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堆疊式構裝在記憶產品之應用(上)
前瞻封裝系列專欄(7)

【作者: 姜正廉】   2003年01月05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14937】

在各式 PC或IA等相關之數位化產品朝向高速、寬頻、行動化的趨勢下,數位多媒體產品的應用正無遠弗界地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而這些裝置都必須仰賴記憶產品存放多樣的內容,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消費者對記憶容量大小的需求,亦將永無止盡。因此,本文將針對記憶產品的原理、應用及發展趨勢作一概括介紹,然後介紹堆疊式構裝在記憶產品方面的發展現況。


記憶體介紹

記憶體可分為揮發性(Volatile)與非揮發性(Non-Volatile)兩類,揮發性記憶體以RAM(隨機存取記憶體)為代表,又分為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及S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兩種,以輸入行與列之位址作存取。


DRAM的分類

DRAM的原理乃是利用電容儲存電荷之方式來儲存資料,故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充電一次,以維持其電壓準位。其分類有:


  • 1.FPM DRAM(快速分頁模式隨機存取記憶體):其特徵是固定同列以多次存取此列但不同行位址的資料,來加快存取速度。


  • 2.EDO DRAM(延伸資料輸出隨機存取記憶體):其特徵是縮短送出位址的時間來加快存取速度。


  • 3.S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其特徵是利用外頻同步作存取及Dual Bank的功能。


  • 4.SGRAM(同步圖形隨機存取記憶體):乃配合繪圖晶片的需求設計,具有高速且能個別更新記憶體內資料的特性。


  • 5.RDRAM(由Rambus公司自行研發設計):速度快但架構與DRAM不同。


  • 6.VRAM(影像隨機存取記憶體):其特徵是能快速處理圖形資料。


  • 7.WRAM(視窗隨機存取記憶體):特別針對視窗繪圖的功能設計。


  • 8.MDRAM(由Mosys公司設計的特別形式DRAM):每個Bank為32KB,容量的大小很有彈性。


  • 9.FCRAM(Fast Cycle模式隨機存取記憶體):乃針對網路應用之產品,最快存取速度可達20ns。



至於S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主要儲存單位為電晶體,故速度快,且不須充電,不會造成系統負擔,一般記憶胞的構造由4個電晶體(4T結構)或6個電晶體(6T結構)所組成,故記憶胞的較大。這些揮發性記憶體一但電源關掉資料就跟著消失。


唯讀記憶體(ROM)的分類

非揮發性記憶體以ROM(唯讀記憶體)為代表,其特點是只能讀不可寫,毋需供給電源,亦可保存資料。可分為:


  • 1.MASK ROM:以大量生產為主。


  • 2.PROM:只能寫入一次。


  • 3.EPROM:可重複寫入但需用紫外線清除資料,每個CELL由1個電晶體構成。


  • 4.EEPROM:為FLASH的前身,可以電性方式作資料塗抹,但資料清除以block為單位相當費時,每個CELL由2個電晶體構成體積較大。


  • 5.FLASH(快閃記憶體):可重複寫入,清除資料較EEPROM快許多,每個CELL由1個電晶體構成,體積較小,且同時具備RAM與ROM的特性。未來發展的趨勢,將朝向微縮製程以提高記憶容量及存取速度,並降低單位成本的方向發展。



但是,快閃記憶體的微縮製程將在0.045μm製程時達到製程極限。是以,下一代可取代快閃記憶體的非揮發性記憶體,將成為各廠商研發的重點。如集DRAM、SRAM、FLASH為一身之MRAM(Magnetic RAM),主要投入廠商為IBM、Infinion、Motorola。或是架構類似DRAM但電容改由強誘電體取代之FeRAM(Ferroelectric RAM),主要以日系大廠為主。另外,由Intel、ST Microelectronic主導的OUM(Ovonic Unified Memory),乃是利用三族化合物(鍺銻硒)作為資料儲存之材料,類似CD-RW上使用之薄膜材質。其原理是利用該材質在非結晶態具高阻抗雷射光束不反射以儲存“1”資料,在結晶態具低阻抗雷射光束可反射以儲存“0”資料,來進行資料存取。


