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Bluetooth即将走入历史?
市场/技术瓶颈难解

【作者: 廖專崇】2002年10月05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3077】

细说Bluetooth(蓝牙)技术的历史,在数年前技术标准公布初期,由于景气环境相对现在好上许多,技术本身也具备前瞻与便利性,又有众多大厂在后全力背书,瞬间就被视为「真命天子」,投入该技术发展的厂商不计其数、前仆后继,在发展初期,虽然市场接受度尚低,但众厂商为了抢先于市场上卡位,也因为看好该技术的市场前景所以都积极的投入。


市场推展不顺利

Bluetooth技术原为Ericsson(易利信)在1994年,为解决个人电脑与其他设备之间,杂乱无章的接线问题所研发的,到了1998年Ericsson为推广该技术,结合Intel(英特尔)、Nokia(诺基亚) 、Toshiba(东芝)与IBM等国际大厂,成立Bluetooth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分别负责不同技术的开发,Ericsson负责射频与基频技术,Nokia发展无线与行动电话软体,Toshiba与IBM负责介面规格,Intel负责晶片及传输软体,(图一)为Bluetooth架构图。目前主要的技术推展厂商还包括了Microsoft(微软)、Agere、Motorola(摩托罗拉)与3Com。


《图一 Bluetooth架构图〈数据源:Intel〉》
《图一 Bluetooth架构图〈数据源:Intel〉》

然而,在市场的推展上一直不甚顺利,主要问题在价格与应用上,价格因为技术难以突破而下滑速度缓慢,技术的难以突破的原因来自应用的企图太大,造成市场停滞不前,多项阻碍互为因果、交互影响之下,原本令众人看好的市场前景逐渐蒙上一层阴影。


价格

在价格部分,Bluetooth技术初期的定位在个人区域网路(Personal Area Network;PAN),也就是个人周边电子产品的无线连结解决方案,所以并不提供高频宽的资料传输通道;所以,低价与便利是其两项主要诉求,Bluetooth SIG也宣示,Bluetooth晶片的价格5美元以下是一个合理价格,然而自从厂商推出第一款晶片​​产品的数十美元开始,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许多厂商宣称该公司产品已低于5美元,但是往往只是基频晶片价格,或要有上百万颗的订单量,才能有此折扣价格,因此,时至今日,5美元仍不是市场的普遍价格。


应用

在应用部分,当初定义的单纯功能,由于市场的高度期待,造成厂商蜂涌投入的结果,规格制定时的开放式讨论,造成Bluetooth技术要兼顾太多的应用,Bluetooth的资料传输频宽原本就不到1Mbps,后来除了传输速率1Mbps之外,还需承载三个高品​​质的声音频道,应用也从个人行动通讯周边产品,扩及到PC及其周边上。


另外,提供Bluetooth产品认证的台湾德国莱因通讯实验室经理陈浤铭表示,由于该技术必须沟通不同的介面与周边,又必须与其他Bluetooth设备做连结,在产品认证上的难度颇高,造成产品测试与登陆的费用昂贵,相关产品又一定要通过Bluetooth SIG认证才能上市,也造成厂商在发展相关技术或产品推出前的颇多顾忌。再者,目前产品认证市场相当混乱,产品良莠不齐也阻碍了市场的发展。


技术瓶颈难突破

相较于近来市场上当红的WLAN(无线区域网路),Bluetooth因为市场推展不顺利,而导致价格无法下滑的困扰,WLAN则因为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近来市场的成长也带动晶片价格的下滑,所以Bluetooth在技术上的瓶颈,也是造成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而前述应用上沉重的包​​袱,也造成了厂商产品相容性过低的技术问题,据产业分析师表示,此一问题是Bluetooth在推广时没有预料到,却又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另外,近来市场上出现的UWB与Zigbee两种新兴技术,应用范围与Bluetooth相当,一个具有高速传输能力,另一个则诉求更为简便的低速连结功能,夹击Bluetooth的市场空间,也因为这两个新兴技术同样为市场所看好,分别诉求Bluetooth的部份市场,市场上才因此传言,Bluetooth即将因为该技术的蚕食,逐渐失去表演的舞台。


