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台湾主板四大天王进军大陆
 

【作者: 賴彥儒】2002年01月05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19450】

台湾主板独领风骚

台湾的主板在世界上之占有率逐年攀升,从1995年的41.9%,逐渐达到2001年86%主板市场的规模,(表一);预计2002年台湾出货量可达8544万片;2000年台湾主板业产值56亿7400万美元,2001年预计达53亿6300万美元,2002年预计达56亿2500万美元。


表一 全球/台湾主板市场规模

 

全球(万片)

台湾(万片)

市占率

1996

6,820

3,880

56.9%

1997

7,790

5,270

67.6%

1998

8,690

6,300

72.5%

1999

9,759

7,410

75.9%

2000

10,430

8,437

80%

2001(预估)

9,450

8,127

86%

Source: 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

近年来低价计算机盛行,使得台湾的主板产业市场占有率更是节节高升,台湾主板产业已经囊括全球组装市场(clone)96%占有率,并取得74%代工客户,正因为这样庞大的生产规模与多年累积的研发实力,使得位居产业下游的台湾个人计算机产业能欣欣向荣的发展,也由于主板产业对于芯片组(chipset)的大量需求,使得台湾以主板产业为基础所带动的关键性零组件研发风潮为之一热,也间接带动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主板产品体积小的特性让台湾主板业者并没有建构全球运筹体系的时间急迫性,以目前主板厂在全球建立分支机构的主要功能,仍集中在市场营销与业务部门可知,业者生产线仍然完全以台湾或大陆地区为主,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统计,2001年台湾主板产业大陆出货比重将首度突破50%,台湾出货比重将落到43%左右,台湾的主板业者有华硕、技嘉、微星、精英、环隆电气、博达、承启、梅捷、浩鑫及映泰等等,其中一线主板厂商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6成以上,分别是华硕、技嘉、微星以及精英,以下将介绍这四大厂商在新一年度的展望,与对中国大陆市场的布局。


华硕计算机

现况及展望

华硕计算机是台湾主板一线厂商的龙头,是台湾国内最大主板制造商,也是国内专业计算机生产商,1998年华硕主板出货量达900万片,1999年出货量1,200万片,2000年出货达1,253万片,虽然未达到预定的1,500万片出货量,但仍是国内唯一出货量超过1,000万片的主板厂商。


2001年由于全球不景气的冲击下,预估台湾国内主板产业将出现大者恒大的现象,因此华硕出货目标设定在1,800万片,较2000年成长43%,同时在主板业者三大转型策略中:到大陆设厂以降低成本、转往准系统(Barebone)及系统组装(clone)发展、扩大产品线,华硕采取到大陆设厂以及扩大产品线策略。


主板牵涉到复杂的电气特性,仅线条的距离粗细长短,一点点失误,不要说一切重来,单单解不开的技术疑难,就会严重耽搁产品预计推出时程,而主板的技术又涉及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规格推衍,像运算能力、内存规格、数据传输速度等技术都不停的演进,挑战也越来越严苛,可见主板这个技术天险并不容易跨过,华硕有良好的主板技术是一大优势,而新的PDA、服务器、光驱、宽带通讯等产品是否能如华硕布局成为接棒的明星产品,成为一大考验。


积极调整生产结构

华硕是最早将经营触角伸向系统领域,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光驱市场,1998年领先推出3D显示适配器AGP-V300,正式跨入绘图加速卡领域。准系统(Barebone)方面也有进展,所谓准系统是指由机壳(Case)加上交换式电源供应器(SPS)以及软盘驱动器(FDD)等个人计算机最基本的且变动性较低的配备,所组合而成的计算机半成品。


华硕近年来朝多角化的经营目标努力,在3D绘图显示适配器、光驱、信息家电(IA)及通讯等产业都稳健成长,2000年推出的双速SDRAM为主的主板已经开始量产,并推出超级3D立体图形影像产生器、DVD-ROM12倍速激光视盘机、24倍速笔记本电脑Slim CD-ROM等产品。


笔记本电脑方面 ,华硕在1996~1997年间,决定投入和主板同样已群雄割据的笔记本电脑产业,布局3年后,在2001年下半年产品推出速度转积极:半年推出3款系列产品,并分别诉求不同客层;服务器(Server)方面是华硕的下一代主力。通讯产品方面华硕为配合宽带数据传输的需求而开发第2.5代的GPRS数据模块,2002年第二季开始量产,将成为第一家顺利转进无线通信产业的主板厂商;个人数字助理(PDA)方面正与日本大厂合作,开发介于PDA与笔记本电脑间的平版型计算机(Tablet PC),可望突破现有PDA屏幕过小的技术问题,PDA已接获NEC、CASIO订单。


