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工業機器人在亞太區的現況發展
不再逐人力設廠

【作者: 郭明珠】   2015年05月21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6887】

東南亞與中國由於人成本低廉,曾吸引多數希望壓低成本以增加企業競爭優勢的製造商前往設廠,但隨著科技的演進,更高精密的技術與組裝需求已經非純人工所能負荷,尤其是汽車與電子製造這類型高科技產業,產品的一致性和精確度要求均已有所提升,在加上這些區域的經濟發展快速,人力工資不斷上漲,也提高了生產成本,因此如何透過較低的成本管控來維持與其他製造商的競爭優勢,是製造發展漸趨成熟的廠商必須面對的課題。


圖一
圖一

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的數據顯示,2014年的全球銷售量約22.5萬台,年成長約27%,全球前五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前三名都是在亞太區,去年中國市場的銷售量成長54%,達到約5.6萬台,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亞洲國家長期以來擁有相對低廉的人力資源,因此多數製造商選擇此地區設廠,早期被稱為代工王國的台灣就是其一,這些策略無非是希望降低成本,但當人力成本持續上漲,同時精密工作已超過人力所能負擔時,傳統的人力製造方式已無法達到過往的效益,在此態勢下,各國政府開始鼓勵企業投資工業機器人,促使製程自動化,在提昇競爭力的同時,也使企業仍維持在本地設廠,不須遷就人力成本而將工廠移至國外,這不僅可增加國內就業機會,並且帶動了國家的經濟,企業也將減少因海外設廠而增加的成本和文化差異等等問題。


許多企業大廠投入自動化設備以減少人力成本、加速製程並提高精確度,但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價格不斐,投資自動化工廠的成本回收時間較長,亞太區製造業中小企業佔多數,資金與大型企業相對不足,引進傳統工業機器人將會為這些中小型企業帶來風險與壓力,而且這些大型機具常需要在安全柵欄中才能運作,也需要較大的廠房空間,這些因素均使中小型企業在考量自動化設備時卻步。


隨著需求的興起,近年來陸續有機器人製造商開始研發新型輕巧的工業機器人,也積極在亞太區布局,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多樣化訂單和過往中小型企業在考量引進自動化時所無法克服的問題,這些新型的工業機器人具備輕巧且安全、友善的操作介面、價格低和成本回收期短等特性,相對於傳統工業型機器人,新型機器人更加輕巧且安全,有些機器人甚至可以在沒有安全護欄的狀況下與員工一起工作,並具備可以靈活調整工作位置的特性,為許多中小型企業開啟了另一種選擇與新契機。


新型機器人看似只針對中小型企業而開發,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甚至看到很多廠商將傳統工業機器人與新型工業機器人搭配在一起工作,例如用傳統工業機器人舉起笨重的物品(因為負重能力考量),讓新型工業機器人進行組裝或鎖螺絲等細微的工作,進一步強化工作效率與生產能力。


工業4.0浪潮


工業機器人近年在亞太區的成長劇增,發展潛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僅提升生產效率和品質,也改變了產業原有的習慣,在各產業都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伴隨而來的就是近年火熱的工業4.0。由德國主推的工業4.0在全球許多工業大展或各種研討會都被大力推廣,其目的是在提供更佳的生產與工作效率,而這股風潮也逐漸在亞太區蔓延。


由於工業4.0的趨勢帶動上下游生產線垂直整合,進一步將製程自動化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工廠中將出現更多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機會,但對於機器人本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像是機械視覺系統、人機介面,和資訊的感測分析技術等功能都對數據分享有很大的影響。工業4.0在資訊快速分享的狀況下也導致訂單快速變化,對於生產線的彈性需求增加,所以如何簡化工業機器人的編程複雜度將會是企業投資自動化另一道課題,讓自動化的導入不再只是單純的成本增減問題。同時,物聯網的興起也讓各個廠商開始重新思索工廠整體架構的調整,因為它直接改變了工業自動化設備的管理程序,而這些都讓許多生產製造商開始積極布局,其中不乏台灣人所熟知的鴻海,還有甲骨文、西門子等國際知名大廠,都選擇在亞太區擴大編制或進行投資,皆是因為看到亞太區工業機器人、自動化,以及智慧工廠的成長潛能。


亞太區在過去擁有相對低價的人工優勢,但隨著經濟發展以及科技演進,傳統上追逐人力成本而設廠的觀念已經不太適用,因為是否設廠已經無法單純從可看見的成本來衡量,而為了因應變化快速的生產週期與訂單種類,愈來愈多廠商開始尋求更有彈性的生產設備或方式,所以我們可以期待在接下的數年,亞太區的機器人相關發展將持續蓬勃,並有更多令人驚豔的應用出現。


(本文作者於Universal Robots公司任職亞太區總經理)


相關文章
氫能競爭加速,效率與安全如何兼得?
智慧製造移轉錯誤配置 OT與IT整合資安防線
創新光科技提升汽車外飾燈照明度
以模擬工具提高氫生產燃料電池使用率
眺望2025智慧機械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高效能磁浮離心冰水機降低溫室效應 工研院助大廠空調節電60%
» 傳產及半導體業共享淨零轉型成果 產官學研聯手打造淨零未來
» 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9閉幕 聚焦AI資料中心節能與淨零建築
» 大同智能與台電聯手布局減碳 啟用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系統
» 台達能源「以大帶小」 攜手供應鏈夥伴低碳轉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4.42.17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