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官三界过去在Android的发展做了很多脑力激荡的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有助于Android热潮的延续,以及各界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重视。提到Android研发能量的建立,最根本的治理方式是「深耕校园」,以下就「Android在校园」的方向,给予四点个人看法,请不吝指教。

第一、建立种子师资或种子学生,透过导入课程至大学课程的方式,让大一与大二的学生「认识」并「开始接触」Android操作系统;种子学生的建立,可以锁定大三以上、研究生或是以实验室为单位,做为培训对象。这个阶段的做法,可以建立采取「种子培训营」的方式进行。

第二、进行基础研究与开发。Android操作系统并不适合做为单一主题的课程,因为以教育的角度来看,最好能以「通识性」或是「基础科学」的学科为科目名称,但是Android却是一个很好的「实验环境」,在这个前提下,如何以Android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础理论的探讨以及实证,就是一个重要的题目。

Android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带动学生将理论与实务做对照,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便可以更深入技术层面的研究,透过研究与讨论,可以带起一些灵感或创意,这也是学校最重要的能量。具体的进行方式是,由种子师资或种子学生发起研究小组,带领研究小组进行讨论。

第三、诱发动机,如何让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便是「动机」。动机可以是学术导向、个人导向或商业导向,「发表论文」是典型的学术动机,而「建立个人价值」或是「发表个人成果以得到认同」则是属于个人动机。

商业导向的动机来说,「创业育成」、「联合研发」以及「技转授权」都是典型的做法,当然前提是,老师或是学生团队都要有很强的企图心,以及愿景。Android带来许多新机会,这些新机会也都会是诱发商业动机的火种。

第四、产学结合,研发成果如何具体的「产品化」或是「导入产品」,是产学合作得以成功的基础,当然「解决方案」也是Android带给我们的另外一种方式。以现况来说,「发现独特的利基市场」、「新创意」以及「新的商业模式」都是一个能得到具体结果的做法。

Android确实还存在不少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有独特性的产品性,如何掌握这些机会,个人的看法是「新文化探掘」。新文化探掘指的是在「新的文化里面」去发现或创造新的「方式(new style)」,这是最快速能将Android派上用场的方式。以最近当红的「噗浪」为例,这是一种新的实时通文化,而「噗很大」聊天室就是一种new style。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耳熟能详的「维基百科」也是一种新文化,而「脱机查询」就是一种new style。「脱机查询」是一种因为部份用户的需求,而被发现的新方式;「噗很大」则是被创造出来的新使用方法。这些都是需要创造力的工作。

「全职」生活在新文化里的学生,如果能被适当的训练,就能将把创造力,或是想象力,转换成「具体」的成果。一个实际的例子是,如果能训练非信息本科系的学生撰写Android应用程序,学生才能有能力把想法转换成「程序原型」、才能展现创意。在前几次的评论中,我们也一直在讨论「Android的新机会」,而「从学校落实课程导入、从校园累积研发能量」应该是一个好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