由(表一)可看出,下一代的非揮發性記憶體,無論是讀、寫、存取次數都朝向DRAM的特性發展。如MRAM具有較快的讀寫速度以及沒有限制的存取次數,而FeRAM則有最低的耗電量,兩者皆需特殊的製程且CELL的面積較大。OUM的讀寫及存取次數不如MRAM,但可以CMOS製程製造,製程簡單成本低且CELL面積約為MRAM及FeRAM的1/3。


表一 記憶體性能比較表
  DRAM FLASH OUM FeRAM MRAM
Write (ns) 50 1000 100 30~200 10~50
Read (ns) 50 20~120
100 30~200 10~1000
Read/Write (count) 1015 105
1012~1013 1012~1015 Unlimited
Non-volatile ×
資料來源:Nikkei Electronics


《圖一 Memory Cell Array of DRAM》
《圖一 Memory Cell Array of DRAM》資料來源:ELPIDA

《圖二 Block Diagram of DRAM》
《圖二 Block Diagram of DRAM》資料來源:ELPIDA

《圖三 PIN CONFIGURATION 》
《圖三 PIN CONFIGURATION 》資料來源:ELPIDA

DRAM技術介紹

(圖一)所示為DRAM的記憶細胞陣列,每個記憶細胞由1個電晶體及電容所組成。橫線串接gate作控制(word line),縱線則為電荷之進出的通路(digit piar),word line及digit pair共構成16組輸出入管道(IO line)。圖中所示為128Mb DDR SDRAM,共有4096 word line及512 digit pair以及16 IO line。將此基本陣列構造對應於(圖二),Address pin A0~A11共有4096(=212)條word line作控制,其digit pair的結構則依設計不同而異,一般16位元架構(16條 IO line)之DDR SDRAM為512條digit pair(=29),8位元架構(8條 IO line)之DDR SDRAM為1024條digit pair(=210),而32位元架構(32條 IO line)之DDR SDRAM為256條digit pair(=28)。Bank pin BA0、BA1表示總記憶量共可分成4(=22)塊記憶細胞陣列,每塊記憶細胞陣列具有212×29×16個記憶位元。則總記憶量為212×29×16×4=(210)×(210)×(16×4×2)=128Mb。


再將此功能區塊圖對應於(圖三),一般可將DRAM元件的接腳分為address pin、command pin、data pin及power pin 4類。若元件為16位元架構,則data pin除了DQS、DM等觸發及鎖住data的接腳外,就是16根並列存取的數據接腳。command pin一般分為頻率、位址及讀寫控制三類,CK、/CK、CKE屬於頻率控制接腳,/WE、/CS屬於讀寫控制接腳,/RAS、/CAS屬於位址控制接腳。就address pin來說,A0~A11及BA0、BA1等屬於位址接腳。通常,我們都可從address pin算出該顆DRAM元件的位元數。如圖3右側512Mb DDR SDRAM之總記憶量,可計算為213×29×16×4=(210)×(210)×(16×4×4)=512Mb。就power pin來說,可分為參考位準及供給數據接線用之電源線及接地線,前者為VCC及VSS,後者為VCCQ及VSSQ。


DRAM技術提升要點

除了利用微縮製程來提升DRAM的密度外,更低的操作電壓及更快的操作頻率為DRAM技術提升的兩個主軸。就降低操作電壓來說,由(圖四)可看出,電壓由早期3.3V的EDO 40MHz、SDRAM PC66、PC100、PC133,下降到2.5V電壓之雙倍頻SDRAM的DDR200、DDR333、DDR400。再進一步下降到1.8V電壓之雙倍頻SDRAM的DDRII 400、DDRII 533、DDRII 800。未來,則朝向1.5V電壓之雙倍頻SDRAM的DDRIII架構邁進,由圖四可看出1.8V電壓之DDRII 400比2.5V電壓之DDR400減少約60%以上的電能。


