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企業新產品篩選評估之系統化思考
 

【作者: 詹文男】   2007年06月01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7546】

台灣企業都會有產品創意產生與評估的想法與作法,不過由於多數廠商過去較常扮演市場追隨者的角色,因此新產品的構想也較偏向於著重式樣與功能的改善,或聚焦於追求成本的降低,較無原創性的產品概念,雖然這樣作法的風險較低,但所能提供的附加價值也相對受到限制。


由於安逸於擔任市場老二,因此相對的重視市場領導廠商或暢銷產品的構想與創意,絕大部分企業是由高層主管擔任產品經理(PM)的角色,負責關注市場的變化,並與代工客戶討論產品規格,藉由觀察市場變化及與代工客戶的互動過程,而形成公司的產品策略。也就是說,台灣多數資通訊廠商的產品發展,仍依循由高層主管決定產品開發方向的實務彈性作法,反而缺少制度化、系統化,且可供傳承的新產品篩選與評估方法,並作為企業選擇及發展產品的依據。


不過,近幾年台灣產業面臨升級轉型的壓力,以往採取依市場主流產品發展趨勢,隨即研發相類似產品或爭取代工的追隨策略,隨著大環境情勢的演變,台灣大部分廠商所採取的策略,已面臨較以往更為嚴酷的挑戰。


資策會MIC即針對此一關鍵問題,發展出系統化的新產品篩選與評估架構,能夠有效的協助資通訊廠商分析全球資訊產品發展及應用需求趨勢,並根據公司未來發展能力,以及產品發展的關鍵成功因素,經由三個階段的分析與篩選,逐步描繪出具未來市場潛力並符合公司發展方向的新產品構想。


第一階段的重點,在於產品選擇始於產品創意的產生,企業應先建置一套完整的環境監測機制,針對總體環境發展趨勢、市場的變遷、客戶喜好的改變,以及掌握競爭者的動向等環境因素,發掘所有可能的商機。


以資通訊廠商為例,瞭解使用者對未來資訊技術或產品的應用需求,全球資通訊產品市場,以及家庭及辦公室應用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並掌握主要資通訊廠商產品的發展方向及策略,經由企業內部對外在環境變化的監測系統,透過對所有資訊的分析,就會產生許多的新產品創意與構想供企業選擇,然後再根據第一階段的篩選準則進行篩選,例如,若產生100項的新產品創意構想,經由系統性的方法篩選後,可能只會留下20項新產品創意構想。


第二階段即必須對篩選後的20項新產品創意構想進行更細緻的資料蒐集,並提出產品檢視問題,例如,發展該產品所需的技術能力為何?國際市場上該產品之競爭開放程度又是如何?國內產業發展狀況對該產品的開發有什麼利弊或助益?新產品與公司及國家政策方向的配合度為何?公司目前的SWOT分析為何?以及公司長期目標是否適合開發該產品等,透過這些資料的蒐集完成每一項產品的產品剖繪(Product Profile)後,開始根據此階段所規劃之評估準則進行更細緻的篩選。一般而言,經過第二階段的篩選後,約留下50%的新產品創意構想。


第三階段則根據該產品目前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強弱勢、開發產品所需要的技術難易度、國內產業對該產品的相關技術能力及零組件供應配合程度、公司對策略性產品之發展期望及資源分配原則等因素進行資訊蒐集,再根據資訊蒐集的結果剖繪出「產品市場吸引力矩陣圖」,再透過此一矩陣圖進行新產品發展策略的選擇。


整體而言,當廠商逐漸進入創新研發階段後,於產業內已無可再追隨的目標,此時對廠商而言,要決策開發那些產品,就會形成攸關企業成敗的重要關鍵決策,一旦決策錯誤,輕則浪費寶貴的研發資源,重則企業會被摒除於市場之外,因此企業內部必須培育對未來市場及技術發展的預測能力,並根據廠商本身的條件選擇最合適的產品研發策略。換言之,建立一套專屬於符合企業資源及發展的新產品篩選制度流程,恐怕已是當務之急。


相關文章
人工智慧引動CNC數控技術新趨勢
高頻寬電源模組消除高壓線路紋波抑制干擾
當磨床製造採用Flexium+CNC技術
電動壓縮機設計—ASPM模組
【新聞十日談#40】借力數位檢測守護健康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貿澤電子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逾10,000項新元件
» 宜特2024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突破10億元 高階晶片驗證訂單加持表現亮眼
» SAP加速AI驅動供應鏈創新 推動製造業轉型
» 宇瞻邁入綠色顯示市場 成功開發膽固醇液晶全彩電子紙
» 調研:2024年中國ADAS市場邁向Level 3自動駕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6.13.11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