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从Marketplace 迈向虚拟企业
 

【作者: Frank Chen】2001年03月01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4382】

企业虚拟化实现「根留台湾」

台湾的产业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这些企业对台湾过去经济的快速成长功不可没,但是否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将和本身电子化转型的速度与程度息息相关。中小企业或许仍可藉由传统之商业运作模式,为公司带入成长及开拓新市场的业绩,但所需投入的时间、人力及机会成本却是相对的高昂。根据Giga Information Group的统计,在美国平均每笔透过电子商务处理之交易成本为US$0.5,而透过人工处理的成本则为US$2.25,而且电子交易提供更精确、可随时查询的交易资讯。


近年来台湾产业因国内政局及经济情势的不确定因素,掀起一片外移的热潮,尤其是西进大陆采用低廉的劳工及生产成本,更成为工商业界游说政府松绑「戒急用忍」政策的重点。政府鼓励企业界根留台湾,其实企业比政府更想根留台湾,若要达成此种运作模式,势必将整个公司的运作当成是虚拟企业。此时,新兴的资讯科技如应用软体租赁服务(ASP)、网路资料中心(IDC)、电子交易市集(eMarketplace)等,正可切合台湾企业未来发展虚拟企业,全球运筹营运在资讯科技运用上的需求。


因此,台湾的中小企业必需了解到电子交易市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趁早投入了解或采用付费方式加入与国际接轨之相关联性产业的电子交易市集,如此不仅可以了解电子交易市集的新资讯科技带给公司营运上的助益,并且可以增加公司在全球市场出现的机会,为公司开拓新的商机。


由上可知eMarketplace对国内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下将再逐一介绍它的发展过程、基础架构与台湾电子交易市集的市场发展机会。


下一代的杀手级应用系统

2000年下半年B2C 电子商务遭逢美国Nasdaq四月大崩盘,网际网路市场泡沫幻灭,市场将关爱的眼神放在B2B 电子商务,尤其是eMarketplace更成为专家预测的下一代电子商务杀手级应用系统( Killer Apps)。


Commerce One 总裁Mr. Mark B. Hoffman预测至2004年全球B2B 电子商务规模将达US$ 7 Trillions,电子交易市集将为大势所趋,并改变传统交易模式,企业最多可节省30%至50%的成本;McKinsey & Company则预估2004年将有相当于US$ 5.7 Trillions的商品会透过电子形式在企业间进行交易,其中将会有53%交易金额是在eMarketplace上交易。各专业机构对B2B电子商务的预测数字经整理后如(表一)。



《表一 全球B2B电子商务预估2001~2004》
《表一 全球B2B电子商务预估2001~2004》

B2B 电子交易市集发展的过程

整个B2B 电子交易市集至今约有两年的发展历史,主要以美国市场为大宗,亚洲市场则因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约落后美国市场达2~4年,B2B电子交易市集约会在2002迈入兴盛的阶段。从过去到现在,B2B电子商务的发展,共可区分为四个阶段,如(图一):


《图一 B2B电子商务发展之阶段》
《图一 B2B电子商务发展之阶段》

第一阶段:批次处理的EDI

可谓B2B电子商务的滥觞,时至今日仍有许多的厂商透过EDI来批次处理大量结构化的资料传输;根​​据IDC的估计,在2000年美国市场约有US$ 3兆的商业活动是透过EDI来完成。此种加值型网路是在买方厂商与其卖方供应商间建立一个封闭型、点对点、批次传输处理方式专属网路,传输之数据资料需依照EDIFACT之标准,事先定义其顺序与格式。


然而在今日市场迅速变动的时代,此种批次处理之资讯系统,无法提供买方厂商与其卖方供应商间即时之资讯联系,并且其更新及维护费用高昂,因此其无法在供应商与厂商间建立一个资讯透通的商业社群。


第二阶段:基本的电子商务

此阶段之电子商务仅介于买卖双方之间,彼此间并无中间人介入,初期的采用者多为科技公司(如Dell及Cisco),并以其网站做为销售的管道,而这些网站通常是以呈现其行销及产品型录资料为主,在美国约有15%的公司可以接受下订单,仅有6%的公司可以提供订单状况之资讯查询。


