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以時間換取空間
八吋廠開放?

【作者: 歐敏銓】   2002年04月05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2262】

八吋廠是否應開放登陸?由於台積電與聯電胃納來自全球IDM、Fabless業者的投片訂單,層層帶動電子業上、下游的共生結構,進而滋養台灣其他產業,乃至刺激消費生活的興興向榮,誠如台灣經濟的活水源頭。此二龍頭向外開疆拓土已有多時,於今將目光投向中國,卻引來是商業行為的合理擴張,或將競爭優勢拱手送出的種種疑慮。


就全球電子產業版塊而言,中國大陸已有一定的份量,但目前仍處於低階資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生產代工層次;以其政府政策上的刻意扶持,與人力、腹地資源上的豐沛,可預期在未來發展成為電子產業的一大重鎮,但台灣八吋晶圓廠的設備、技術轉移,現在是否是恰當的時機點?


由於晶圓廠是技術密集而非勞力密集的工業,一座八吋廠所需的員工在千人以下,所以利用中國低廉人力當非誘因,何況在既有的基礎下,只要能提升1至2%的良率,對於晶圓廠帶來的效益將更為明顯。


在技術上,IDM大廠對於產能的釋放一向視為重大決策,因為其中牽涉到製程技術的智財權外移,而這正是他們最大的優勢之一。以CPU兩大廠的競賽為例,AMD一直無法再進一步搶佔Intel的市場,和其製程突破的速度落後於Intel有決定性的關係;而兩大廠對於CPU的生產,即使台積電、聯電頻頻示好,但他們始終不願鬆手,只因為這項技術實在太值錢了。而IDM要在異域設廠更得再三評估,因為此舉勢必將核心技術也流傳出去。


台積電與聯電因在先進製程的掌握與IDM大廠能並駕齊驅,在流程控管與良率上更是青出於藍,所以能開創出晶圓代工的成功模式。但他們的身份也就特別複雜和敏感,所代表的不只是台灣的兩家代工廠,還包括來自全球各地IC菁英的生產智慧,與IC設計、IC封測的群聚效應,因此,他們的每一個設廠動作都牽連甚廣。


加上目前中國已有的晶圓廠仍以標準化、六吋以下低階製程為主,也未見具威脅性的外商投入,所以整體而言,除了在舊設備轉手後的帳面甜頭外,並看不出台積電、聯電聲稱西進卡位的迫切性,反而可能刺激對岸威脅與本土產業外移的加速,和引發關鍵客戶、甚至是國際安全上的疑慮。


當然,這並不否定西進設廠的必要性,只是應視中國發展的階段性來切入,未設廠也不表示不能過去接單做生意。台灣廠商目前在轉型高階IC設計與全球行銷佈局的腳步上仍然剛起步,若能多爭取一些時間讓它茁壯,以適當拉大與中國的定位差異,或有助於與中國電子業建立起更穩建的共生關係。「開放」一詞誠然迷人而理直氣壯,但若跳脫「本土的整體經濟現實」,就未免言不及義了。


相關文章
視覺化 Raspberry Pi 數據:輕鬆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聯網裝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測器開發板
建築業在無線技術基礎上持續發展
環境能源物聯網將為資產追蹤帶來革新
功率循環 VS.循環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台灣應用材料啟動「應材苗懂計畫」 共組「半導體科普教育聯盟」
» TrendForce:美關稅壁壘加速轉單 台晶圓廠產能利用率上升
» 製造業Q1產值4.56%終結負成長 面板及汽車零組件製造創新高
» 晶創台灣辦公室揭牌 打造台灣次世代科技國力
» 工研院突破3D先進封裝量測成果 新創公司歐美科技宣布成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ADNEG18STACUKG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