《圖四 DRAM產品耗能比較圖》
《圖四 DRAM產品耗能比較圖》資料來源:Micron

《圖五 雙倍頻原理》
《圖五 雙倍頻原理》資料來源:ELPIDA

《圖六 DRAM產品操作頻率比較圖》
《圖六 DRAM產品操作頻率比較圖》資料來源:Micron

其次,就提升操作頻率來說,1995年操作頻率僅達40MHZ的EDO DRAM,操作頻率由DRAM內部提供,資料的存取以該內頻週期之上緣作取樣。之後,發展出以同步外頻作為資料存取頻率的SDRAM,此一外頻指的是系統本身能正常運作之操作頻率,如PC66、PC100、PC133表示同步系統操作頻率為66MHz、100MHz、133MHz。2000年DDR SDRAM雙倍頻技術的提出,乃是同時在外頻週期的上、下緣作資料的存取使得頻寬倍增,由(圖五)可看出在相同操作頻率下,DDR SDRAM的頻寬為SDRAM的兩倍。因此,若系統操作頻率為PC100、PC133或PC166,則透過倍頻技術可使操作頻率倍增為200MHz、266MHz或333MHz。


其後,推出所謂之DDRII SDRAM或是下一代之DDRIII SDRAM,如(圖六)所示,意謂外頻達到200MHz(DDRII SDRAM)時,元件本身的操作頻率可達400MHz,外頻達到400MHz(DDRIII SDRAM)時元件本身的操作頻率可達800MHz。另外,一種4倍頻技術的提出,如(圖七)所示,乃是在外頻一個週期內作4次的資料存取。其方法是利用DIMM模組2個BANK的特性以一個SWITCH同時抓取2個BANK的DDR數據且此兩組數據相差90度的相位,由於DDR每次上、下緣抓取數據的時間並不會用掉整個半週期的時間,固可在此半週期再插入另一筆數據,使外頻一個週期內可作4次的資料存取,(圖八)所示為QBM之記憶模組。



《圖七 四倍頻原理》
《圖七 四倍頻原理》資料來源:Kentron Technology

《圖八 QBM記憶模組》
《圖八 QBM記憶模組》資料來源 Kentron Technology
《圖九 第三代手機功能區塊圖》
《圖九 第三代手機功能區塊圖》資料來源:Samsung

DRAM產品之發展趨勢

隨著行動資訊及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傳統用於桌上型電腦、高階伺服器、筆記型電腦的DRAM記憶體,開始大量用於行動通訊、網際網路及消費性產品。就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及高階伺服器方面應用之PC型DRAM產品來說,SDRAM及DDR SDRAM為其主要產品。更大的頻寬及更低的成本為桌上型電腦之DRAM產品的主要發展趨勢,目前大多用在DIMM等記憶模組上。筆記型電腦之DRAM產品,主要用於SO-DIMM等記憶模組,低功耗、低成本、構裝體積小及良好的散熱特性為其主要的發展趨勢。


高階伺服器之DRAM產品,講求高密度低功耗及良好的散熱特性。其位元存取的架構有8位元、16位元及32位元,常見的構裝型式為TSOP_66及FBGA_60,整理如(表二)所示。在行動通訊之DRAM產品方面,行動市場的快速成長已遠超過PC市場,其產品如行動電話、數位相機(DSC)、PDA等,不但講求個人行動的便利性及產品持續的使用壽命,在外觀造型上亦要講求輕薄短小,同時,在功能上亦必須能提供多媒體的服務。結果,更大的功耗及密度需求,以及更小的構裝體積,成為行動通訊用DRAM元件迎合未來產品的重點。


表二 DRAM產品之應用
產品應用


桌上型電腦

高階伺服器
筆記型電腦

消費性產品
繪圖顯示
行動通訊
網際網路
DRAM
SDRAM
DDR SDRAM
SDRAM
DDR SDRAM
SDRAM
DDR SDRAM
3D-RAM
Mobile
SDRAM
RLDRAM
FCRAM
Network-RAM
架構
X4, X8, X16 X32 X16, X32 X16, X32 X9, X16, X18,
X32, X36
構裝型式
TSOP_66
FBGA_60
TSOPII_86
TQFP_100
FBGA_90
FBGA_144
TSOPII_66
LQFP_100
FBGA_60
FBGA_144
PBGA_256
PQFP_208
FBGA_54 FBGA_90

