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愛立信:5G在全球經濟挑戰中持續增長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949】

愛立信最新的《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預測,2022年底全球5G用戶數將達到10億,並將於2028年達到50億。儘管全球經濟前景不明,5G用戶數仍將比4G早2年突破10億大關(自推出年份估算),為迄今成長速度最快的通訊技術。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

全球迄今已有近230家電信商推出商用5G服務,700多個5G智慧型手機型號已發佈或商用。2022年7月至9月期間,全球5G用戶數新增約1.1億,總用戶數達約8.7億。5G在北美和東北亞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年增近3.2億用戶,預計到2022年底,這些地區的5G用戶滲透率將達到約35%。其中,臺灣和南韓等5G領先市場的主要電信商表示,5G用戶數提升對服務收入和用戶平均收入(ARPU)產生了正面影響。

到2028年底,預計全球5G用戶數將達到50億,占用戶總數的55%。同樣,到2028年底,5G人口覆蓋率將達到85%。全球4G用戶數將在2022年底達到52億的高峰,但隨著使用者陸續升級到5G,2028年底4G用戶數將降至36 億,5G也將在2027年成為主流通訊技術。

全球行動數據流量過去兩年翻倍成長,預計2028年將較2022年成長近4倍,達到每月325 EB。預估2023年,全球平均每部智慧手機的月平均數據流量將達到19GB。在預測期間(2023-2028)內,提前推出5G的市場可能會在流量成長方面領先。2022年5G在行動數據流量中的占比預計約為17%,相比2021年末的10%有所提高。預計到2028年,這一比例將增至近70%,屆時所有的行動數據流量成長都將來自5G。

2022年,影片約占全球行動網路流量的70%。針對抽樣網路流量的測量顯示,來自串流社群媒體平臺的影音串流構成了影片流量的絕大部分。排名前4大的社群媒體的影音串流占據了這些網路影片流量的絕大部分。預計到2028年底,影音流量將每年成長約30%,屆時將占全球行動數據流量的80%。

擴增實境(AR)生態系的發展,目前仍在早期階段—包括設備、應用程式、網路和邊緣運算—都需要發展新的功能,提高性能和效率。隨著AR生態系的發展,AR產生的流量將可能大幅超過當前的行動流量預測。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表示:「全球行動網路流量幾乎每兩年翻一倍,而台灣的行動數據使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可見消費者對於行動服務的高度需求。為了減少環境影響,我們正在攜手電信商部署最新一代的節能無線系統硬體和軟體、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並運用智慧化方法營運站點基礎設施,以打破行動網路中能源使用不斷增加的趨勢。」

全球無線固網接入(FWA)連結增長速度將超越此前預期。在印度加快實施其FWA計畫及其他新興市場預期增長等因素的驅動下,在2022-2028年期間FWA預計將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長,到2028年底連接數將達到3億,其中近 80%的FWA連結將使用5G網路。

此外,該報告還強調了降低環境影響的重要性,包括電信產業可通過減少自身及幫助其他產業減少高達15%碳排放的潛力,在實現全球氣候行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為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電信行業需透過網路現代化,打造智慧網路,採用網路性能和節能功能的平衡方法,以管理持續增長的資料流量。

關鍵字: 5G  6G  SoC  RFIC  FinFET  mmWave  愛立信 
相關新聞
2025手機市場競爭加劇 5G晶片與AI運算將成為各廠商研發重點
Nokia:6G預計於2030年實現商用化
越南迎向數位轉型新里程 2030年實現99%的5G覆蓋率
研究:生成式AI與差異化連接將影響5G下階段發展
攸泰科技躍上2024 APSCC國際舞台 宣揚台灣科技競爭力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邊緣AI應用發展 開啟嵌入式智慧新時代
» STM32 MCU產品線再添新成員 STM32H7R/S與STM32U0各擅勝場
» STM32WBA系列推動物聯網發展 多協定無線連接成效率關鍵
» 開啟邊緣智能新時代 ST引領AI開發潮流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5.207.25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