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持续笼罩在不景气的哀嚎声中,各厂商皆为其生存大计苦思解脱之道,因此,这一阵子下来关厂、裁员之声不绝于耳,而大家所能做的,仅是把希望焦点放在景气的回升,每个月都在问是否已到谷底?似乎认为景气回升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其实,在盼望景气回转之际,业者更应思考景气下滑不振的原因,并从中学习到教训,否则同样的历史将再重演!

此波不景气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高科技业者过度投资与生产后,所引发的一连串后遗症。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通讯产业,由于看好网际网际及个人通讯市场,全球包括美、.欧、日等科技大国纷纷挹注庞大资金,然而在市场需求未如预期的大幅增加后,造成各厂商负债累累,不仅让自身企业的股价无量下跌,连带也让诸如设备供应业者的周边产业遭受重大打击。据了解,这些投资即使到了景气上扬后,回收的时间恐怕也难以预期。

另外,过度投资效应,也开始反映在国内的DRAM业者身上,据茂硅表示,该公司今年的亏损将成为「百亿俱乐部」的一员;而竞争厮杀激烈的国内TFT面板业者,早已经是「半个钱坑」,其亏损更是在所难免。这些产业的投资金额都非常庞大惊人,并且是一窝风的大举增产扩厂,因而景气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自然是容易陷于风中之烛的窘境。

平心而论,厂商基于商业利益、竞争及计划未来等考虑,必须在设备、厂房等事物上注入一定的投资成本,这本是相当普遍且必要的做法,然而,一旦形成投资「失控」,不仅未蒙其利,还得自食后果,厂商及投资者实在应该要三思而行。现在,十二吋晶圆厂的竞赛,又开始蠢蠢欲动,恐怕又是一个恶因的初肇。高科技产业,已是全球赖以维系的经济发展命脉,其影响层面几乎是全面性的,因此动见观瞻,如果产能过剩或投资过度等操之过急的现象,无法获得有效的控制或管理,市场需求及景气的下滑,恐怕将随时发生,业者应深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