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展望2021年台灣智慧製造產業 三解方加速轉型升級
 

【CTIMES/SmartAuto 陳念舜 報導】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6008】

受惠於全球供應鏈移轉和數位科技促使智慧工廠建置,提升製造產業機械設備之需求,加上5G應用及遠距商機等趨勢,估計2021年台灣製造業訂單雖可持續成長。但由於多數業者以出口導向為主,與中國大陸、美國市場緊密連結,難免受到區域經濟嚴重影響,應積極調整供應鏈布局,配合科技進程解決當前生產調度之問題。勤業眾信今(13)日也特別提出「提升資安防護網、整合區域供應鏈布局策略及攜手新創事業」三解方,呼籲業者應加倍重視資安風險防護,同時留意跨域產業供應鏈資訊與內部決策流程;必要時攜手新創事業,以應對未來產業中長期發展。

相對較成熟且有規模的企業積極尋求外部力量,以協助自身轉型精進。新創事業多數因為組織較小或成立時間短,相對擁有較多的彈性和跨域整合特質,可協助大型企業突破現有框架。
相對較成熟且有規模的企業積極尋求外部力量,以協助自身轉型精進。新創事業多數因為組織較小或成立時間短,相對擁有較多的彈性和跨域整合特質,可協助大型企業突破現有框架。

勤業眾信表示,由於近期台灣製造產業受到COVID-19疫情、美中貿易戰等總體經濟環境影響,已逐漸由過去的集中製造,轉為「分散製造」或「短鏈供應鏈」,加上未來供應鏈移轉及智慧工廠的建置需求增加,未來跨地區整合的生產資訊與決策流程,將成為製造業在跨國供應鏈管理上的挑戰。預期台灣製造產業將持續加速數位轉型腳步,以強化生產與決策效率,增進生產據點間資訊串流。

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簡禎富進一步指出,面對後疫情全球產業鏈重構,以及台灣產業數位轉型的挑戰和中小企業資源有限的困境,台灣應發展「分析服務產業」(Analytic-as-a-Service),協助中小企業和傳產數位轉型,提升彈性決策和智慧製造能力。特?是中小企業是台灣產業生態系?中相當重要的組成,不能讓中小企業因為缺乏資源內建所需的服務、設備及人才,而在全球製造的轉型浪潮中落伍。

簡禎富說:「透過產官學研合作發展分析服務產業,任何企業不分規模大小都可以藉由分析服務公司和產業醫生(Dr. Fab)提供的各種服務,對症下藥取得自己所需的智慧製造診斷諮詢和解決方案。」企業只需建立一組專案管理的團隊,將外部資源引進和內部接軌,而不需全數承擔公司AI化、智慧化的責任,將替中小企業免去許多管理及維運的成本與負擔,加速升級的速度。

展望未來,透過發展數位決策、全面資源管理、設備智能化、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模組,分析服務產業將可協助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藍湖策略,建立管理科技及決策型組織,全面推動台灣企業維新及社會的整體福祉。

日月光半導體製造公司資深副總經理陳光雄進一步表示,在快速成長且不斷變化的時代,5G、萬物聯網(IoT)、自駕車及虛擬實境VR/MR的應用正逐步融入生活中,隨著產品的智慧化、客製化及生命週期縮短,製程也從大量生產變成多樣化且快速。日月光自2011年展開智慧製造布局,便利用自動化及流程管制等方式,有效控制生產狀況、人力和設備的效率,截至2020年已經有18座關燈工廠。

陳光雄認為:「導入智慧製造、數位決策轉型與加速產業升級,才是企業最佳的解決之道。」他同時強調,目前智慧製造的環境裡,生產線機器多數都已聯網,生產所需的程式、參數等也改為數位自動方式控制,一旦遭駭將造成龐大生產損失,所以「資安」也是維持智慧生產的一大重點。

為順應產業的需求,資安的策略也應從過往被動的防毒、防火牆隔離,進階到主動防禦和OT實體隔離,斬斷一切可能的侵入。除了掃毒之外,相關業者也須利用新興技術進行動態分析網路行為(End point detection & Response, EDR),以確保異常和新形式的病毒攻擊。而主動防禦資安策略,應以「零信任」原則建構安全系統,例如雙認證身分、最小權限使用原則,以降低風險,建議企業可參考外部顧問和透過與第三方專業合作。

