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专访:美商国家仪器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孙基康
提供多重模块化软件定义PXI仪控架构掌握测试量测发展趋势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08年06月13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6770】

PXI是PXI系统联盟所主导的开放式规格,是针对自动化测试、量测、与控制作业定义PC架构的开放性模块化仪控平台。目前PXI系统联盟成员已经有70多个,并已提出超过1500个模块化设计产品,可供厂商及工程师因应量测、讯号产生、RF、电源和切换模块进行客制化选择。根据市调机构Frost & Sullivan预估,到2012年PXI年复合成长率将维持23%以上,PXI仪控平台的发展影响力更为深远。

图为美商国家仪器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孙基康。(Source:HDC)
图为美商国家仪器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孙基康。(Source:HDC)

美商国家仪器NI台湾区总经理孙基康表示,PXI仪控搭配多重模块设计,能大幅降低厂商仪器投资成本、缩短测试流程、缩小测试系统体积、提升行动式系统效能和测试系统的输出率、降低专门客制化需求、满足以往VXI模块化愿景、跨入自动化控制和嵌入式领域等优势。针对这几年来的测试量测领域,孙基康总结出5大趋势发展:使用多核心和平行测试系统为主流;以软件定义的仪控作业将持续成长;FPGA架构之仪控应用更行普遍;无线标准量测蓬勃发展;SoC和SiP测试仿真架构自动化设备ATE越来越重要。

孙基康特别指出,NI不仅在PXI仪控领域经营有成,NI也推出一系列PXI Express模块化仪器产品,从示波器卡、波形产生器,即将推出的RF和影像仪控装置,PXI Express模块仪控可有效适应高数据量测试需求。针对量测与控制的PXI依旧会扩张影响力,例如需要多点测试的ATE,切换器的速度、密度、精度都要高,PXI便能符合相关需求。此外PXI能进一步兼容PXI Express,能适应高速总线串流接口高带宽的测试需要,例如PXI之间平行运算高阶通讯接口Cable PCI Express标准,将可提升平行处理传输效能。加上多元化多核心处理器、嵌入式设计和远程控制的PXI控制器架构,能因应晶体管散热和电源供应稳定度的仪控需求, PXI在许多量测控制领域仍是最理想的仪控平台设计。

孙基康强调,多核心芯片架构的发展趋势使新软件处理平行运算效能越来越关键,不光是处理器本身而已,包括整体测试架构也需以平行运算为核心进行修正,NI的LabVIEW也正是因应此芯片设计潮流的重要软件平台。例如美国军方无线通信设备供货商Harris藉由LabVIEW、TestStand和PXI,就能提高4倍平行运算输出率,降低74%的测试成本及仪器投资,可继续在美国本土生产。

孙基康表示,PXI硬件标准搭配LabVIEW软件的仪控平台也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测试,包括Alfautamazione测试WiMAX、Seasolve测试Wi-Fi、WiMAX、ZigBee、Daqtron测试宽带视讯、Amfax测试手机和蓝牙、VISN和Nexgen测试RFID等,并广泛应用于工研院无线通信测试项目中。

展望未来,孙基康指出,电子产品测试从过去各自独立单一功能的仪器供应,发展到以软件定义的多重运算仪控和测试环境,修改软件来因应不同量测需求。仪控产品销售量已趋于饱和,插卡式仪器仍持续成长,厂商应用重心已朝向模块化及PC-based仪器发展。

關鍵字: PXI  PXI Express  LabVIEW  虚拟仪控  NI  孫基康  測試系統與研發工具  零件測試儀器  无线通信测试 
相关新闻
棱研与NI联合发表毫米波通讯原型设计解决方案
低轨卫星产业成新蓝海 NI联合众执芯提供测控数传新思路
NI发布最新软体优化测试工作流程
益莱储与NI合作出租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为亚太客户提供灵活性选择
NI台湾於2022年3月正式进驻台北101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最隹化大量低复杂度PCB测试的生产效率策略
» 确保装置互通性 RedCap全面测试验证势在必行
» ESG趋势展??:引领企业迈向绿色未来
» 高阶晶片异常点无所遁形 C-AFM一针见内鬼
» 高速传输需求??升 PCIe讯号测试不妥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M6W7CYOSTACUK0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