华硕正积极调整生产结构,使毛利率下降的主板占总营收的比重在60%以下。主板与笔记本电脑都已近入产业成熟期,能否持续维持高毛利优势有待观察,但大者恒大的趋势与华硕一向坚持维持技术领先与高质量自有品牌的优势是正面加分因素。


中国大陆布局

主板厂商另一转型策略就是到中国大陆设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华硕董事长施崇棠指出,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加强聚焦(focus)与价值创新(value added)及成本控制能力是三项竞争条件。


成本控制能力方面华硕必须建立全球最大生产量的能力,中国大陆已成为华硕最重要的生产据点;华硕西进大陆的时间并不算早,但大陆的投资效益已逐渐显现,华硕自1997年10月以200万美元的经费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前三年的时间,都在布建自己的服务与营销网络。华硕自1999年以来积极在大陆进行布局,目前在大陆苏州已设立凯硕(机壳厂)、康硕(连接器厂)、百硕(印刷电路板厂)、名硕(电源供应器厂)及系硕(系统组装厂)等五家公司,生产制造计算机相关零件与组装务。


目前华硕大陆苏州厂包含五大工厂,均由华硕100%持股,每一厂区的投资额度皆为1,200万美元,目前包括凯硕和名硕的投资额度已用毕,合计华硕董事会通过投资大陆额度为8,130万美元,相当于新台币26亿元,而实际汇入大陆的资金已达3,870万美元,占董事会通过投资额度的47%。根据经济部投审会所核准赴大陆的投资金额,华硕以台币26.85亿元的投资额,在赴大陆投资的上市上柜公司中,投资金额排名第七。


华硕布建一贯作业苏州厂

华硕今年专心扩建苏州厂,其他多角化转投资动作几乎均告停止,大陆苏州厂区建立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器、机壳电源供应器印刷电路版与主板系统等,都是由上至下的垂直整合一贯作业厂,实质投入成本在6,000万美元以上,苏州厂已让华硕朝CEM方向发展:生产电源供应器的名硕已架设4条生产线,生产机壳的凯硕2001年1月进入试产,供应印刷电路版(PCB)的百硕近日完成装机作业并进行试产,生产连接器的康硕现在的厂房是向苏州政府租用,和未来生产准系统组装的系硕一样,厂房兴建时间仍在评估,尚未有明确时间表。华硕内部规划供应印刷电路版(PCB)的百硕在2001年第三季进入量产后,初期将达华硕主板与准系统出货量的10%产能,长期而言,百硕必须达到华硕主板所需产能40%以上,最大产能将超过60万片,而生产机壳的凯硕必须达到可以供应目前惠普(HP)、新力(SONY)等华硕主要代工客户所需,而预计在2002至2004年,华硕中国大陆苏州厂的五大子公司产能可以达到华硕主板与准系统出货量的50%以上,华硕在大陆布建连接器、机壳等重要零组件的自有生产能力,就是为了在服务器、PDA或是其他3C产品领域,利用大陆的充沛人力,建构组装(clone)优势。


随着大陆国民所得提高,预估明年成长可达30%,至2001年第二季为止,华硕对大陆主板月出货量已提升到7万片以上,预计2001年全年将突破85万片,2001年华硕在中国的营业额可达人民币13亿元(约新台币52亿元),华硕也透过大陆广大的市场进行全球化布局的练兵动作。


技嘉科技

现况及展望

技嘉是国内仅次于华硕的第二大自有品牌主板厂商,2000年技嘉营收达到新台币254亿元,比1999年成长66%,税前纯益13亿元,2000年技嘉总共出货980万片主板,比1999年成长了60%,2001年出货量达1,100万片,将成为继华硕之后,第二家达到出货1,000万片主板的厂商。


技嘉2000年出货量成长了60%,毛利率也维持在17%到18%之间,从出货结构上分析,自有品牌这部分的毛利率占了20%,另外35%来自OEM订单,供货给康柏、IBM等,这部分的毛利率虽拉低整体毛利,但对全年营收能达到254亿元贡献很大,说明了技嘉在出货安排上相当平衡,兼顾了品牌和OEM客户。技嘉2000年254亿元的营收,虽不及华硕在主板500亿元以上的营收,但市场分布相当均匀,这也是技嘉2000年可达成财测的主因。在苏联、中东等海外市场,技嘉占有率已和华硕势均力敌。


