer提醒:「网路霸凌并不会因为签了同意书就停止,企业必须改变文化。不只该教导员工如何辨别网路霸凌、在发现网路霸凌时提供通报的管道,也要制定出实际政策,在吓阻措施和严格定义、规则和行为监控之间做出权衡。企业必须确保员工了解这些措施的用意,以及措施对於员工个人和组织带来的效益。」

到了2022年,75%组织的第一线决策团队中,会以多样性和包容性为优先考量,而不再是财务目标

各部门业务主管都必须了解多样性和包容性(D&I)对企业的正面影响。在最低层级以更快的速度做出更好的决策,是现今重要的商业必备条件之一,最理想的状态甚至是在第一线就做出决定。为打造具有包容性的团队,企业组织必须超越性别和种族等外显的多样性定义,去找出具备多样性工作方式和思想模式的人才。要确保多样性和包容性计画能直接导出商业结果,最後的关键步骤是利用此计画去管理规模和员工叁与度。目前已有很多技术能大幅强化企业介入的规模和效果,藉此诊断企业包容度、协助培养包容性的主管,并将包容性导入日常业务执行。

到了2021年,75%的公共区块链会因存入个人资料而使区块链违反隐私条款,也就是所谓的「隐私中毒」

企业采用区块链系统时,若未能从设计上管理隐私权问题,就可能面临极大的风险,因为某些个人资料被存取後,必须要破坏区块链的完整性才能删除。公共区块链跟网际网路一样,是虚拟的无政府自律系统。我们无法控告网际网路,或因为传送的资料就去追究它的责任。同样地,公共区块链也不必因为它所记录的内容而负责。

任何使用公共区块链的业务营运流程,都必须备份整个区块链,做为纪录系统的一部分。公共区块链若因为个人资料而中毒,就不能在分享式帐本里被替换、匿名处理和/或从结构中删除。因此,企业将无法在遵守隐私权法令的前提下保留记录。

2023年电子隐私法规将增加线上成本,因为减少「cookie」使用会严重削弱现有的网路广告营收机制

一般资料保护规则(GDPR)和未来许多法规,包括2018加州消费者隐私法(The 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 of 2018)和电子隐私条例(ePrivacy),都会持续限制cookie的使用,并不断质疑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的定义。人们在未来可能不会像现在一样,轻易使用cookie,而是会明确地表示他们允许cookie追踪哪些项目,并同意这些项目被使用的目的。

Daryl Plummer表示:「无论现有或未来的法规,都不会百分之百禁止个人化广告。不过这些法规确实会削弱我们目前所知的网路广告架构和厂商影响力。如今广告营收机制错综复杂,相关企业能追踪目标群众、编译资料、分析、预测并投放特定广告;而过去数十年,免费使用资料的形式,也早在资料供应方和服务提供方之间建立起微妙平衡。如此干扰资料流程、并将部分使用方式标示为违法的新模式,已经完全颠覆了过去的认知。」

在2022年,数位化的快速路径之一,就是利用云端经济和弹性,把内部竞争力转换为可以产生外部营收的产品

多年来,企业IT部门一直希??把他们发展出的独特竞争力导入市场,为组织贡献价值,但常因经济、技术和其他问题而未能实现。如今,云端基础架构和云端服务供应商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市场。云端供应商提供的容量,能支援大规模的应用程式解决方案。称霸市场的应用程式商店则取代了经销通路和行销工作。更简单、更容易存取的云端工具能支援和增强应用程式,让其更容易成为产品。云端也让内部财务报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许多积极抢进的组织,已将内部流程和资料转换为可对外销售的解决方案,并开始回收数位营收获利,而其他企业组织也将跟进。

看准数位巨擘「守门人」角色并善加利用的公司,将在2022年拿下所属产业平均40%的全球市占率

2006年到2014年间,各产业前四大公司的全球市占率下滑了4个百分点。当时许是因为欧洲企业受到经济和货币危机的打击和干扰,将市占拱手让给新兴市场崛起的企业,尤其是中国大陆业者。

Daryl Plummer指出:「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即将改变,因为强大的规模经济和网路效应是以全球为基础。数位科技的创新不断提高连结的密度,透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慧等方式,从所有连结所获取情报的价值越来越多;而连结交换的即时性也越来越强,例如透过更快的资料传输速度。」

但若要达成并维持全球市占率霸主地位,可能必须藉由一家或更多的数位巨擘(Google、苹果、脸书、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和他们的生态系统。这些巨擘已在消费者市场握有庞大市占率,而且已开始利用「守门人」的地位和基础架构进军B2B市场。他们熟知连网趋势,除了引领市场投入人工智慧等功能,也积极采取行动跨足实体世界━使世界成为由他们所掌控的数位世界其中一部分。

在2021年,社群媒体丑闻和安全漏洞将不会对消费者构成任何持续性的影响

这项预测的关键在於利用数位科技的好处多过潜在的未知风险。消费者采用数位科技的比例将持续增长;而企业组织在过度利用这项技术下所遭受的强烈反弹,也将只是短期现象。

Daryl Plummer认为:「过去五年,每年都发生许多类似问题,虽然媒体皆大肆报导,但所衍生的後续效应却很有限,主要还是因为市场缺乏选择和竞争。我们常说的『网路效应』(network effect),指的是因为每个人都在使用某项服务,而造成单一使用者难以转换到另一种的服务。这个效应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即使大众对现况存在负面观感,至今还是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变,因此我们目前预测短期间很难看见不同的结果。」

關鍵字: 人工智能  Gartner 
相关新闻
AI需求大爆发 2025全球晶片市场规模将突破6900亿美元
爱德万测试:AI与HPC持续驱动半导体测试成长 加速拓展类比测试领域
中国生成式 AI 投资热潮 五年内复合年增长率达 86%
技专校院大秀跨域研发能量 促台湾百工百业蓬勃发展
阿布达比设立人工智慧与先进技术委员会 引领未来科技发展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Microchip Switchtec PCIe® Switches工程人员开发及管理的好帮手
» 半镶嵌金属化:後段制程的转折点?
» 汽车微控制器技术为下一代车辆带来全新突破
» 以马达控制器ROS1驱动程式实现机器人作业系统
» 推动未来车用技术发展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1851ENHASTACUKF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