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亚信电子推出最新EtherCAT从站双核微控制器解决方案
 

【CTIMES/SmartAuto 陳玨报导】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3517】

亚信电子(ASIX Electronics Corporation)推出最新一代的「AX58400 EtherCAT从站双核微控制器」,AX58400是一款2/3埠EtherCAT从站双核微控制器,采用基于意法半导体STM32H755微控制器的系统级封装(SiP)。配备Arm Cortex-M系列中效能最高的480MHz Arm Cortex-M7内核,与可平行运作的240MHz ARMR CortexR-M4内核;内建大容量的2MB双区块(Dual Bank)快闪记忆体与1MB SRAM。利用STM32H755的ART Accelerator?自我调整即时加速技术,与高效率的L1快取记忆体,可实现执行快闪记忆体程式码零等待周期的特性;以及Chrom-ART 2D图形加速器技术,可加速2D图形的处理效能。具备AES/TDES/HASH/HMAC硬体加密引擎,与ROP/PCROP/Anti-tamper讯息安全硬体技术,并支援丰富的通讯控制介面,如支援MII/RMII的10/100 Mbps高速乙太网路MAC、高速USB 2.0 OTG、LCD-TFT显示控制器、DCMI数位摄像头介面、JPEG硬体编解码器,与SPI/UART/I2C/I2S/SAI/CAN/SDMMC/ADC/DAC/HDMI-CEC/PWM/DFSDM等。

亚信AX58400 EtherCAT从站双核微控制器配备480MHz Arm Cortex-M7内核,与可平行运作的240MHz Arm Cortex-M4内核。
亚信AX58400 EtherCAT从站双核微控制器配备480MHz Arm Cortex-M7内核,与可平行运作的240MHz Arm Cortex-M4内核。

AX58400 EtherCAT从站控制器(ESC),配备9 KB RAM、8个现场总线存储器管理单元(FMMUs)、8个同步管理器与64位元分散式时钟,并整合两个可同时支持光纤和铜线网路应用的高速乙太网路PHY,可与所有支援标准EtherCAT通讯协定(如CoE/FoE/VoE等)的系统相互连结运作。可适用于各种实时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应用,如马达/运动控制、数位讯号I/O控制、感测器数据采集、机器人转轴控制、EtherCAT转IO-Link主站闸道器、EtherCAT转Modbus TCP闸道器、EtherCAT Junction从站模组等。

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利用AX58400双核心微控制器与大容量记忆体的优点,来开发较复杂的EtherCAT从站产品应用。以EtherCAT转IO-Link主站闸道器产品开发为例,可以将较复杂且需即时处理的EtherCAT相关程式码,由高效率的CortexR-M7内核来进行处理;较简单的IO-Link主站相关程式码,则由可平行运作的CortexR-M4内核来处理。利用这个双核心架构的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微控制器的工作负载;并可简化开发程式码的分工,进而缩短产品开发时程。

關鍵字: 双核微控制器  亞信 
相关产品
亚信推出最新AxRobot EtherCAT七轴助力控制机器手臂解决方案
亚信推出4埠TSN PCIe超高速乙太网路卡方案
深耕工业自动化 亚信推出小封装EtherCAT从站专用通讯SoC
亚信电子Q4推出EtherCAT从站专用通讯SoC解决方案
亚信新款嵌入式Wi-Fi系统单芯片 针对物联网应用
  相关新闻
» 史丹佛教育科技峰会聚焦AI时代的学习体验
» 土耳其推出首台自制量子电脑 迈入量子运算国家行列
» COP29聚焦早期预警系统 数位科技成关键
» MIPS:RISC-V架构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 满足汽车ADAS运算高度需求
» 应材於新加坡举行节能运算高峰会 推广先进封装创新合作模式
  相关文章
» 掌握石墨回收与替代 化解电池断链危机
» SiC MOSFET:意法半导体克服产业挑战的颠覆性技术
» 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战 意法半导体的边缘AI永续发展策略
» 光通讯成长态势明确 讯号完整性一测定江山
» 分众显示与其控制技术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P57ORL6STACUKN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