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igitimes報導,台灣IC產業下游系統及OEM大廠,在產能持續供過於求、毛利率下滑的情況下,皆致力於壓縮製造成本。而由於上游IC設計公司毛利率仍高達30%以上,台灣不少轉投資IC設計公司的下游系統廠商,對於如何讓這些「嫡系」IC設計公司可對母公司提供有利幫助,已成為這些下游業者的最新課題。
系統業者指出,台灣一線OEM及系統大廠每年零組件採購成本動輒新台幣百億元以上,幾乎等於台灣第三大IC設計公司一整年的營收,但由於下游業者對半導體產業認識不足,加上公司獲利機制在過去仍屬穩定,因此對上游IC設計公司的佈局多處於被動。但隨著下游業者獲利空間被壓縮,加上終端產品因競爭激烈而必須強調彼此差異化,因此逐漸由晶片的力量來主導後,台灣OEM及系統大廠也意識到,必須更有效掌握自身零組件穩定供應及效能差異。
業界人士指出,雖然台灣有不少系統業者早已轉投資IC設計公司,包括智邦的上元科技與普邦科技、友訊的九暘電子、華碩的鈺碩科技、奇美的奇璟光電、明碁的絡達科技,以及瑞軒的晶磊科技等。但其實系統業者在這些IC設計公司中所扮演角色,大多較為被動,頂多提供前後產品規格與後段晶片檢測的支援,希望轉投資設計公司能自力更生的態度相當明顯。
但受制於這幾年台灣IC設計產業不斷走向大者恆大的趨勢,這些轉投資設計公司的整體表現並不突出,對母公司的幫助也不大。近來系統業者開始認清零組件的採購動作,對公司未來競爭力及獲利空間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加速輔佐嫡系IC設計公司成長,以創造出上游零組件市場的供過於求環境,以便讓母公司未來能享有最佳服務內容及更好的晶片價格,已成為每家系統業者最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