第三阶段:商务社群

此阶段与第二阶段最大之差别在于买卖双方中间有第三者介入,由于买卖双方有许多的企业加入,因而市场资讯的流通较过去更具有透通性,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商机及利益,许多市场交易服务的供应商开始提供交易的平台与机制供买卖双方使用。


第四阶段:协同开发的商业环境

即现今之电子交易市集;此阶段的发展乃立基于第三阶段之基础,加上买卖双方在完成商业交易后之订单处理流程、与厂商间供应链SCM的连结、与厂商间ERP系统之整合、厂商CRM系统之整合、厂商间产品设计资料管理PDM之整合、厂商间金流及外汇交易之处理、订单之商业法律处理流程整合、国际及当地物流系统之整合、厂商产品资料档案之管理、交易商品之货物保险、各国之通关程序、各国之贸易税法及进出口管制规定等等商业活动必需整合于电子交易市集中,而众多商业流程并非单独一家厂商可以提供所有之软体,因此必需整合各产业领域之专业知识及商业模式,方能建构一个完整之​​协同开发之电子交易市集。


事实上,B2B电子商务与B2C电子商务发展之过程及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但B2B所需的基础建设却远大于B2C,并且其订单处理及商业流程复杂度也较B2C高出甚多;以往在B2C Portal品牌的知名度是B2C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在B2B电子交易市集里,品牌的重要性相对的降低,最重要的是能否提供完整商业流程处理的服务。电子商务 (EC) 的发展型态也将由B2C,进展至B2B,其次为Bn2mB,再发展为M2M (Many to Many or Market to Market),如(图二)。


《图二 电子商务发展之趋势》
《图二 电子商务发展之趋势》

B2B电子交易市集资讯科技之基础建设

电子商务应用软体技术的成熟,事实上是推动电子商务市集逐渐为商业界接受主要的动力,此可由软体业界发展的整体趋势看出,在90年代初期,企业用应用软体仍偏重于MRP、营运管理、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至9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将前述各系统整合的企业资源规划应用系统(ERP);在二十世纪结束时开始进入交易社群的时代,在此时期仍偏重于企业与企业间点对点的资料交换,然而在网际网路世代,资讯科技的能力上已经超越当代商业运作模式。而未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协同开发的电子交易市集时代,相关之机制仍处于萌芽开发阶段,此仍需交易平台开发厂商、系统整合厂商、及产业界彼此之相互配合方能克竞其功。


目前国际交易平台主要系统的开发厂商有Commerce One、Ariba、Oracle及i2 Technologies,在亚洲市场BeXcom (Bex)也颇为积极,但在亚洲市场仍有许多交易市集采用自行开发之交易平台。兹将交易平台系统之开发厂商就其产品特性- Sell-Side、Buy-Side及Market-Making表列如(表二)。



《表二 Sell-Side, Buy-Side, and Market-Making Software Products》
《表二 Sell-Side, Buy-Side, and Market-Making Software Products》

当然目前尚有许多软体开发厂商欲加入此一新兴市场,如BroadVision、InterWorld、及Art Technology Group,以套装软体的方式切入此一市场。 FreeMarkets过去专注于Auction Market,最近整合SCM软体供应商Adexa (即过去的Paragon,台湾有许多厂商采用,尤其是在IC业界),也开始积极进入电子交易市集的市场。


台湾电子交易市集的市场发展机会

国内自2000年中开始兴起电子交易市集的建置风潮,各方业者纷纷投入经营水平产业及垂直产业的eMarketplace,目前业者仍在婴儿期,规模仍小,预估2001年将是我国电子交易市集迈入起飞的年代,如(图三)。


《图三 国内水平,垂直电子交易市集业者涌现》
《图三 国内水平,垂直电子交易市集业者涌现》

根据资策会最近之调查,国内六成以上之大型制造业者(年营业额NT$5亿以上之企业)评估考虑加入使用电子交易市集,约有8%大型企业导入使用电子交易市集;然而在国内市场制造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营业额NT$5亿以下之企业),有高达65%的业者为了保持与往来厂商的关联性而不愿加入电子交易市集,事实上此应为商业思考模式的问题,大部分的业者仍停留于传统经营模式,对于新的商业环境及商业模式的接受意愿,仍需时间来教育业者观念的转变。


