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GSMA Intelligence 研究預測 LTE 連接數到2017年將達10億
LTE 使用者的數據使用量是非 LTE 使用者的兩倍,這推動每戶移動服務收入的增加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655】

據 GSMA Intelligence(GSM 協會情報)一項最新研究稱,全球 4G-LTE(長期演進)連接數預計到2017年將達10億。到2017年,在預測移動連接總數將達80多億中,LTE 連接數預計將占大約1/8,較2013年末其連接數1.76億有所增加。近500種 LTE 網路預計將在128個國家問世,這大約是目前現行 LTE 網路數量的2倍。

GSM 協會首席戰略官 Hyunmi Yang 評論時表示:「自首批商業化 4G-LTE 網路於2009年晚些時候推出以來,我們看到全球範圍內加速部署這種網路。我們的全新報告突出了推動 LTE 發展的多種因素,即向移動營運商及時分配合適的頻譜;經濟型 LTE 設備的問世;推行創新收費制度來鼓勵使用高速數據服務。發達和發展中市場的移動營運商均認為 LTE 服務將會推動每戶移動服務收入 (ARPU) 實現顯著增加。」

經該研究估算,目前大約20%的全球人口目前在 LTE 網路覆蓋範圍內。隨著營運商將在今後幾年中繼續擴大 LTE 覆蓋率,LTE 網路預計到2017年將普及至50%的全球人口。在美國,LTE 網路已經覆蓋至90%以上的人口,而歐洲和亞洲分別為47%和10%。

美國目前在全球 LTE 連接數中占近一半(46%);美國、韓國和日本共占目前 LTE 連接數的80%。然而,亞太預計到2017年將占 LTE 連接總數的近一半(47%),因為 LTE 網路已經在中國和印度等主要市場推出。韓國一半的移動連接數目前採用 LTE 網路,而日本和美國為20%,這使韓國成為全球最先進的 LTE 市場。

該研究還有以下發現:

 在大多數情況下,轉而採用 4G-LTE 的速度比原先由 2G 轉而採用 3G 的速度明顯加快。

 LTE 使用者月均數據使用量為1.5GB,這幾乎是非 LTE 使用者均數據使用量的2倍。

 在發展中國家,營運商發現 LTE 用戶可帶來的每戶移動服務收入是非 LTE 使用者的20倍。在發達市場,營運商發現 LTE 可使每戶移動服務收入增加10%至40%之間不等。

 對於自2010年1月起購買「全新」頻譜的移動營運商,其中4/5已經分配電波,目標是為推出 LTE 網路提供支援。

 截至目前,全球 LTE 網路已經部署在12個不同頻帶;4/5的現行 LTE 網路目前部署在 700MHz、800MHz、1800MHz 和 2600MHz 這四個頻帶。

 在過去幾年中,LTE 智慧手機在美國等發達市場的平均零售價(打折與補貼前)尚無變化,大約為450美元。

 手機補貼在過去兩年中顯著推動了 LTE 普及率提升,但營運商在其定價方面也更加創新。

Yang 還表示:「我們的調查結果表明全球 LTE 市場正處於一個‘臨界點’。在美國、韓國和日本等‘數位開拓者’市場,向 LTE 網路轉變的進程正在順利地推進,營運商因此發現用戶參與度和每戶移動服務收入均有所提高。我們目前看到眾多其它市場發展 LTE,而2013年至2017年全球 LTE 連接數預計實現兩位數的年度增加,這將見證全球更多的使用者使用高速移動網路。」

註冊用戶和該媒體認證成員可獲得 GSMA Intelligence 全新報告《Global LTE network forecasts and assumptions, 2013-2017》(2013年至2017年全球 LTE 網路預測與假設)。

關鍵字: LTE  GSM協會情報 
相關產品
高通推出Snapdragon 678行動平台 支援LTE載波聚合
R&S推出新型系統放大器 瞄準微波設備製造商
Nordic低功耗SiP元件 支援智慧手錶的LTE-M與GPS定位功能
安立知推出RF和被動交互調變分析儀 實現以光纖高速執行分析
GCT半導體獲取CEVA低能耗藍牙IP授權 用於LTE IoT單晶片
  相關新聞
» Bourns推出全新高效能 超緊湊型氣體放電管 (GDT) 浪湧保護解決方案
» 台灣光子源研究推手 淡江第2座國輻中心X光顯微實驗站啟用
» CTIMES X MIC所長洪春暉:剖析2025關鍵趨勢與挑戰
» 強化自主供應鏈 歐盟13億歐元支持義大利先進封裝廠
» 持續推動晶片自造 美商務部撥67.5億美元予三星、德儀及艾克爾
  相關文章
»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 「冷融合」技術:無污染核能的新希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7.156.2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