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廉价航空V Air(威航)与KKlabs宣布合作,透过iBeacon让旅客可以用官方APP随时查询行李动态,而事实上,自苹果推出iBeacon技术后,已经有多家航空业者相继导入,藉此提升用户体验。除此之外,美国平台服务业者Shopkick也与各大百货业者及零售商合作,透过iBeacon增加来客率,成为iBeacon应用的成功案例之一。
|
/news/2015/03/22/2340415160S.jpg |
2013年九月,苹果发布了iBeacon技术,期望透过室内定位技术,发展出更多应用。而经过一年多来的发展,不少团队也研发出各种相关应用,包括商业营销、观光导览、工厂自动化等。而去年的CES中,也导入了iBeacon,将参观者导向固定摊位,这也意味iBeacon已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在商业营销的部分,天奕科技总经理陈宗逸指出,iBeacon改变了商场与顾客的互动模式,让店家能够过实时推播讯息,增加与顾客间的互动性,进一步吸引人潮,而不再是由顾客单方面决定逛街方式。而美国Shopkick与日本的乐天纷纷与各大百货业者及零售商达成合作,在其商场中部署iBeacon,成功刺激了顾客消费欲望。陈宗逸表示,Shopkick的成功之处在于透过奖励机制,吸引顾客前往指定专柜,并透过实时推播相关讯息,进一步增加顾客购买欲望。
然而尽管已经有不少案例证明iBeacon可行,但不少零售商及百货业者仍对此应用有不少的疑虑,根据Gartner调查显示,美国360万间零售店中,目前只有不到1%的店家真正导入iBeacon,陈宗逸指出,主要原因有四个,第一是初期导入成本昂贵,除了iBeacon布建费用之外,还有专属APP的开发成本;第二,后期的维护以及APP营销等成本昂贵;第三,iBeacon对于商场获利的直接贡献仍不明朗;第四,室内导航对于消费者是否必要。也因为这些原因影响之下,影响业者导入意愿,陈宗逸表示,市场原本认为2014年是iBeacon发展元年,然而事实上,2013年不少厂商仍在观望,今年才会是元年。
而面对业者的疑虑,陈宗逸认为,平台业者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以天奕科技为例,其吸收了iBeacon布建成本,并透过专属APP,让业者不需自行开发,而消费者也不需为了接收不同商场讯息,而安装多个专用APP。除此之外,天奕科技也透过奖励机制,以点数又因导客进店,并透过室内定位实时推播相关讯息,而未来也计划提供大数据分析,藉此分析商场动线,陈宗逸指出,这样的方式让消费者获得有用信息与奖励,商家得到人潮,而平台商则拿到服务费用创造了三赢的使用模式。而这样的成功模式,未来也将拓展至更多地区,如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