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远银采用Unisys环境强化银行核心系统灾难备援能力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3761】

优利公司(Unisys)宣布,台湾远东国际商业银行(简称远银)已与其签署新的合约,Unisys将协助远银升级并优化其银行核心系统的灾难备援(disaster recovery)环境。此合约已于2016年第四季完成签署。

台湾远东国际商银持续选用Unisys ClearPath Forward 系统,打造可靠、安全、可升级的环境,不仅支援关键应用,更进一步迈向数位金融。
台湾远东国际商银持续选用Unisys ClearPath Forward 系统,打造可靠、安全、可升级的环境,不仅支援关键应用,更进一步迈向数位金融。

远银为台湾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远东集团旗下成员。透过在台湾的56家与香港的一家分行,远银为全亚洲的个人与机构客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远银采用Unisys专为大中华金融环境设计的中国系统金融(China System Finance;简称CSF)银行核心系统,为客户与企业提供从顾客关系管理、存款、支付,到资金移转、风险监控和法定申报等各类服务。 CSF解决方案运作于Unisys ClearPath Forward平台上。

远银副总经理刘龙光表示:「Unisys ClearPath Forward解决方案的弹性与创新,能协助远银提升IT基础建设,并支援我们透过CSF与其他管道,为客户提供更新、更坚实的服务,实现我们持续努力不懈的数位转型策略。」

基于新的服务合约,Unisys将为远银建置ClearPath Forward系统,强化其灾难备援环境,并提供硬体与软体的维护和授权,以及更新后的EMC存储系统。

ClearPath Forward作业环境是市场上无强制提取使用者资料的系统。 ClearPath Forward平台也提供付费使用的商业模式,采用计量技术,测量并记录系统运作所消耗的电力。有鉴于此,在成本与所需资源更加一致的情形下,客户得以享有更高的弹性,更容易规划产能,并能降低初期资本投资、提升长期效率。

Unisys 金融服务全球负责人Eric Crabtree指出:「远银就和全世界的银行一样正致力于提升IT基础建设,透过数位化服务以因应未来可能推出的新网际网路或行动通路,并实现分行现代化。为了达到此目标,远银需要高度可靠、安全、可扩展,并且可以一天24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运作的银行核心平台。」

全球数位转型的浪潮,反映在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金管会)致力提倡的「打造数位化金融环境3.0」(Bank 3.0)计画2中。该计画鼓励台湾的银行业者善用行动科技,并推动金融环境数位化,让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使用金融服务。

Unisys副总暨亚太区总经理Tony Windever表示:「全亚洲的客户都希望可以随时随地使用银行服务。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银行需要坚实的IT基础建设,才能随时应付愈来愈巨量且变动大的交易量,同时还要保有高度扩展性、安全性,与确保服务容易取得。早已习于运用数位科技的台湾客户,有愈来愈多样且难以预测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灾难备援环境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展示具弹性的ClearPath Forward平台,如何协助远银回应其用户的期待。」

Unisys与全球提供金融服务的客户通力合作,协助客户改造用户体验、运用资料分析能力、以及防堵金融犯罪与网路攻击。世界排名前50大的银行中,超过一半都是Unisys的客户。 Unisys解决方案保护新加坡、香港和马来西亚超过500万网路银行用户免于金融诈骗的威胁。

關鍵字: 灾难备援  银行核心系统  金融解决方案  Unisys  远银  远东国际商银 
相关新闻
Unisys调查企业成功主因为客户满意度
Unisys获微软颁发卓越表现大奖
Unisys宣布延长与EMC支持服务合约
国内厂商通过微软Gold Certified Partner认证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您需要了解的五种软体授权条款
» 使用PyANSYS探索及优化设计
» 能耗个个击破 5G与AI的节能之战
» 为AI注入理解力
» 深度资讯编码架构之探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CM9UPLXCSTACUKF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