技嘉新拓展的产品线包括服务器(Server)、笔记本电脑(Notebook)、准系统(Barebone) ,并成立通讯研发部门,将朝Cable ADSL产品发展。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技嘉在1998年年底并购了专攻迷你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震旦先进科技;关于准系统方面:技嘉认为主板居于PC关键零组件地位,专业主板厂产品线可随时满足代工客户、组装市场与区域经销商品牌需求,这是主板厂进军准系统领域的优势;台湾平镇二厂2000年下半年已完工,最高产能有15条SMT生产线,加入量产后,主板产能增加至60万片,加上旧厂移入的生产线,目前单月产能已提升至80万片水平。


中国大陆布局

根据经济部投审会所核准赴大陆的投资金额,技嘉以台币16.87亿元的投资额,在赴大陆投资的上市上柜公司中,排名第十四。


目前技嘉大陆厂共包括宁波厂与东莞黄江厂,黄江厂一期工程已加入量产,二期工程已于2001年第二季完工,东莞一期厂目前共计有6条SMT生产线,单月产能可达35万片,实际产出则为25万片,预计2001年年底时可达年产350万片目标,平均单月约30万片,而合作伙伴QDI亦将由年产300万片提升至400万片;另外宁波厂作为华东生产基地,加上东莞厂与外包产能,技嘉大陆生产线已经可以提供4成出货比重,大陆生产线以大规模生产为主后,台湾与大陆主板生产量比重将达到各半的局面。


技嘉透过海外控股公司在大陆宁波成立三家子公司,分别负责三大业务范畴:主板及准系统生产、保税区进出口物流仓储、维修业务,就近服务当地客户,宁波厂保税区新厂完工时间点落在2002年,目前仍在选地阶段,为因应近程的下半年产能需求,将先租用厂房设立生产线,预计2002年第三季即可投产;技嘉选定宁波为大陆第二生产基地后,同时在宁波投入100万美元设立维修与贸易公司,三家子公司预计2001年第四季规划产能可全数投产,单月产出可达10万片。


在大陆生产线逐步扩充后,技嘉在当地设立维修与物流据点有助降低成本,其中对大陆内销市场的成本降低,在宁波结合成生产、物流与维修体系,同时技嘉也计划向大陆申请内销权,直接在当地自产自销;营销方面并在大陆建立起近300个销售据点,而且每3至6个月,就会与各销售据点的经销商见面联络感情,并且视各地的风土民情,来选择合适的经销商和技嘉搭配,而且绝不让同一个城市中有太多的经销商,以免造成彼此间削价竞争的恶例。


技嘉目前并未计划大规模自行布建全球运筹体系,技嘉会先建立亚洲地区的区域性运筹体系,特别是大陆与台湾客户;至于全球布局,技嘉倾向依客户需求采合资或合建仓储中心方式建立据点。2001年9月18日技嘉宣布与大陆个人计算机盟主联想(Legend)策略联盟,合资成立Lebyte公司,整合技嘉大陆黄江厂年产能350万片与联想QDI惠阳厂300万片的主板产能,预计2002年Lebyte共有900万片产能。


微星科技

现况及展望

微星科技1999年主板出货量达590万片,2000年出货量达800万片,除主板外也跨入网络计算机(Net PC)与PDA及Set-Top Box,微星台湾中和三厂已投产,总计28条生产线,单月可容纳主板最高产能100万片,合计微星现有产能及新增产能,第四季单月总产能可突破100万片。


2001年第二季完工的中和六厂,主要生产网络计算机(Net PC)及信息家电(IA)产品,微星的IA产品每年获利目标都有10%的成长数字,以2000年来说,占营收比重10%,2001年则希望能提升至20%的比例,微星估计IA产品的毛利约可达14%,希望未来3~5年内,IA产品的发展能提升至30~50%的营业额;网络计算机的毛利则估计可达15~20% ,目前微星的网络计算机每年出货量达10~20万台。


微星2000年主板所占营收的比例约在8成以下,除了主板、IA及网络计算机之外,PDA系列产品的软件及硬件设计均由微星自行开发,在2000年6月的计算机展中已有雏型产品展出,第三季可出货;准系统(Barebone)是微星2001年的成长动力之一。


