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光纖通信硬體概論(上)
 

【作者: 高士】   2004年10月05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8295】

光纖除了可作為網際網路高速資料存取的線路之外,還可以應用於其它領域,例如光纖到府(Fiber To The Home;FTTH)或影像傳輸等等。其實利用光纖進行通信的構想,早在50年代就曾被提出,不過當時通信用高透明玻璃的製作技術,與發光/收光元件等周邊技術還不成熟,使得光纖通信始終無法實用化,直到70年代美國康寧發表傳輸損失為20dB/km的光纖之後,光纖通信與半導體雷射才正式開始商業化的應用研究,90年代更快速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有鑑於此本文將詳細介紹有關光纖通信的硬體結構。


光通信的發展經緯

早期的光纖屬於多模光纖(Multi Mode Fiber;MMF),由於導通光線core部位的折射率為一定值,因此多模光纖又稱為SI型光纖(Step Index Type Fiber),折射率呈二次方分佈的光纖則稱為GI型光纖(Grated Index Type Fiber)。早期光源的波長雖然只有850nm左右,不過傳輸損損失卻高達2.5dB/km,相較之下90年代波長為1300nm的傳輸損失只有0.5dB/km。1300nm最大缺點是發光元件的價格非常昂貴,由於1300nm是繼850nm之後第二個實用化光源,所以稱為「second window」,接著問世的1550nm光源則稱為「third window」。由於GI型光纖屬於多模光纖,因此若與單模光纖(Single Mode Fiber;SMF)比較時,就會發生所謂的傳輸頻寬極限等問題。頻寬1300nm的單模光纖,在1310nm波長時具有波長分散等於0的特徵,由此可知雖然光纖可作高速傳輸,不過光纖本身也有所謂的「分散」困擾,使得傳輸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由於1310nm的光源分散是0,因此很快就成為市場主流。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訪客 10則/每30天 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光纖通信硬體概論(下)
企業網路Gigabit Switch使用及需求調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施耐德電機響應星展銀行ESG Ready Program 為台灣打造減碳行動包
» 台達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實現智慧工廠整合AI應用
» 歐洲航太技術展在德國盛大展開,全球吸睛 鐳洋推出衛星通訊整合方案,目標搶佔龐大的歐洲衛星商機
» 經濟部促成3GPP大會來台爭話語權 大廠共商5G/6G技術標準
» 經濟部支持跨國研發有成 台歐雙方分享B5G~6G規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N2BQBUASTACUKZ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