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今日或许受挫,但Internet所具备的革命性优势,仍继续深广的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个人的生活。就企业而言,将一切可数字化的信息整合于Internet这个平台上,即所谓的e化,无疑正如火如荼的在进行中;大家都看到这是个必然的趋势,和必要的竞争条件,但有多少人的e化方向是正确的呢?

多数的企业已历经计算机化的阶段,本身已拥有一些信息系统,而这些系统多年来既已运作无碍,为了Internet的兴起而汰换,自然是下下之策,如何以最小的功夫让新旧系统可以互通,N-tier的开发架构会是理想的选择。这正是Application Server的关键角色所在,而经过三、四年的发展,企业开始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市场的拓展,看来仍有一些瓶颈存在。

一是观念问题,多数企业仍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心态,尤其在国内,以中小企业居多,即使看到了e化的需求,但很难周全考虑,只能选择很最需要的、较便宜的,或较容易的部分着手,如此一来,往往很难跳脱client/server的传统架构,当发展到更复杂的需求时,如商业智能等,就捉襟见肘,整套系统可能还得再重来一次。

更大的问题是N-tier人才的不足,这不仅是企业的问题,即使是软件信息公司,目前似乎也无多少可用之兵。然而牵涉到多系统、平台的整合,毕竟不是容易的事,而目前市面上各家的Application Server产品,皆以J2EE的架构为基础,因此熟悉Java技术的人才多寡,则直接关系着Application Server的应用推广程度。虽然国内大专院校在三、四年前开始重视Java的教育,这一、两年已逐渐投入就业市场,但杯水车薪,仍是供不应求。

N-tier的企业应用伺服软件在未来的市场预期会有大量的需求,而这也是微软急于以“.NET”投入此市场的原因之一,但要满足企业广泛需求却人才不足的问题,如ERP一般发展标准化的模块套件,会是一个解决之道。这仍需要有一群专业的软件工程师投入开发,而发展的程度与速度,甚至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项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