勤業眾信表示,透過數位供應鏈網路翻轉製造產業價值鏈,將是智慧製造轉型的下個里程碑。隨著美中科技戰、後疫供應鏈重組、ESG對永續供應鏈的要求等重要趨勢,提升了客戶、終端消費者與相關利害關係人對於供應鏈透明度的重視,企業必須完整掌握製程、零組件與材料、產品上下游供應鏈。同時,亦應加速生產流程的盤點與重新梳理,並進一步提升自身數位化程度,以有效收集、整合與分析來自產線及供應鏈的資訊,透明且精準化整個生產體系,以獲取客戶信任並達成整體營運模式的變革,實現製造企業全面性、常態性營運優化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全球製造業數位化與智慧化的轉型趨勢,相對較成熟且有規模的企業積極尋求外部力量,以協助自身轉型精進。新創事業多數因為組織較小或成立時間短,相對擁有較多的彈性和跨域整合特質,可協助大型企業突破現有框架。勤業眾信指出,對台灣智慧製造業而言,台灣新創生態圈因具備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與技術,跳脫過往聚焦提升「硬」技術能力,改以朝向規模型製造企業既有的產線場域及組織流程整合,將創新技術進一步商業化創造價值。

藉由「製造業者、解決方案平台、新創事業」三方齊心合作,有望達成產業數位轉型、優化既有商業模式效能的目標,同時,參與合作的各方也能在過程中驗證商業模式可行性、新興技術於場域的實際表現、軟硬體系統整合之實務做法等資訊,持續調整與進化解決方案,創造可持續獲利的商業模式。

友達光電公司新事業暨投資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楊本豫表示,目前台灣製造業在推動數位轉型時,多採用「內部開發與優化」與「導入外部解決方案」,兩者皆有其利弊,例如:企業內部團隊通常會以組織文化與DNA為創新的出發點,在溝通較不易跳出既有的決策框架;而外部的新創事業較可從第三方的角度幫助大企業激發創意,但在初期較無法提出可行的商業模式或缺乏成本效益思維。

楊本豫認為,新創事業應勇於把握與大企業合作的機會,透過雙方的資源交換,協助新創事業進行場域驗證或引介關鍵客戶。在商業模式方面,亦可尋找專業的顧問或外部資源,聚焦「市場、技術、商模」三個關鍵點。

友達具備工廠的內場域及智慧工業服務、智慧商務零售、大健康及循環經濟等外部場域,可提供新創事業進行產品驗證。在新科技的快速發展下,企業對外部新創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大企業透過與新創的互動過程中,有機會尋求未來發展新技術或應用的動能,藉由業務轉介等互惠方式開啟雙方合作,並累積和建立互信的基礎,創造雙贏局面。

研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策略投資代表劉蔚廷表示,近年全球產業因為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加速產業變遷。對於成長到一定規模的大型企業來說,階層化的組織和業績導向的績效制度,往往會一定程度的阻礙企業內部的突破式創新,所以如何透過外部創新達到成功的數位轉型,就成為近年中大型企業一個重要的課題。另一方面,新創事業因資源相對有限,應有效評估市場已有的技術、平台、行銷和通路等資源並加以利用,將公司資源集中在現有的核心技術及業務領域並持續深化。

面對產業物聯網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越來越多新應用和新技術持續推出,許多優秀新創事業陸續加入此新興行列。研華近年由硬體製造商轉型為軟硬體平台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角色,希望能藉此提供更多的加值服務並持續推動成為「智能地球推手」的願景。研華也積極推動外部「共創」機制,將完整的軟硬體方案、WISE-PaaS軟體平台,及全球行銷和業務等布局完善之產業資源,提供給產業物聯網相關之新創事業,希望透過策略性的共創合作,創造雙方共享共贏的價值。

關鍵字: 智慧機械  工業4.0 
相關新聞
洛克威爾自動化FactoryTalk Optix再升級 藉DataReady掌握即時洞察力
博世力士樂展出工業4.0解決方案 整合自動化軟硬體節能
工研院AMR聯盟打造統一規範 加速產業商用化
機械公會辦理智慧機械研習課程 實務導向訓練種子教師
SAP加速AI驅動供應鏈創新 推動製造業轉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 雲平台協助CAD/CAM設計製造整合
» 誰在守護機器安全?資安管理與存取控制必備指南
» 雷射干涉儀實現線型馬達平台 位移即時補償回授控制
» 使用MV Drive、同步傳輸控制降低能源成本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6.93.13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