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PC主流介面橫跨CE、直撲DH
SATA、PCIe、USB三強鼎立

【作者: 陳隱志】   2006年03月01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7821】

打從90年代開始,資訊業者就已積極嘗試跨足到消費性電子領域,如1991年Sun的Green Project(綠色專案,原意在研發STB,之後衍生出Java)、1993年Apple的Newton Message Pad(今日PDA的發想雛形)、1996年Microsoft的Windows CE、乃至1999年的JINI、UPnP等,都是資訊業者嘗試用自身原有的優勢與熟悉的技術,將市場版圖更加擴大的企圖表現。


而就在這眾多的跨足努力中,PC機內的「組件技術標準」與「組件量產規模」成為極大的延伸優勢,成功地將資訊技術打入今日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如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可透過USB埠與PC交換資訊,進而充電,電視遊樂器Xbox內具有硬碟,或者是iPod的硬碟型隨身聽,乃至家用的硬碟型錄放影機(PVR)等都是顯例。


若更進一步歸納,可以發現PC最具優勢的組件標準及技術主要有三:即是ATA、PCI及USB,此三者也是讓PC成功跨足CE的三大幕後功臣,直至今日這三項介面仍在不斷演化提升,本文以下將對此更深入的討論。


ATA(AT Attachment或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ATA(也稱為IDE)從80年代末順利取代ST506/412與ESDI後,就一直是PC的主流硬碟介面,之後ATA將傳輸效率提升,成為ATA-2(也稱Fast ATA或EIDE),更之後為了支援CD-ROM光碟機與磁帶機等抽取式儲存裝置而拓展成ATAPI,後續有ATA-3(加增SMART機制),以及1997年ATA-4(Ultra ATA/33)、1999年ATA-5(Ultra ATA/66)、2001年ATA-6(Ultra ATA/100)、2002年ATA-7(Ultra ATA/133)等。


《圖一 CE-ATA的規格標誌,CE所指即是消費性電子,CE-ATA是針對微型硬碟所制訂的ATA介面標準。》
《圖一 CE-ATA的規格標誌,CE所指即是消費性電子,CE-ATA是針對微型硬碟所制訂的ATA介面標準。》

到了Ultra ATA/133後,由於平行傳輸方式已難再提升傳輸率,因此改行串列傳輸,此即為Serial ATA(SATA),而在此之前的所有ATA也都概稱為Parallel ATA(PATA),雖然SATA 1.0早於2000年就訂下,但到了2002年才逐漸有實際產品的展露。


SATA規劃中有1X、2X、4X的倍速傳輸,如今已進展至2X(3Gbps),尚未實現4X(6Gbps),技術版本則至2.5,另外SATA為迎合熱門的網路型儲存設備之需而衍生出External SATA(e-SATA)。



《圖二 CE-ATA的實體介面以MMC 4.0記憶卡介面為基礎所發展。其介面連接器:ZIF Connector在3x4cm的微型硬碟中顯得相當嬌小。》
《圖二 CE-ATA的實體介面以MMC 4.0記憶卡介面為基礎所發展。其介面連接器:ZIF Connector在3x4cm的微型硬碟中顯得相當嬌小。》

談論了如此多ATA的發展歷程,接著要談論ATA是如何伸展至消費性電子領域。


首先是DVD,在DVD之前的CD時代,PC所用的CD-ROM、CD-R/RW等碟機,都還有SCSI與ATA之別,原因是CD-ROM最早是以SCSI介面出現,之後迫於ATA的市佔實在太高(在90年代中,ATA與SCSI的出貨比已是9:1,如今則更懸殊),只好也推行ATA介面的版本(即ATAPI),然更之後的DVD-ROM、DVD-R/RW、DVD+R/RW、DVD-RAM等碟機就不再有SCSI介面版本,一起頭即是ATA/ATAPI介面,不再有SCSI版的需要。


簡單地說,ATA為了支援消費性電子的CD、DVD而修改演進成ATAPI。事實上這比較像是消費性電子的技術反攻資訊領域,畢竟CD、DVD是先在消費性電子領域運用,之後才轉移至PC。但反過來看,今日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卻也是使用ATA介面的CD/DVD,如PVR、STB、伴唱機、電視遊樂器。


