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子资讯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造就了许多新起的社会显贵阶层,坊间特别称呼这些人叫做「电子新贵」,因为名称形容的相当贴切,所以一般也都顺着应用此一名词,这样的称呼不仅是对那些在电子业打拼有成的人的一种尊崇,也是给那些朝此一目标前进的相关人员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希望的象征。

但是既然身为电子产业界的人得到社会的肯定,也就有相对的社会责任要去承担。这样的责任并非限定于那些拥有股权的高阶主管,其实包括其他成员、上中下游体系的厂商,以及整个产官学研的从事人员也都要体会到这种荣誉感与责任心。因为越多的肯定,也就得到社会越多的资源,岂能不戒慎恐惧、临渊履薄以对?像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就大剌剌的要求政府应鼓励投资晶圆厂,并反对政府将半导体列为基础工业、取消相关的租税优惠等等。这就是长期社会资源集中的一种现象,曹董事长习惯成自然,竟然只谈片面的单位价值,却不自思如何感恩与相对的责任,实在令人遗憾。希望这些握有股权的高层,多提倡一些多元的价值观,并肯定其他行业的价值,才不会让人逐渐看不起这些「电子新贵」了。

同样的,在整个电子业界的环境上,我们一般都分成产、官、学、研四大部分,电子科技成为社会的显学,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可是由于产业界的人赚大钱之后,却吸引了大部份人的目光与价值取向,学术界、研究机构,乃至政府机关也都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很多人降格以求、不安于位,所为的只是未来将渐渐失去价值的「钱」罢了?

最近政府成立的研究机构「工研院电子所」,所长胡正大应聘到台积电担任前瞻技术发展副总经理,在一切平等的观念上,虽然我们很难分别那一个职位较为高级,但是堂堂一个电子所所长是一个主官,应是领导产业界技术发展的标竿,到头来只为一家公司服务则显然太扁低自己的价值与责任了。无独有偶的是紧接着副所长吴逸蔚也要离职,准备到产业界任职去矣。这似乎已成为工研院的文化了,大量的研究人才,只为了跑到产业界捞一票,把自己多年努力的价值全抛开,这又是把社会国家资源烂用,且视为理所当然获得这些资源的一个例子。难道我们这些「电子新贵」都不知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道理吗?想想那些支持你们,却自己辛苦种田或做工而收入微薄的人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