与系统大厂相比 ,主板厂的全球据点布建的确落后,但微星已经开始规划,目前不排除透过策略联盟方式与已经具备全球运筹能力的同异业合作,不过尚未有明确接触对象;以系统整合者(SI)为主要市场起家的微星,近来积极争取OEM大厂的订单,以期能够达到2005年全球市占率10%的目标,2000年微星主板出货区域分布以欧洲为主,占其主板营收46.31%,美洲亦占总营收14.44%。


中国大陆布局

微星广东东莞宝安厂于2001年第二季进入量产,基于大陆市场开发与主板零组件业者到华东地区设厂已成趋势,目前微星正研拟到华东设立大陆地区第二生产基地,不过实际定案应该要到2003年后,预估2001年底大陆宝安厂产能将达50万片水平,微星并锁定大陆与中南美洲做为2001年度重心市场,大陆宝安厂逐步量产后,未来将强化经销通路端与争取大陆主要PC系统业者代工订单,2001年底广东宝安厂可以完成8条SMT生产线架设,届时将占微星主板总出货量的三分之一,未来总产能规划可以达到100余万片主板,而准系统部分也会逐步从台湾转移到宝安厂,大陆厂将以生产主板、适配卡及准系统为主,另着眼于大陆广大内销市场,微星正加紧寻觅华中地区与上海地区另设两厂,预估2003年后加入营运行列。


在营销策略方面,微星相较于华硕和技嘉,其人力与营销费用等资源,均介于前两家之间,微星在大陆的营销策略也多是仿效华硕模式,采前进校园策略,但有小小的差异,就是微星在做校园活动时,会尽可能地降低其商业色彩,而多以微星产品技术性的探讨为重,但若是到商场上做促销活动,微星就会尽可能商业化。对于经销商的选择考虑,也严守一个城市不超过两家为原则,微星在评估合作的经销商时,除了业绩外,微星也会挑选不会扰乱市场价格的经销商;自从1998年以后,微星在大陆市场的主板销售成长率,往往是以3倍4四倍的速度快速成长,尤其是在大陆东北地区的销售量与知名度更是第一位,


精英计算机

现况及展望

精英计算机1999年主板出货量达480万片,2000年出货量达799万片,2001年预计出货达1318万片,较2000年成长71%。精英是走低阶主板路线,且以组装市场为主,与其他3家一线主板厂商不同。


善用低价策略的精英以主板为主轴,逐步跨足3C市场,2001年8月购并笔记型代工厂商致胜科技,以购并模式快速切入笔记本电脑市场,精英计算机2001年8月宣布合并2001年4月才入主的致胜科技,每1股精英股票可换3.5股致胜股票,精英为存续公司,精英才在2001年4月股东会后,决定和宝成工业共同入主致胜,以每股30元代价,合计取得致胜40. 24%的股权,这项合并引起低价笔记本电脑产业的旋风,致胜较擅长研发设计,精英专精制造和销售领域,两者合并,可扩大产品线,也可以发挥销售通路的最大综效(synergy)。


精英主要市场包括大陆及拉丁美洲,精英SiS645主板也已出货,首批数量约在3万~4万片,成为最先推出SiS645主板的厂商;精英与鑫明的策略联盟是降低成本的手段,策略联盟背后代表着台湾与大陆两地资源的整合运用,所谓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模式在精英早已行之有年,精英在台湾几乎已经没有任何生产基地,仅剩的淡水厂是用来测试新产品的大本营。


精英的主力产品是主板,占69.1%,计算机系统占14.7%,其他占12.2%,以中南美洲组装(clone)市场为主,组装产品占精英2001年公司总出货的90%,clone市场占有率达20%,精英的低价策略也正迎合大陆正在兴起的个人计算机组装市场,精英计算机目前积极透过制造和营销两大方向以整合鑫明资源,计划发展信息家电(IA)产品以争取国际大厂OEM订单。


中国大陆布局

鑫明集团、宝成与精英在大陆的精成园区已开始运转,精成共规划成10个厂区,设有电路板厂、主板厂、连接器厂、机壳厂、和电源供应器厂等,其中电路板厂包含3个厂区,目前供应4层板为主,未来将往多层板生产。鑫明结合宝成在大陆管理厂区的能力,其生产规模相当可观,精英大陆厂有鑫茂厂及石川厂,精英大陆鑫茂厂目前月产能约150万片左右,另外精英与致胜合作开发的首款低价计算机i-Buddie,第一批产品6,000台在2001年10月铺货,其主板均在大陆鑫茂厂生产,组装则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未来精英Clone笔记本电脑则将全部移至大陆生产。