CD/DVD光碟機只是初步,接著是記憶卡,1994年SanDisk以傳統ATA介面為基礎,開發了Compact Flash(CF)的記憶卡介面,雖然之後又有其他業者提出Smart Media(SM)、Multi-Media Card(MMC)、Secure Disc(SD)、Memory Stick(MS)等記憶卡介面,然至今CF依然是用量最大、最普及的記憶卡,此外1999年IBM發表的Micro Drive微型硬碟也同樣採行CF介面(CF Type II)。


《圖三 為Acer筆記型電腦的機背》
《圖三 為Acer筆記型電腦的機背》

<註:圖左為SO-DIMM記憶體擴充槽,圖右則是Mini PCI擴充槽,可用來彈性擴充、替換各種網路通訊功能,如Ethernet、WiFi、Bluetooth等>


到了2004年,由於iPod風潮續燒,愈來愈多手持式CE裝置使用微型硬碟,雖然多數的Micro Drive都使用CF介面,但也有些業者使用自訂的專有介面(如:Cornice),加上CF介面是以PATA介面為基礎所發展成,接腳數高達50pin,不利於用在更嬌小體積的CE裝置中,因此有了新改進提議,以MMC記憶卡介面為基礎,再加上SATA的協定技術來發展專供微型硬碟用的新標準介面,此即是CE-ATA,CE-ATA 1.0於2005年3月2日發表,同年9月29日增訂1.1版。


因此,ATA技術已延伸到CE產品所用的硬碟機(ATA)、光碟機(ATAPI)、記憶卡(CF)、微型硬碟(CE-ATA)中,且用量仍在續增。



《圖四 PCMCIA/Cardbus、ExpressCard/54、ExpressCard/34熱擴充卡尺寸比較》
《圖四 PCMCIA/Cardbus、ExpressCard/54、ExpressCard/34熱擴充卡尺寸比較》

<註:由左至右分別是PCMCIA/Cardbus、ExpressCard/54、ExpressCard/34,ExpressCard無論實體與接腳規格都與PCMCIA/Cardbus不相容,但ExpressCard/54與/34相互相容,且傳輸率達500MB/Sec,快過典型PCI的132MB/Sec>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PCI約在1990年由Intel所發想提案,1992年PCI 1.0發表,1.0版僅能用在電路板上的晶片間連接,1993年的2.0版才能夠卡槽化連接,之後有2.1、2.2、2.3版,最新則是3.0版。


PCI成功取代了高階PC架構系統的EISA、MCA(IBM專屬匯流排),也取代了Apple Macintosh電腦所用的NuBus,更取代了VLB(VESA Local Bus)與傳統ISA,並衍生出多種應用需求規格,如筆記型電腦所用的Cardbus(相容並取代PCMCIA),筆記型電腦所用的Mini PCI,低價電腦所用的Low Profile PCI,電信設備用的CompactPCI,嵌入式電腦所用的PC/104-Plus,高階桌上系統所用的64-bit PCI,熱插拔需求的PCI Hot-Plug,以及伺服器所用的PCI-X。


由此可知,PCI的延伸應用非常廣泛。不過,PCI在相同時間面臨與ATA相同的問題:並列傳輸難以再提升效能,這迫使PCI也需朝串列方向轉化,因此有了PCI Express(PCIe),PCIe不僅效能超越過往的PCI,且功效體質也更強,原因是PCIe融入了許多過去InfiniBand才具備的特色機制(如RDMA),PCIe目前為1.1版,之前為1.0a版,而更強悍的2.0版正在研擬中,2.0版除傳輸會再翻升外,預計將會有過去高階運算系統才有的虛擬通道(Virtual Channel)機制。


也因為PCIe(串列型PCI)志在全面取代PCI,所以也相繼擬定以PCIe為基礎的各類延伸規格,例如用CompactPCI Express取代CompactPCI,用ExpressCard取代Cardbus,用PCIe Mini Card取代Mini PCI,用ExpressModule(過去稱為SIOM,Server I/O Module)取代PCI Hot-Plug等,加上PCIe本體規格就足以取代32/64bit PCI、PCI-X,並且也取代AGP,使PCI的所有應用規格都有對應的新接替。


不僅是接替,PCIe還有更遠大的超越企圖,包括將PCIe技術用於電信交換系統中,為此訂立出ASI,或者讓PCIe跨出卡槽界限,如同InfiniBand般能以纜線方式連接,此標準稱為PCI External Cabling,更甚者是往無線化設想,因此而有了PCIe Wireless Form-Factor,不過上述種種新突破的規格想法,多數都還處在草擬階段。


