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副總裁Craig Mundie與開放原始碼社群的尖銳論戰言猶在耳,經媒體及免費軟體供應商FreeBSD的調查追擊,微軟承認在視窗的TCP/IP以及Hotmail免費電子郵件服務的伺服器中,確實也使用了FreeBSD開發的免費軟體。這對微軟來說當然是自打耳括,社群的人則是備受鼓舞,但對致力於將Linux帶入更廣泛商用領域的廠商而言,可能沒有太大的幫助。
開放原始碼的軟體無疑更具有適性化的條件,但沒有多少企業能夠掌握原始碼,並去修改它,這是事實;當然,龐大的社群是最大資產,但個別的問題何時能被解決,永遠是個未知數,這時,專業的Linux廠商似乎有了極大的發揮空間。
在目前多平台的企業資訊環境中,導入與維護Linux系統的功夫並不少於任何的Unix系統,但企業往往願意為Solaris簽下數百萬的維護合約,可是要為Linux撥出預算,卻顯得極不情願。這是因為多數人對Linux的印象,與免費劃上了等號,而免費又讓人與次級品聯想在一起,造成以公司型態發展Linux的極大阻力。
即使是Redhat等國際大廠,也為難以證明其具備可行的獲利模式而顯得經營步履蹣跚,這也難怪國內曾標榜為Linux的廠商,現在紛紛淡化這樣的色彩,強調Linux只是自己專業整合能力的一部分罷了,或乾脆不碰GPL,怕惹火上身;要不然就是轉投入嵌入式作業系統的開發,希望在新興的IA市場能找到更好的立足點。有趣的問題是,即使開放軟體的商業嘗試一再碰壁,開放軟體的發展會因此受挫或消聲匿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