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軟硬體技術整合 製造系統自我監測逐漸成形
 

【CTIMES/SmartAuto 王明德 報導】   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3647】

近年製造業開始重視機台的智慧化,尤其是可以自我檢測其零件壽命與效能的Smart Machine浮現檯面,這類需求主要來自於生產線大量使用或是不能出錯的大型機具上。由於這類生產線對產能與人身安全有諸多要求,對於設備的狀況監控存在較高的要求,也形成另一層面的挑戰。

/news/2018/07/20/1721410150S.jpg

以目前來說,自動化產業最擔心的就是停工的成本。由於自動化設備每個零組件壽命不同,如果總是在設備出問題之後才進行維修,除了維修頻率將會隨著零組件老化速度不同而顯得難以預測與控制以外,設備的損害規模也會隨著時間而無法預期。

當然,除了工時的損失,不必要的額外零件損害都是必須考量的因素。但由於IT技術帶給工業生產資料庫、資訊傳輸等技術的發展,讓生產系統的能力得以優化,通過對基礎生產資料的採集來分析生產流程的整體狀況,使得工廠不再是由單一機器構成,而是整合成為一個整體,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全局的資料整合降低生產成本、消除浪費,以提升整體工廠運營效率。智慧工廠對系統的全方位監管,就成為設備及零件生命周期管理的一項利器。

智慧工廠系統監管部份,由於智慧製造的設備,必須具有感知能力,以感測器做連結,系統可進行識別、分析、推理、決策、以及控制功能;這類製造裝備,可以說是先進製造技術、資訊技術和智慧技術的深度結合,而透過量測設備的軟硬體設備整合,也讓系統自我監測的能力更為完整。

要達成智慧化目標,因應複雜生產環節的量測設備,絕對是必要的重點。而量測需求的逐漸複雜化,也造成設備硬體的模組化趨勢,當然此類系統的建置,仍須透過系統平台「累積知識」,來建立設備資訊及反饋資料庫,這則有賴於量測系統軟體及函式庫的多方整合。因此,透過量測設備與系統的軟硬體整合,不但可經由訊息整合的方式精確測知系統設備的健康程度,也可以在日趨複雜的生產製造環境中,建構更完善的產品製造及檢測模式,讓製造更為智慧化。

相關新聞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15隊齊聚郵政大數據黑客松競賽 限36小時奪獎金120萬元
生成式AI海嘯來襲 企業更需要AI雲端服務來實現創新與發展
研究:Android品牌多元化布局高階市場 本地化策略與技術創新將引領潮流
AI走進田間 加拿大團隊開發新技術提升農食產業永續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 雲平台協助CAD/CAM設計製造整合
» 誰在守護機器安全?資安管理與存取控制必備指南
» 雷射干涉儀實現線型馬達平台 位移即時補償回授控制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7.106.2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