未来台湾电子交易市集经营成功之关键因素:


1.完善的资讯基础建设

亚洲市场为全球制造业委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传统劳力密集的生产工业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资讯电子业主要集中于台湾,根据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Research及eMarketer之估计亚洲B2B EC之市场规模约为US$ 250b~300b,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台湾、南韩、及澳洲。虽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约有50% B2B EC是产生在中国大陆,但台湾、南韩、及澳洲在资讯基础建设上仍较中国大陆领先;再加上IDC与世界时报共同发布的调查,台湾的资讯基础建设名列全球第一,及台湾厂商纷纷将生产基地逐渐移转至中国大陆,加上政府极力推动之「A、B计画」,由资讯电子业带动台湾制造业推动eMarketplace,将使eMarketplace业者在台湾发展之基础更为落实。


2.足够的市场规模

eMarketplace有各种不同之计价收费方式,目前台湾买卖双方业者可接受的方式仍以固定收费模式为主,未来如何在市场中获取足够的利润及提供更多样式的加值服务及计价模式,更成为eMarketplace经营业者未来生存的主要关键;再加上国际级电子交易市集平台平均建置的成本不低,平均包含软体、硬体、建置费用及顾问费约需US$1,000万,若无掌握足够的国内或国际市场规模,切勿贸然投入经营。


3.必须与国际Marketplace接轨,提供全球化的服务

eMarketplace是建构在网际网路的虚拟交易场所,全球各地的业者均可轻易透过Internet迅速获取所需资讯,所以eMarketplace的经营者必需在一开始即有将市集全球化之目标,除非所经营之eMarketplace是非英语系之交易市集,或其市集之交易规模庞大,足以左右eMarketplace。


4.保持中立角色

eMarketplace本身是提供企业间买卖双方进行产品或服务的虚拟市场,eMarketplace经营者本身是立于该产业的仲介者地位,让买卖双方业者很容易加入市场进行交易,而参与交易之业者也必需获得公平之交易机会,如此方能吸引该产业中大部分的业者加入,促成更多交易机会,并提供产业更完整之资讯。


5.专注于垂直产业的整合

产业经营模式之专业知识通常因业者所在之行业不同而有极大之差异,UBS Warburg及Deloitte Research之估计,目前全球约有超过1,500个eMarketplace,英国经济学人更估计达2000个,每个月并以60个的速率在增长中;在未来的二年内全球市场将急遽成长超过5,000家,但在二十一世纪末全球电子交易市集将整合只剩下约10~20家存活,如(图四)。因而在建立eMarketplace时,产业垂直整合之专业知识具有影响整个eMarketplace是否成功及满足该产业买卖双方业者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因此eMarketplace经营者需了解该产业目前现况之需求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提供该产业特别相关之加值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


《图四 eMarketplace未来发展趋势》
《图四 eMarketplace未来发展趋势》

source: UBS Warburg Estimate, 2000


6.完整之策略联盟及整合能力

eMarketplace必须提供多元化之服务,其经营者有其专精之领域,尤其是现代讲求专业分工的时代,更需整合各家软体及服务业者以提供专业之服务,进而拓展其服务与全球各eMarketplace串联之策略联盟,达到Market-to-Mareket网网相连的境界,均是eMarketplace业者所必须具备的竞争能力。


(作者任职于东捷资讯服务公司)


3


相关文章
高效能与低功耗双轨并进 工业MCU注入智能工厂新动能
体现智慧与MES的云端移转
电子与传统产业跨界医材转型
经AOI搜集全制程资讯 加速传产数位化转型
软体结合生管流程客制化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仁大资讯Booster5让小店家也能做在地行销
» 中国国家邮政局:春节京东物流量占比最大
» 贸协携eBay打造台湾馆助MIT产品跨境销全球
» 京东携手Intel建立数字化零售联合实验室
» 2017 Q1台资安设备成长5.5% IDC:政府、教育与银行产业需求强劲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O40Z4IOSTACUKI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