合计精英大陆沙头角的鑫茂厂、石川厂和帮助建立部分生产线的精成科技,三厂使得精英现有的主板月产能约180万片,其中鑫茂厂现有表面黏着型(SMT)生产线50余条,每增加一条SMT生产线,月产能就多3.5万片;精英计算机目前在大陆的生产基地以沙头角的鑫茂厂及深圳的石川厂为主,主板月产能分别为150万片与20万片,合计月产能达170万片。


精英也正规划建立第二生产基地:深圳厂,目前已在动工中,预计2002年第1季完工,深圳厂规划设置10条SMT生产线,以生产主板为主,月产能达40万片,精英每月的产能完全来自大陆,受惠于组装市场精英2001年的产能与营收皆创新高,产能一度领先主板龙头华硕。


结语

2001年台湾各主板厂商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华硕、技嘉、微星及精英这四家大厂上,二线小厂如浩鑫、映泰等营收成长率很不理想,当一向走高价位自有品牌的主板龙头华硕也开始接毛利较低的中、低阶主板订单时,二线小厂生存空间面临考验,以往华硕的产能光是承接高阶订单就做不完,更没有多余产能去接中、低阶订单的部分,但华硕大陆苏州厂的产能慢慢开出后,为了填满产能,已经开始接中低阶订单,这也是未来华硕的发展趋势。这四大厂商的EPS表现请见(表二)。


表二 国内四大主板厂商近年EPS表现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预估)

2002(预估)

华硕

22.4

14.26

12.47

9.98

7.98

10.6

技嘉

 

 

7.77

10.44

7.79

 

微星

6.15

6.18

7.44

7.43

8.61

 

精英

-3.82

-7.33

6.09

7.8

10.75

11.05

 


而2001年由于受到PC产业景气不佳的影响,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统计显示台湾主板产业的产值首度出现负成长,约降低2.9%,OBM订单占66.4%,OEM与ODM订单合占33.6%;受惠于英特尔(Intel)P4产品带动买气,加上通路商的库存已渐渐消化,预估2002年台湾主板产值可以增加4.9%、产量可增加5.1%,台湾厂商出货量上看8,544万片,每片平均售价(ASP)在66至67美元间,有下滑趋势,显示厂商间竞价的激烈程度。


为了提升竞争力,到中国大陆布局生产基地以降低成本是台湾主板厂商的趋势:华硕、技嘉、微星在大陆的布局已经上轨道,产能供应已经可以达到50%,而精英在鑫明集团的资源下,大陆产能早就是出货主力。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统计2001年台商大陆生产基地出货量已达53%,台湾产能降至47%,预计2002年比率会继续扩大。四家一线大厂的大陆布局渐渐成熟也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研发体系将留在台湾以提升竞争力。


转型策略方面,主板产业已近入高原期,面对毛利不断下降的趋势下,四大一线厂商也纷纷转型,除了到中国大陆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外,转往准系统(Barebone)以及系统组装(clone)还有扩大产品线以进入其他领域如宽带、通讯、服务器、PDA及IA,利用主板业者的技术能力优势去发展下一代的明星产品,以创新发展自身核心能力,才是提升竞争力的长久策略。(本文作者为国立东华大学大陆研究所硕士)


相关文章
电学、光学PPG感测器应用在健康穿戴的设计与挑战
OLED与Mini LED争逐主流PC显示技术
数位科技助力抗疫成效 大健康产业链赢先机
满足车载系统智慧化需求 COM Express优化设计效益
挟ICT与半导体优势 台湾生技产业将趁势而起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微星充电桩导入全国电子通路 合力打造新能源生活样貌
» 宜鼎推出 iCAP Air 智慧物联空气品质管理解决方案 透过即时空品数据自主驱动决策
» 宜鼎独创MIPI over Type-C解决方案突破技术局限,改写嵌入式相机模组市场样貌
» 微星叁展E-Mobility智慧移动 发表Eco系列充电桩全面上市
» 微星科技携手Discovery推动世界地球日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F9A2NJMSTACUKC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