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和几位年轻的电子工程师聊天,话题大都集中在「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力?」上。这些年轻人的年纪在25~35岁之间,他们面对目前台湾电子产业的外移、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电子技术的一日千里、个人经济和生存的压力...等问题时,都表露了彷徨无助的面孔。这使我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过去不曾思考的问题:「电子工程师为何会失业?」

当然,以正常情况而言,电子工程师要失业是很「难」的。因为台湾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很高,其所提供的工作机会很多;只要有技术能力,要谋得一职其实并不难。不过,现在由于产业的外移和全球化的趋势,工程师不再是「足不出户」的上班族了。到大陆工厂进驻三个月或半年、或被派驻海外市场半年或数年的机会将比以往增加许多。许多有家室的工程师都面临着事业和家庭难以兼顾的人生抉择,如果公司不能做出妥善的安排,这些工程师纵使拥有技术能力,最后可能会选择暂时退出职场一途。他们离开职场几年之后,若想再重回职场,就得和年轻的工程师们竞争了。可想而知,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能赢回一个职位。我们也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工程师为何会失业了!

哲学家沙特(Sartre)曾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想法,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愿望,并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这个愿望,最后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在这里,「存在」就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它是「原因」;而「本质」就是「完成愿望后的结果」。不管是资深或年轻的工程师都必须清楚的体会这一点。我们不能依靠神明、公司、社会、社团、学校、家庭....等来决定自己的未来,因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必须自己做抉择。一旦决定了,就必须勇往直前。过去,我们很容易迷失在强调大量复制和追求高营收的电子产业里;但是,现代的年轻电子工程师已经发觉到「自我」的力量了。

电子信息技术的可爱之处,在于它们具有「离散(discrete)」的特性。例如:OSI将网络区分成七层架构;今天我们并不需要具备第一层(物理层)的(硬件)知识,就可以从事第五、六、七层的设计工作。从事ADSL路由器硬件设计的工程师,只要再充实一些必需的技术知识,也可以担任STB或VoIP的硬件设计工作。因此,我们现在不懂的事物,并不代表自己以后永远都不懂。

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胸来看待自己的潜力,因为潜力是一种意志或意识状态,也有人将它视为「梦想」,总之,它是非常抽象的。这就好像设计SoC时,我们会使用UML或DSL来设计算法、使用SystemC来规划总线架构、使用VHDL或Verilog来实现讯号和位一样,这一切都必须从抽象的概念,落实到「系统功能」、各单元的架构,最后由硬件电路来贯彻我们完整的设计理念。

英国、法国、美国花了50年的光阴才将可以垂直起降的猎鹰(Harrier)号战斗机研发成功。如果大家赞叹西方科技的伟大,那大家就必须先赞叹他们的意志、意识、梦想的伟大,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像蜻蜓一样360度地飞翔),是无法成就如此伟大的事迹的。因此,我们不用担心失业,而是要担心自己是否「失志(失去志向)」;即使我们无法掌控外在的环境,但是,只要我们的想象力还健在,我们的希望就会持续存在着。这也是为何西方科技一直蓬勃发展的主因。

英国谚语:「只要生命尚在,希望就存在(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发自己的潜力,充份发挥抽象思考的力量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