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打造供應鏈金融平台 助銀行開拓四方共贏局面
 

【作者: 天逸財金科技提供】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29442】

2021堪稱台灣創新技術元年,智慧電動車、元宇宙及綠電等相關新興產業相繼崛起,台灣迎來全新產業價值鏈大換血,而新興產業的供應鏈發展過程中,多數由具備一定規模的核心企業發起後,將代工製造訂單發包給以中小企業為大宗的上下游廠商。


然而在傳統供應鏈運作中,這群中小企業在交付貨物或勞務之後,往往需要等待核心企業的平均1-6個月的帳期才能取得資金,難以面對營運所需的周轉需求,因此中小企業在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的市場痛點再次浮上檯面,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即使中小企業融資商機大,但銀行在驗證應收帳款真實性、徵信核貸上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時間成本,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因此整體金融市場在處理中小企業融資的意願低落。



圖一 : 供應鏈金融平台運用雲端及區塊鏈技術,讓核心企業及其供應鏈上下游廠商從訂單、驗貨、發票、付款等各交易節點記錄詳實記載。
圖一 : 供應鏈金融平台運用雲端及區塊鏈技術,讓核心企業及其供應鏈上下游廠商從訂單、驗貨、發票、付款等各交易節點記錄詳實記載。

因應上述環境趨勢,天逸財金科技推出能同時滿足銀行業者、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供應商的供應鏈金融平台,並以區塊鏈、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所構成,有效解決銀行對於風險控制上的擔憂,開創四方共贏的全新局面。


銀行投資供應鏈金融與否的關鍵考量

「低彈性、高成本、客製化」是銀行不願投資供應鏈金融的關鍵考量,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數據顯示,台灣整體企業組成比例有97%為中小企業,無論在內需或出口業務上皆扮演舉足輕重的經濟支柱,而在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需求中,過往傳統商業銀行高度仰賴以人工方式針對中小企業所提出的應收帳款票據來達到核貸、風控把關,但中小企業在財務資訊不透明及文件規格不一的常態下,往往讓銀行對於處理中小企業的小額融資需求卻步。


若要解決上述的問題,近年的解決方案是由銀行攜手核心企業搭建供應鏈金融平台,但對於銀行前期需投入的建置成本高,核心企業鏈結上下游廠商的彈性也相對低,僅能單點式解決特定核心企業及供應鏈的融資問題。



圖二 : 天逸財金科技推出的供應鏈金融平台能夠同時滿足銀行業者、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供應商需求,四方攜手共創更健全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
圖二 : 天逸財金科技推出的供應鏈金融平台能夠同時滿足銀行業者、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供應商需求,四方攜手共創更健全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

天逸財金科技的供應鏈金融平台,為供應鏈金融提供全方位FinTech服務,專注於應收/應付帳款服務及風險管理,以雲端及區塊鏈技術讓核心企業及其供應鏈上下游廠商從訂單、驗貨、發票、付款等各交易節點記錄皆能被詳實記載,當核心企業的上下游廠商一有融資需求時,可借重核心企業在銀行所累積的信用額度,順利透過平台完成融資所需的應收帳款驗證,進而取得營運所需資金。


銀行及核心企業則透過Open API完成資訊整合、串接,不僅省去投入大筆預算完成系統基礎建設,也大幅降低中小企業融資的放款風險,更有效率地提升徵信核貸效率與準確度,


未來銀行可望在供應鏈金融需求中擴大5倍的客戶量,核心企業在不需修改既有系統架構的基礎上,除了幫助上下游廠商解決融資問題,也能從中提升2-7成的淨利,四方攜手共創更健全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加速關鍵資金在短期內順利到位,協助產業價值鏈開展創新動能,賦能產業鏈整體發展。


相關文章
大數據和AI預測助力 快土石流不只一步!
加速供應鏈轉型 區塊鏈為軟體服務提供新商機
利用數位技術打造更靈活及高彈性的供應鏈
台灣中小企業在全球韌性供應鏈下的發展契機
Web 3.0左右數位貨幣發展 元宇宙與加密產業密切聯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智慧校園 ICT+AI 把關 7-11未來超商X-STORE 8啟動
» Anritsu Tech Forum 2024 揭開無線與高速技術的未來視界
» 光寶攜手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推動5G創新節能應用
» 施耐德電機響應星展銀行ESG Ready Program 為台灣打造減碳行動包
» 鴻海研究院與劍橋大學合作 實現端口式量子傳送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6.40.15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