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話題正熱,從Google預計明天推出的Google Glass到目前市面上已可看到的智慧手錶,各家電子大廠紛紛推出各種產品來因應這波風潮。在這之中,伴隨而來的安全規範也是一大重點。
|
UL亞太區高科技事業工程部總監蔡英哲 |
在近幾年來的新聞中,不時可以耳聞智慧手機爆炸或者電池、充電器未經認證,而導致使用上對人體有所損傷。對穿戴裝置而言,因其緊貼身體,所帶來的安全問題更是直接。UL亞太區高科技事業工程部總監蔡英哲以智慧眼鏡為例,當中就涵蓋了輻射、熱與火、機械設計、隱私危險等安全問題。他指出,以溫度來說,穿戴式裝置表面溫度不能超過40℃,這些都是廠商在設計產品時必須考量的問題。
為此,針對這些問題,UL積極推動國際頒布的全新思維標準IEC 62368-1,協助其植入防止潛在危險的產品設計概念。不同於現有60950及60065的規範在產品設計完成後才測試,IEC 62368-1更積極的從新品開發前期開始就納入安全設計考量,協助廠商排除危險源,不僅能更有效的設計產品,也符合目前消費性電子產品生命週期短的需求。同時,UL也針對北美推出UL 62368-1標準,提供穿戴式及其他相關資訊產品測試及認證服務。蔡英哲指出,IEC 62368-1目前仍屬於過渡時期,2015年將納入強制標準規範。
而由穿戴式裝置延伸的另一熱門話題無線充電,目前主要以WPC、PMA、A4WP三大聯盟為主,雖WPC、PMA屬於磁感應技術,但礙於功率小且距離短的問題,兩大廠商目前也積極朝磁共振技術靠攏,蔡英哲認為共振式充電將會是穿戴裝置的最佳應用。不過由於目前共振式充電技術上仍有挑戰待克服,因此目前市面上還未有相關產品及標準,為此UL也積極餐與全球相關標準的制定,並有望在年底成為首家PMA指定測試實驗室,進一步推動處處無線充電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