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筆前,為自己動手沖了一杯濾泡咖啡。
CTIMES 249 BigPic:453x603 |
淺嚐一口好咖啡,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能將全身的感官打開,進而讓自己的靈思更為醒覺。
沖泡一杯好咖啡,最重要的條件,自然就是豆子。不同產地的豆子,因土壤、氣候而滋養了不同的滋味,酸、甜、苦、澀各有特色,甚至連不同年份、時節出產的豆子,口感也不盡相同。
沖泡的手法,也是關鍵:虹吸式、手沖濾泡、高壓蒸氣機器等,咖啡友們各有所好。以手沖濾泡來說,從溫度的掌控到注水的高度、水量、次數,不同的操作方式,都會影響這杯咖啡最後的口感呈現。
一杯好咖啡的品味,是從嗅覺開始的。打開咖啡豆的包裝,先有一股清香飄出,磨完豆後倒出翻動,這股香氣顯得更為濃郁。這時,腦中已有所期待,也為身體開啟了品嚐的準備。
兩匙磨好的咖啡豆只能沖泡出一小杯的黑咖啡,但就是這麼一小杯,可以讓人好好享有一段美好的時光。千萬別豪飲,請一小口、一小口的啜飲,慢慢感受不同溫度下咖啡滋味的變化,從酸、轉澀,中溫時多味雜陳,放涼時則甜度漸濃。
想更深刻地進入咖啡世界,不妨閤上雙眼、再深呼吸幾口,讓心靜靜。啜飲一口,從嘴唇的溫度、舌頭的翻動,到送入喉中、進入身體,再吐口氣,一股回甘滋味上湧到鼻腔、腦幹,讓全身的毛細孔都打開來,自在又放鬆。
這是非常個人的感官經驗,卻足以做為放諸四海皆準的一個啟示。
今天,大家嘴邊常掛著的一個名詞,正是「體驗經濟」。為何這個詞會紅起來,說穿了,就是現在生意愈來愈難做了。原罪之一是網路,因為它讓資訊太透明了,品牌商單方面的說詞已行不通,必須找到更多用戶來為產品背書;原罪之二則是賈伯斯,他將用戶體驗的滿意門檻硬是向上拉升了一大截。
為了滿足買方市場,賣主們非常認真的想要知道,我的客戶到底想要什麼?我該怎麼做才能給客戶最難忘的體驗呢?於是大家不斷做各種質的、量的市場調查,卻不相信自己就能提出答案。
是時候提升自己的感官體驗層次了。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能將自己的產品當做一杯好咖啡來完成,其結果想必會非常不同。從原料的質感就開始要求,將一道道的流程當做美食烹調或藝術創作來掌控,將自己的願望、熱情投注其中,這樣用心孵育出來的作品,很難不讓人感動吧。
很多人都說,「台灣太硬」,這不只是說電子產業的包袱太重,電子人的腦袋也需要轉一轉了。然而市場的機會並未將硬體人排擠在外,一些有創意、有質感的MP3、耳機、隨身碟、手機背殼等,還是能異軍突起,獲得市場的肯定。
看來,市場難做,難不倒真正用心的產品。
(作者為CTIMES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