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AI賦能產業鏈 31項創新應用匯聚南臺灣亮相
 

【CTIMES/SmartAuto 陳玨 報導】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1563】

從稻田到工廠、從農業到製造業正逐步見到AI科技落地應用的。為加速南臺灣產業升級,透過智慧農業、製造自動化及高齡照護等多元場景,呈現科技如何為產業創造新價值。,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將於8月22-23日「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匯聚旗下包括工研院、金屬中心、精機中心等逾10大法人,展示31項創新應用成果,涵蓋智慧農業、製造升級與高齡照護等領域,展現AI技術推動產業創新的全方位實力。

金屬中心建置的AI智慧調模系統,可根據畫面進行設備模具調整,調模時間縮短逾50%,提高對位精度及良率。圖二為精機中心研發AI賦能堆棧機械手臂,可根據米包與棧板尺寸最適化堆疊。
金屬中心建置的AI智慧調模系統,可根據畫面進行設備模具調整,調模時間縮短逾50%,提高對位精度及良率。圖二為精機中心研發AI賦能堆棧機械手臂,可根據米包與棧板尺寸最適化堆疊。

在智慧農業領域,針對臺灣每年需處理高達150萬噸的稻米產量,精機中心研發「AI賦能堆棧機械手臂」,可依米包與棧板尺寸自動規劃最佳堆疊方向,減少高強度搬運作業負擔。導入已有近60年歷史的弘昌碾米廠後,產線效率提升達20%,有效解決人力不足與勞務強度問題。同時,工研院研發的「ICM作物智能防護—AI病蟲害預警系統」預測準確率超過70%,協助農民提前防治,降低病蟲害損失。

在智慧製造方面,產業技術司持續推動AI試產線布局,鎖定工具機、水五金、扣件、紡織、塑橡膠及食品等產業,陸續在全臺打造50條以上的AI試產線。本次展出的金屬中心「光學輔助扣件調模導引系統」便能透過智慧視覺進行模具調整,將調模時間縮短逾50%,對位精度提升至62%以上,提高良率5%以上等,協助產業面對國際經貿情勢與供應鏈重組的挑戰,提升中小企業的應變能力與加速數位轉型。

產業技術司指出,本次展覽不僅是集中展示技術成果,更是南臺灣產業導入AI的最佳契機,透過法人研發能量與在地產業需求結合,為智慧農業、製造業與高齡照護注入全新動能。

關鍵字: AI應用  亞灣新創  金屬中心  精機中心  工研院 
相關新聞
工研院與三菱電機合作 啟動百萬瓦級PCS系統
5G通訊整合AI技術 芝程科技攜手工研院展示高齡智慧照護應用
經部領航共構亞太供應鏈韌性 APEC研討會聚焦5G智慧製造
金屬中心展示十大前沿技術 聚焦高階加工、精密製造與數位醫療
海洋專區獲GWO亞太雙料大獎 引領台灣風電人才培訓登國際舞台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從智慧照明啟動淨零城市之路
» 智慧農業革新:慣性感測驅動精準生產
» 產官研協同打造大南方生態系
» 百億美元藍海商機 矽光供應鏈出現新型態
» 從資料中心到車用 光通訊興起與半導體落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AN6CV8J4STACUKK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