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长江宜桦在一项创业竞赛活动中指出,要打破台湾经济上的「闷局」,在招商引资之外,也要做到转型创新。江揆强调,创意是台湾的优势,如果能够持续发挥,就能保有经济上的领先地位,也才能增加工作机会,提升劳工薪资。因此政府一定会协助年轻人发展创意,进而转换成产品、创造品牌,攻占国际供应链中的重要位置。

国内从创新到创业的环境中似乎出了一些问题(Source: startupbusinesshub.com)
国内从创新到创业的环境中似乎出了一些问题(Source: startupbusinesshub.com)

协助青年创业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近年来许多部会也推出各类型的创业竞赛或大大小小的育成中心推动计划,但成效并不是很理想,显然国内的创新到创业的环境中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思考关键要因以谋求解决之道,绝对比推出更多的创业竞赛更重要。

美国国家创投协会曾指出,创业投资机制是全美,甚至全球经济发展之重要驱动引擎之一。多年来创投业促进了国民就业、创新发明、科技进展、提升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且增加了税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亦指出,在产业当中创业投资相关活动越活跃,产业的创新程度与申请专利的数量也就相对越多,意味产业创新仍然需要创投业者一定程度的协助。

而根据统计,过去三十年台湾上市柜的企业,平均每三家中就有一家获得创投的资金与协助;此外透过政府国发基金抛砖引玉式的策略性投入近百亿资金,促成带动相关创投业等2500亿的总投资金额,对我国产业发展也有相当的贡献。换言之,以台湾过去三十年信息电子等高科技产业所创造的产业荣景,包括创造财富及增加就业及政府税收等,创投产业也扮演了一定程度的角色,如何重振创投的功能,以协助新创企业的发展,实乃当务之急。

观察近几年创投产业的发展,的确面临了一些困境。包括受全球经济景气不佳影响,市场对创投投资效益及预期持观望保守态度,不仅资金募集不易,优质投资标的数量也大幅降低;此外,股市本益比向下调整,资本市场低迷,资金不易退出;而创投担任董监事股票集保及创投股东锁股法令规定,也垫高了资金退出障碍。唯有积极改善这些产业环境及法规面的问题,才有机会大幅提升创业创新的绩效。以下是几点建议:

首先,新创企业需要技术,除了鼓励法人等相关研究单位应更积极的结合学研机构开发新产品及新服务之外,技术项目移转民间的机制也应更商业化及弹性化;而现行法规对技术股作价限制颇多,如何松绑,并思考解除无形资产技术作价取得新创事业股权之课税限制、取消股票十元面额限制可行性,也需要有关单位尽速研议解决。

其次,在创投资金活水方面,除研究四大基金是否可在一定配套下投资创投事业之外,也应思考如何引进海外资金,以及是否考虑全面开放陆资比照外资投资的方案,以活络台湾整体产业的发展。

最后,由于相关政策法规对于早期投资的一些限制与问题,如对早期天使投资人设限过高、基金中对所投资早期公司的评价方式因采IFRS,非以成本法评价导致净值过低、投资人资金退出困难等问题,导致创投投资早期公司的金额及数量锐减,如何改善,也需政府相关单位速谋对策,以使新创企业能够得到充分的协助!

(作者詹文男博士现任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