談論了PCI/PCIe的諸多發展後,其在CE領域又是如何應用?答案是用於STB中,且多用在以PC架構為主的STB上,更仔細而言以下列三者較常被運用:Low Profile PCI、Cardbus、Mini PCI。Low Profile PCI多用於STB的機內擴充槽,Cardbus則多用在記憶卡的外接轉換,至於Mini PCI能讓製造商更方便、彈性地換替STB的網路通訊功能。


既然PCIe將逐步全面取代PCI,那麼CE常用的Low Profile PCI、Cardbus、Mini PCI等也都會換成PCIe、ExpressCard、PCIe Mini Card,不過對CE產品而言,現有PCI的132MB/Sec傳輸率已相當寬裕充沛,功能上也都能滿足,短時間沒有太大的誘因換替成更先進的PCIe,僅少數重度視訊應用會率先採行PCIe。


《圖五 USB OTG的接頭與接孔》
《圖五 USB OTG的接頭與接孔》

<註:為了實現USB裝置的直接對傳,USB-OTG比傳統USB多定義了一個ID接腳,用以辨識裝置的主從角色,並因此訂出新的Mini USB接頭、接孔,接孔有A、B、AB等三型,接頭則只有A、B兩型,如此是為了避免錯接而設計>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是PC產業中最晚成形的介面標準,但如今卻是最興盛廣遍的標準,就連小型電扇、小型照燈、電池充電器等都有USB介面版,其他如錄音筆、數位隨身聽(Apple iPod)、數位相機、個人數位助理(PocketPC)、掌上型遊樂器(Sony PSP)等更是不在話下。


USB 1.0發表於1996年,1998年小幅增修成USB 1.1,基本上USB 1.0與1.1無異,多數的應用產品都標寫著「相容USB 1.0/1.1」。再兩年後USB有了效能與功能上的重大提升,首先是效能,USB 2.0比過去的USB 1.0/1.1快上40倍,達480Mbps傳輸率,致使許多高傳輸應用也能改以USB介面實現,如USB外接硬碟、USB電視盒等。


其次是USB-OTG(On-The-Go)與Mini USB,Mini USB是將傳統USB接頭、接孔更加嬌小化,以便更能設計、運用在手持式CE裝置上,同時USB-OTG可讓USB裝置直接互連通訊,過程中不再需要倚賴PC,Mini USB/USB-OTG頒佈之初僅支援USB 1.0/1.1,然之後也支援USB 2.0。


外接實線的USB規格發展到USB 2.0、USB-OTG階段已至相當理想,進一步的是朝無線化發展,且以超寬頻(Ultra-Wideband;UWB)技術為基礎來實現,業者以MBOA的UWB技術提案:MB-OFDM為基礎發展出Wireless USB(WUSB),1.0版於2005年5月12日發表。


WUSB與USB相同,最高可接127個裝置,在3m距離內可達480Mbps(與USB 2.0相同),另外在10m距離內也仍有110Mbps,不過WUSB畢竟剛起步,目前尚不多見,加上MBOA的UWB技術提案並未獲得IEEE通過,IEEE又解散UWB制訂小組,使UWB、WUSB的推行都蒙上些許隱影。


發展完無線版後,向來只用於外接用途的USB也開始反攻內接介面,2005年11月9日發表Inter-Chip USB 0.9版,但也距1.0正式版不遠,Inter-Chip USB具有原先USB 2.0的多項優點,如今轉戰電路板層級(Board Layer)的介面用途後,勢必與多年來的傳統串列介面(如I2C、SPI、Microwire等)進行一番拉拔相抗。


接著來談論USB在CE領域的發展,事實上前述的Mini USB/USB-OTG正是為CE產品所訂立,不需要PC的介入就可行使裝置資訊互傳,然除了Mini USB/USB-OTG外,就連傳統USB也已被CE產品大量運用,例如Sony PlayStation 2、Nintendo GameCube、Microsoft Xbox/Xbox 360等電視遊樂器都有提供傳統USB埠,甚至STB或部份DTV/HDTV也都具備,且即將推行的WUSB也期望能通跨3C地運用。


《圖六 目前Wireless USB過渡、變通升級方式》
《圖六 目前Wireless USB過渡、變通升級方式》

<註:現有的USB主端(多指PC)可以透過HWA(Host Wireless Adapter)的轉接而變成具有Wireless USB,同樣的USB從端(多指PC週邊裝置)也能透過DWA(Device Wireless Adapter)的轉接而變成Wireless USB裝置,此為原生Wireless USB未普及前的變通升級、過渡方式>