内忧

Bluetooth SIG组织成立后,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超过2000家厂商加入,几乎所有高科技领域厂商,不分软硬体皆有,也因此在规格的制定时,意见纷杂,一个新的协定需要花费大约一年时间才能拍板定案。但尽管是在多方折冲之下才确立的标准,在厂商投入研发,乃至于产品上市后,各家产品的互通性问题还是无法避免。曾经就有工程师私底下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厂商,敢在展览会场,拿自家的Bluetooth和别家的产品作互通性测试的示范。


尽管在技术上,要让Bluetooth作基本的通讯连结并不是太难,但是要再加上其他的附加功能与应用,难度就很高了;所以当初在功能定位上的模糊,也使得后来技术发展无所适从,既要兼顾产品的功能完整,又要极力的降低成本与缩小尺寸(图二),工程师形容这简直就像好莱坞电影「不可能的任务」一样,因此,市场近来就传出Conexant(科胜讯)宣布暂缓Bluetooth技术的开发与销售,弃守先前辛苦建立的滩头堡。


《图二 如火柴般大小的Bluetooth芯片模块》
《图二 如火柴般大小的Bluetooth芯片模块》

外患

除了关于Bluetooth本身技术上的困难之外,外在的情势也越来越不乐观,近来WLAN的兴起,几乎已经确立该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的龙头地位,过去曾经相提并论的Bluetooth,其发展空间甚至可能因为WLAN的壮大,而遭到进一步的挤压。事实上,WLAN与Bluetooth的定位原本就不同,只是在WLAN产品越来越普及,价格迅速下滑后,消费者实在没必要​​再花一笔钱去买一个仅提供连结的低速传输功能。


另外,近来受到广泛讨论的两种新兴技术,分别为高速应用的UWB(Ultra-WideBand)与低速应用的Zigbee,UWB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Zigbee则简化了Bluetooth的复杂规格,诉求无线连结解决方案,不再有大小通吃的天真想法。尤其UWB更是受到市场瞩目,日前也已经有厂商(X​​tremeSpectrum)推出该技术晶片,若上述两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成熟,那或许Bluetooth会真的成为历史名词。



《图三 UWB芯片功能架构图〈数据源:XtremeSpectrum〉》
《图三 UWB芯片功能架构图〈数据源:XtremeSpectrum〉》

未来走向

Bluetooth目前面临的困境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但是新兴技术的威胁​​又日渐逼近,笔者在收集本篇文章资料时,就发现过去对该技术相当投入的厂商,霎时都变得相当低调,显然地Bluetooth已经无法引起厂商的兴趣,厂商既然没有发展的计画,谈起来当然意兴阑珊。除了与市场近来的低迷有某种程度的关系之外,通讯产业近来都忙着在寻找一个「杀手级应用」,Bluetooth同样也需要这样的刺激来带动。


先前有市场人士提到一个新的概念称为个人行动通讯闸道器(Personal Mobile Gateway;PMG),就是将个人通讯终端与伺服端作区隔,不同的终端与伺服端间的连结就是利用Bluetooth ,若是这样的概念能成为未来个人行动通讯的主流应用,那Bluetooth技术也很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实,Bluetooth的未来也并非如前所述的悲观,因为UWB与Zigbee还需要一段技术发展期与市场验证期,市场人士预估是3~5年,所以Bluetooth仍然占在相对优势的地位;另外,UWB、Zigbee与Bluetooth若不以相互竞争的角度来看,UWB和Zigbee只是Bluetooth的分身与化身而已,若是未来这两个技术的发展成功,也可以当作是Bluetooth浴火重生后的样子,毕竟怎样的名称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在使用时,实际感受到的便利与方便性。


相关文章
邻近人体感测功能应用在工作场域
5G、毫米波雷达和UWB加速自驾车布局
超宽频和低功耗蓝牙结合实现创新
精准定位不可或缺 UWB前进商用市场
室内定位启动 创新位置服务新应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英飞凌卓越品质获丰田汽车肯定
» 客制化电子票证解决方案嘉惠俄罗斯的城市通勤
» Ruckus Wireless推新壁挂式AP 最适用于饭店与宿舍
» ICT基础深厚 郑文灿:拼桃市升级智慧城市重镇
» TI推出将Wi-Fi功能加入电动车充电站的参考设计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183RT7QSTACUKH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