FBGA_60
FBGA_144


記憶體功耗降低技術要點

以行動電話之應用來說,若要提供即時的多媒體服務,就需要內建隨機動態記憶體SDRAM,如(圖九)所示。如此一來,將因為功耗過大減短使用時間,即令將SDRAM的操作電壓從3.3V下降到1.8V,也會由於SDRAM本身的記憶胞是由1個電容加上一個電晶體組成,需要持續加以充電,導致更多電能的消耗而無法達到省電的目的。針對這個問題,JEDEC的成員們提出三種減少SDRAM充電的功能,即部分區塊充電模式(Partial Array Self Refresh;PASR)、溫度補償充電模式(Temp. Compensate Self Reflash;TCSR)及睡眠式電源切斷模式(Deep Power Down;DPD)來減少充電次數藉以降低功耗。目前,行動通訊用的DRAM必須具備這些內建功能,才能有效地使用在各類的行動產品上。


一般該類DRAM的存取的架構為16位元其構裝型式一般為FBGA_54,架構為32位元者,常見之構裝型式為WBAG_54,整理如表二所示。就網際網路應用之DRAM產品而言,上傳下載的效益取決於資料傳輸的頻寬及存取的時間長短,故此類的產品需要較短之存取時間(Random Access Time)以及較高之存取密度。在縮短存取時間上面,主要是縮短2次存取動作之間的時差(tRC),如(圖十)所示,Network-DRAM將自動充電(Auto-precharge)與列鎖定(/RAS)的指令同時觸發,並將列鎖定(/RAS)與行鎖定(/CAS)之間的時差(tRCD)縮短為1個CLOCK,以減少兩次列鎖定(/RAS)之間的時差。反觀一般的DDR SDRAM架構,不但列鎖定(/RAS)與行鎖定(/CAS)之間的時差較長(約3CLOCK),且充電(precharge)的動作一般多置於下一個列鎖定(/RAS)之前,或者與DATA OUTPUT同步作自動充電動作。


(圖十二)顯示網路用DRAM與DDR SDRAM接腳之差異,可由圖中看出READ/WRITE及ADDRESS等控制指令,集中由FN指令所取代且位址數增加到A14,此意味網路型DRAM的存取功能合併且簡化,密度亦加大以吻合存取時間短頻寬大的需求。這類網路型DRAM的產品,除Samsung的Network-DRAM外,尚有Fujitsu、Toshiba的FCRAM以及Micron、Infineon的RLRAM。如表二所示,其架構有9、16、18、32及36位元等多種,而常見之構裝型有FBGA_48、FBGA_54F及BGA_90。


就繪圖顯示之DRAM產品來說,目前以DDR SDRAM為主,其架構有16及32位元兩種,常見之構裝型為FBGA_144。這類產品主要在處理Video data及Pixel data的等大量的影像數據,經常在DRAM與Pixel暫存區之間造成瓶頸。據此,Mistsubishi提出一種3d-RAM的繪圖顯示型DRAM產品,其特徵是打破傳統DRAM架構下讀寫速率近似平衡的方式,而賦予寫最大的速率。其次,將SRAM內建到DRAM內部以提Pixel暫存區的記憶容量,如圖十二所示。就消費性電子產品之性電子產品之DARM來談,如表二所示,以SDRAM及DDR SDRAM為主,且皆為32位元之存取架構。常見之構裝型態有TSOP_86、TQFP_100、FBGA_90及FBGA_144等構裝型式。



《圖十 Net-work vs. DDR SDRAM Read Timing》
《圖十 Net-work vs. DDR SDRAM Read Timing》資料來源:Samsung

《圖十一 Network-RAM與DDR SDRAM接腳比較》
《圖十一 Network-RAM與DDR SDRAM接腳比較》資料來源:Samsung

《圖十二 3D-RAM功能架構圖》
《圖十二 3D-RAM功能架構圖》

記憶模組產品介紹

常見之記憶模組(DIMM),有ECC(Error code check;錯誤檢查碼)及無ECC之分,以及Registered mode及unbuffered mode之分。無ECC之記憶模組必須湊滿64位元為一次存取的單位,就8位元架構之DRAM元件而言,必須8顆DRAM元件才能滿足一次存取的單位。有ECC之記憶模組,則必須湊滿72位元為一次存取的單位,因此就要9顆DRAM元件才能滿足一次存取的單位。


