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博世携手AWS整合交通、软体和云端 打造专业物流服务平台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2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2698】

当世界各国正陷入後疫时期供应链瓶颈,且正追求未来交通运输领域的净零碳排愿景之际,博世(Bosch)率先宣布与美国云端服务供应商亚马逊网路服务部门(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策略合作,以改善运输及物流产业的效率及永续性。博世将负责开发及营运汇集网路服务的物流平台,并运用AWS云端服务的长才建构服务平台,提供全球物流公司及货运业者快速、简易的数位服务,可??让服务与数据交换更为顺畅。

博世携手亚马逊网路服务(AWS)打造数位化物流服务
博世携手亚马逊网路服务(AWS)打造数位化物流服务

历经过去因SARS疫情促成电商革命,运输和物流业多年来蓬勃发展,到了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订单和包裹递送需求更大幅攀升,进一步带动产业成长。预估全球货物运输量将在2030年成长超过40%、2050年增幅将可??达145%,此一趋势正冲击高度分散的全球市场,以及低效率的领域。

然而,现今全球约95%以上的物流公司为中小企业,90%公司的车队拥有不到5辆车,而多数货运业者仍以手动或使用各种不相关的电脑程式来处理日常业务。根据德国联邦数位及交通部(Germany’s Federal Ministry for Digital and Transport)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德国每年约有超过1.5亿次空转的物流行程,总计超过65亿公里,相当於绕行地球16万次。

如此不仅严重影响环境保育行动,更加剧司机人力短缺的问题,依德国联邦货物交通物流与处置协会(Federal Association for Goods Traffic, Logistics, and Disposal)预估,在德国就有6~8万名货运司机人力短缺,此问题在全球间亦日益严峻。

博世则希??藉此平台,为运输和物流业者面临的众多挑战,提供关键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软体环境,货运承运及转运商可以从中选择、预定并执行不同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以满足其特定需求;同时在此平台上,轻松整合运输管理系统等实务应用程式。进而透过商用车队车载资通讯所提供的共享数据,不同区域及服务可彼此互联,让提升综效变得更容易。

印度博世执行董事暨博世物流平台业务负责人Sandeep Nelamangala表示:「运输和物流业是全球经济支柱。未来几年,业者除了须承担持续增加的货物和大宗商品运输需求,同时也须减少其碳足迹。对此,我们与AWS合作协助物流产业,激励产业未来发展并推动数位化。」

AWS商业开发与产业??总裁Kathrin Renz则指出:「开发超连结运输是我们当代最复杂的科技挑战之一,这也是我们与市场先驱博世合作以因应这些特殊挑战的原因。藉由数位软体商店,物流业者得以快速将其业务转化至全数位端到端价值链中。除了让运输流程更永续,客户亦将受益於我们的数位化工具、框架和模组。」

未来该平台服务还将透过单一入囗,开放让所有数位物流服务业者,业者及消费者皆可从中受益,让货物及包裹递送将更加可靠、透明。同时提供商业车队利用率、货物流向监控,以及订单处理等支援,为货运业者提供完整的生态系统及软体环境,运输业及物流公司因此毋须耗费大量资源及资金,自行建立资讯系统,亦能从数位化中获益。博世与AWS预计在今(2022)年五月底汉诺威工业展展出此物流平台的初始版本,并计画将於年底在欧洲、印度及美国正式推出。

相关新闻
氢能推动台湾扣件减碳商机 金属中心氢能联盟链结力
英济光电与AI应用、生医事业助营收快速增幅
CGD与Qorvo合作开发马达控制应用的GaN叁考设计及评估套件
凌华与NAVER LABS携手运用Rookie机器人增强AMR技术
[COMPUTEX]DYNATRON机壳风扇以全新裸视3D科技改变游戏体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利用精密讯号链μModule解决方案简化设计、提高性能
» 利用精密讯号链μModule解决方案简化设计、提高性能
» 以AI彰显储能价值 提供台湾能源转型稳定力量
» 平板POS系统外壳和基座影响无线连线效能的实测
» 风机节能:以中压变频器为水泥厂年省百万电费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7AP8976STACUKA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