結語

PC的三項主流介面技術之所以能成功地延伸到CE領域,進而開始倡議DH(Digital Home)數位家庭理念,除了在連接器之類等實體組件上有大規模生產的量價均攤優勢外,另一個優勢來自於介面協定的相容性,即便ATA、PCI、USB等的實體介面如何轉變,其協定多能直接相容延用,至多只要些許調修也依然能適用,大幅減少韌體、軟體層面的開發心力,也使過去開發PC用IC的設計公司能快速開發出CE用的IC。


往未來看,此三種介面都將持續並存、長存,但將會盡可能擺脫傳輸介質的相依性,而往更活性換替傳輸介質為努力方向,例如今日以銅線傳輸,日後也期望能用光纖傳輸、電波(無線)傳輸。


另一方面,此三種介面的實體連接設計將盡可能保持不變,如此才能讓優勢持續最大化。事實上各業者也確實如此實踐,例如串列式傳輸的SCSI:SAS(Serial Attached Scsi)就放棄自行創研,直接沿用SATA的實體接頭、接線,ASI也是以直接取用PCIe的接頭、接線來獲取成本優勢。


<ATA的另一稱呼是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不過此縮寫容易與程式語言開發工具的整合發展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混淆,因此本文僅用ATA一詞。>


延 伸 閱 讀

PC能夠長期不在介面上做改良,可能的因素是應用方式集中在低速產品,PC主要的外部輸出入週邊設備、鍵盤、滑鼠都是低速的裝置,掃描器和監視器限於解析度未提昇至相當程度,循序和並行串接埠都可以應付。相關介紹請見「USB介面將發展成3C都接受的介面」一文。

SATA曾一度?廠商所癡迷的存儲連接技術,令用戶心向神往。SATA到底是個什麼技術?它有什麼先進的特性?作為企業級應用,用戶如何將它運用到現有的存儲技術當中去?本文將從技術特徵、發展狀況和應用方向等角度,為大家答疑解惑。你可在「SATA技術介紹」一文中得到進一步的介紹。

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的演進永無止境,事實上,在討論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時,總是會出現更快、更輕巧或功能更強等字眼。我們總是盤算下次何時為系統進行升級,希望在最快的電腦上讓應用程式發揮更大的效能。在「PCI-E專欄:PCI Express省電模式剖析 行動平台決戰電池續航力」一文為你做了相關的評析。

市場動態

瑞薩科技(Renesas)推出R8A66597雙埠USB主控制器,此低功率裝置可嵌入DVD錄放影機或建有USB埠的音響設備中,可支援所有USB 2.0規格定義的資料傳輸速度,包括高速(480Mbps)、全速(12Mbps)和低速(1.5Mbps),並備有雙埠組態和操作溫度範圍-40°C~85°C的耐溫版本,因此亦可應用於汽車電子中的音響和導航系統。相關介紹請見「瑞薩推出耐溫-40°C~85°C的嵌入式雙埠USB 2.0主控制器」一文。

美商巨積(LSI Logic)宣佈將針對通路商推出其小規格的SATA II 3Gb/s MegaRAID介面卡。這款專為高密度、空間有限的機架式伺服器環境所設計的新款八埠介面卡,是MegaRAID產品系列中的最新成員,可為追求低成本、空間受限的儲存環境提供理想解決方案。你可在「LSI Logic推出小規格SATA II 3Gb/s MegaRAID介面卡」一文中得到進一步的介紹。

矽統科技(SiS)表示,已整合其SiS756 PCIe晶片組與SiS163無線網路晶片,為PC提供新的無線網路平台選擇。SiS756是專為超微(AMD)Athlon 64FX設計,支援PCI Express x16介面,可提供8GB/s資料雙向傳輸頻寬;而802.11b/g的SiS756則支援MAC與基頻發射晶片(BBP),提供54Mb/s雙向傳輸速率。在「矽統發佈整合WLAN的AMD PCIe平台」一文為你做了相關的評析。

相關文章
高速數位訊號-跨域創新驅動力研討會
PCIe傳輸複雜性日增 高速訊號測試不可或缺
PCIe 7.0有什麼值得你期待!
PCIe橋接AI PC時代
USB供電5.8 GHz RF LNA具有輸出電源保護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 Nordic Thingy:91 X平臺簡化蜂巢式物聯網和Wi-Fi定位應用的原型開發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1.175.16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