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半导体景气正处于成长迟缓、甚至萎缩的低迷阶段,从各界对外所发表的意见来综合分析,大致上都有短期内不可能快速复苏的共同看法,换句话说,半导体业不景气最快也要到今年第三或第四季以后,才可能有好转的迹象。因此,许多业者纷纷偃旗息鼓,大都采取保守观望的态度,等待此波不景气过后,再做打算。

虽然,不景气时期应有避免冒进、减少风险的稳健做法,然而,半导体业瞬息万变且竞争激烈,一但失去先机,就有可能失去部分甚至全部的江山。Intel董事长葛洛夫就曾经透露「1970年当IC产业景气下滑时,Intel削减投资计划,同一时间的日本厂商却持续投注,景气回升后,Intel发生产能不足的问题,无法提供市场足够的内存芯片,结果造成当年Intel饮恨退出内存市场。」足证机会稍纵即逝的影响相当可怕。

就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而言,业者亦应以此为鉴,尤其是逢此八吋晶圆与十二吋晶圆世代交替的混沌时期,这段不算短的景气低迷时期,极有可能成为下一波景气回升后,半导体业者江山版图重整的温床。其实,台湾就有成功的案例:台湾的TFT-LCD面板业者,在经过前一二年的严苛市场考验,不弃不馁、坚持到底,并持续加码,现在不但突破韩国、日本等强势攻防,而且在国内建立了完整的上游产业供应体系,包括驱动IC、彩色滤光片、背光模块、玻璃基版等都已可大量供应本国厂商。

由此看来,在景气不佳时,更要为下一波景气回升后的卡位战,即早做准备。连执半导体业牛耳的Intel教父葛洛夫都自责「我最大的遗憾在于我们总是在资本运用上过于保守,结果每当景气回升时,我们的产能却还没准备好。」,何况是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我国半导体业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