通常,每個記憶模組(DIMM)都具有CS切換的功能,來倍增記憶模組的記憶容量,如(圖十三)之CS0、CS1所示。也就是說,一條無ECC記憶模組可放16顆8bit的DRAM元件,有ECC記憶模組可放18顆8bit的DRAM元件。此種具CS切換功能的記憶模組(DIMM),又謂具有2個bank的記憶模組。反之,不支援CS切換功能的記憶模組(DIMM),謂之1個Bank的記憶模組。另外,就Registered mode及unbuffered mode的 DIMM來說,有暫存區設計之Registered DIMM具有較優越之性能,模組上除了可看到Register元件外,通常都伴隨PLL元件作同相位鎖定的功能,unbuffered mode的 DIMM在模組上便看不到Register元件。



《圖十三 記憶模組DIMM功能區塊圖》
《圖十三 記憶模組DIMM功能區塊圖》資料來源:ELPIDA

堆疊式構裝在DIMM記憶模組上之應用

前面談到,由於記憶模組(DIMM)都具有CS切換的功能,當堆疊式構裝元件組裝在記憶模組(DIMM)上,若該堆疊式構裝元件為2層,即2個元件堆疊成一個元件。則可將上層的元件視為1個bank分給/CS0群族,下層的元件視為另1個bank分給/CS1群族。記憶模組存取時,透過CS0及CS1的切放換可使記憶容量倍增。至於,堆疊元件上之個別元件,在腳對腳堆疊時只需將CS即CKE接腳錯開並分別隸屬不同的bank即可。(圖十四)顯示以TSOP堆疊之構裝元件,(圖十五)顯示以TSOP堆疊之構裝元件之接腳功能圖。利用上述之堆疊方法,我們可以將不同型式之構裝元件,堆疊到記憶模組上以倍增記憶容量。(圖十六)為Samsung的堆疊式構裝記憶模組,乃是以2個TSOP元件堆疊而成的記憶模組。(圖十七)為ELPIDA的堆疊式構裝記憶模組,乃是以2個TCP元件堆疊而成的記憶模組。(圖十八)為Tessera的堆疊式構裝記憶模組,乃是以4個TBGA元件堆疊而成的記憶模組。


結論

隨著記憶體在電子產品中日益廣泛的應用,以及記憶體技術的日新月異,封裝技術的也必須隨之有所升級,以迎合電子產品輕薄短小、高效能、低耗電量的設計趨勢,才能滿足市場與消費者的廣大需求;堆疊式構裝技術的發展,即是在此種趨勢之下誕生的進階封裝技術,預計未來在記憶體產品中的應用也將更為普遍。


(作者任職於鈺橋半導體)


下期預告:快閃記憶體(Flash)也是在電子產品中應用日益廣泛的記憶體種類之一,下一期零組件雜誌將繼續針對堆疊式封裝技術,為讀者介紹其在快閃記憶體與記憶卡產品中的應用,敬請期待!


《圖十四 TSOP堆疊之構裝元件》
《圖十四 TSOP堆疊之構裝元件》資料來源:IRVENESENSOR
《圖十五 TSOP堆疊元件接腳功能圖》
《圖十五 TSOP堆疊元件接腳功能圖》資料來源:IRVENESENSOR
《圖十六 TSOP堆疊記憶模組》
《圖十六 TSOP堆疊記憶模組》資料來源:Samsung

《圖十七 TCP堆疊記憶模組》
《圖十七 TCP堆疊記憶模組》資料來源:ELPIDA
《圖十八 TCP堆疊記憶模組》
《圖十八 TCP堆疊記憶模組》資料來源:Tessera
相關文章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 工研院攜手凌通開創邊緣AI運算平台 加速製造業邁向智慧工廠
» 工研院IEK眺望2025:半導體受AI終端驅動產值達6兆元
» SEMI提4大方針增台灣再生能源競爭力 加強半導體永續硬實力
» 大同智能攜手京元電子 簽訂綠電長約應對碳有價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52.15.113.7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