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两岸机械交流会共同应对低碳生活 促精实生管为客研发低碳产品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3998】

不畏两岸交流正陷入严冬,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机械公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自从2004年在台北召开第一场「海峡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开始,两会便约定每年轮流主办进行交流。直到今年己迈入第18年,并轮由机械公会今(30)日于台中主办,共集结了公会理监事及29个专业委员会正、副会长等产业界代表菁英约80余人与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则因COVID-19疫情影响,改在北京以直播连线方式参加。两会虽是透过线上交流,但互动仍然热络,并借此共同探讨两岸机械业上下游供应链,该如何面对低碳时代来临的课题及新商机。

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今年于台中主办「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两会透过线上交流,共同探讨上下游供应链,该如何面对低碳时代来临的课题及新商机。
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今年于台中主办「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两会透过线上交流,共同探讨上下游供应链,该如何面对低碳时代来临的课题及新商机。

为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现今无论制造业或工具机、塑橡胶机械、纺织机械、制鞋机械、包装机械等设备厂商,都己经将产品加入智慧化功能,正朝向智慧制造领域迈进的同时,又要开始面对低碳课题的挑战。

本次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除了两岸机械业现况报告外,两会也对低碳时代来临开始作准备,从而共同提出「两岸?手推进机械行业低碳发展倡议书」,借此启动机械业低碳发展合作的新局将生产管理及生产制程更为精实、及偕同供应链为客户研发「低碳的产品」。

两会也在倡议书中提到,力行节能减碳承诺、推动低碳发展为两会共同的目标和愿景。陆方主要讲述「双碳目标对机械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双碳背景下重型机械行业的思考」议题,台方则讲述「应用绿电推动零碳之于产业发展影响」及「净零碳排对机械产业影响与机会」等议题。

机械公会理事长魏灿文针对人类必须面临的这个大变革,对机械同业提出3个提醒:

一、要对低碳时代来临开始作准备,

二、要将生产管理及生产制程更加精实,

三、要偕同供应链共同为客户研发「低碳的制造设备」。

魏灿文强调:「目前机械产业链必须共同面对低碳的课题,并将环保节能融入商业模式中,才能产生效果。否则,倘若没有供应链的配合,将无法凭单一企业达成,还须将生产精实、能源精实、人力精实等生产管理效能,都必须要彻底落实于制程中执行。在产品方面,则要开始为客户研发低碳的生产制造设备,提前为客户想到客户的需求等,都是机械业可以去努力的方向。」

今年的两岸机械工业交流会,机械公会和中机联共同提出「两岸?手推进机械业低碳发展倡议书」,借此向机械业者呼吁低碳课题的重要性,同时也期待低碳发展所带来的新契机,在倡议书重点如下:

一、认识推进绿色能源和低碳发展的重大意义,承担起机械设备业应尽的责任,为世界经济朝向绿色转型、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抓住绿色能源和低碳发展新机遇,促进机械设备业融合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

三、推动关键产业之绿能发展。推动燃煤发电设备转型,加快发展光伏(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和低碳高效机械设备等。

四、搭建机械设备业、企业、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构建机械设备业低碳发展新格局,为两会会员提供有效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务实合作,共同为推进机械设备工业节能减碳之融合发展而努力。

机械公会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都认为,此次交流会为两会机械业针对低碳发展务实合作的一个新契机,两会允诺将持续不间断的讨论,以为零碳时代来临而作努力。

相关新闻
高效能磁浮离心冰水机降低温室效应 工研院助大厂空调节电60%
传产及半导体业共享净零转型成果 产官学研联手打造净零未来
阿布达比设立人工智慧与先进技术委员会 引领未来科技发展
Bureau Veritas协助研华成功取得 IEC 62443 认证
Valeo将与ROHM合作开发新世代功率电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眺??2025智慧机械发展
» 积层制造加速产业创新
» 积层制造医材续商机
» CAD/CAM软体无缝加值协作
» 云平台协助CAD/CAM设计制造整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QD4Y4BESTACUK2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