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綜觀兩岸ICT產業分工發展趨勢
中國在台灣ICT產業全球佈局中扮演的地位

【作者: 史惠慈】   2007年05月16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7718】

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與特徵


1980年代開始,晶片代工(Foundry)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新局,配合PC周邊產業的發展,迄今台灣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產業已經甚規模,像是在LED產業方面,台灣在全世界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世界第二;台灣也已成為世界平面顯示器的主要供應國和研發生產重鎮,特別是在大尺寸TFT-LCD面板方面,在2006年台灣更達到40%的市佔率,位列世界數一數二的領導國家。



不過,台灣ICT產業仍是以品牌代工、產品組裝與零組件開發為主要模式,架構在整體國際ICT的產業鏈之中。90年代之後,受到全球化浪潮、中國市場持續開放、亞洲金融風暴、以及台灣土地和勞動等投入要素成本高漲等影響,台灣ICT廠商,包括泛PC/NB成品與零組件、平面顯示器後段LCM(LCD Module)組裝、手機(MP)、DVD player等,開始利用中國與東南亞的生產基地,發揮亞洲產業群聚效應,以此作為提升台灣ICT產品全球競爭力的主要策略。



在此趨勢下,產品差異化便是廠商主要的競爭策略。近年台灣ICT廠商的發展模式,不僅趨向倚重人力與資本,並且逐漸朝向同時整合製造與服務(OEM、ODM)以及品牌行銷的加值模式,例如在LCD TV、PDA、Smartphone、NB/PC等產品的品牌行銷與產品設計服務。



ICT產業的全球佈局策略


台灣在面臨日韓等發展程度近似國家的激烈競爭、以及後進新興開發國家的成本壓力,海外投資佈局已成為ICT產業無可避免的趨勢,重點亦明顯集中於中國。根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顯示,累計1995~2006年台灣電子電器製造業對中國的投資金額達到191.95億美元,占該期電子業對外投資金額的70%左右;並且在2002~2006年期間,電子業對中國投資的平均比重更高達81.7%。



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域分佈,明顯受到各省市差別性的開放政策及其各種優惠措施的影響,加上中國內需市場吸引力逐漸增強,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域分佈也跟著逐漸擴散。不過在擴散之中,台商在中國的投資仍呈現群聚效應(Cluster Effect),其中又以電子產業的群聚效應最為明顯。



除了中國以外,東南亞地區和美國則是台灣電子業另外兩個海外投資重點,1995~2006年間,累計對東南亞六國和美國的投資金額分為24.6億美元與22.69億美元,占電子業全體對外投資金額的9%和8.4%。不過往後台商在此兩區的投資比重卻逐漸下滑;2002年開始對美國的投資大幅下降到10%以下,近兩年甚至在5%以下。台商在美國的投資主要目的是為了技術與研發;至於東南亞則與中國一樣,是基於成本和內需市場商機優勢以及分散風險的考量。



換句話說,東南亞在台商資訊電子業的生產佈局上,主要是扮演次要生產基地、維持適當生產規模的功能。近年隨著中國尤其是沿海地區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台商在越南的投資開始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越南投資環境在東南亞目前是唯一可以與中國相抗衡的國家,而且越南政府也提供相當優惠的租稅減免措施,在分散投資風險或進軍歐洲市場的考量前提下,越南便成為台商青睞的新興生產據點。



ICT產業的兩岸分工


儘管中國沿海工資不斷上升,亦有缺工、缺電等負面因素,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並沒有動搖。況且對台商來說,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上較接近並無適應的難題,促使中國在台商全球生產佈局上繼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台灣資訊電子業在中國的生產佈局架構中相當完整,幾乎主要電腦周邊產業、筆記型電腦、系統組裝、手機、網路、數位相機與家電,甚至工業電腦都在中國設廠生產,生產地點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在全球生產佈局台灣依舊扮演試產或是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部份功能。



若從整體來看,台商企業在海峽兩岸生產製造分工的區隔策略包括以下:



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與特徵


1980年代開始,晶片代工(Foundry)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新局,配合PC周邊產業的發展,迄今台灣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產業已經甚規模,像是在LED產業方面,台灣在全世界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世界第二;台灣也已成為世界平面顯示器的主要供應國和研發生產重鎮,特別是在大尺寸TFT-LCD面板方面,在2006年台灣更達到40%的市佔率,位列世界數一數二的領導國家。



不過,台灣ICT產業仍是以品牌代工、產品組裝與零組件開發為主要模式,架構在整體國際ICT的產業鏈之中。90年代之後,受到全球化浪潮、中國市場持續開放、亞洲金融風暴、以及台灣土地和勞動等投入要素成本高漲等影響,台灣ICT廠商,包括泛PC/NB成品與零組件、平面顯示器後段LCM(LCD Module)組裝、手機(MP)、DVD player等,開始利用中國與東南亞的生產基地,發揮亞洲產業群聚效應,以此作為提升台灣ICT產品全球競爭力的主要策略。



在此趨勢下,產品差異化便是廠商主要的競爭策略。近年台灣ICT廠商的發展模式,不僅趨向倚重人力與資本,並且逐漸朝向同時整合製造與服務(OEM、ODM)以及品牌行銷的加值模式,例如在LCD TV、PDA、Smartphone、NB/PC等產品的品牌行銷與產品設計服務。



ICT產業的全球佈局策略


台灣在面臨日韓等發展程度近似國家的激烈競爭、以及後進新興開發國家的成本壓力,海外投資佈局已成為ICT產業無可避免的趨勢,重點亦明顯集中於中國。根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顯示,累計1995~2006年台灣電子電器製造業對中國的投資金額達到191.95億美元,占該期電子業對外投資金額的70%左右;並且在2002~2006年期間,電子業對中國投資的平均比重更高達81.7%。



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域分佈,明顯受到各省市差別性的開放政策及其各種優惠措施的影響,加上中國內需市場吸引力逐漸增強,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域分佈也跟著逐漸擴散。不過在擴散之中,台商在中國的投資仍呈現群聚效應(Cluster Effect),其中又以電子產業的群聚效應最為明顯。



除了中國以外,東南亞地區和美國則是台灣電子業另外兩個海外投資重點,1995~2006年間,累計對東南亞六國和美國的投資金額分為24.6億美元與22.69億美元,占電子業全體對外投資金額的9%和8.4%。不過往後台商在此兩區的投資比重卻逐漸下滑;2002年開始對美國的投資大幅下降到10%以下,近兩年甚至在5%以下。台商在美國的投資主要目的是為了技術與研發;至於東南亞則與中國一樣,是基於成本和內需市場商機優勢以及分散風險的考量。



換句話說,東南亞在台商資訊電子業的生產佈局上,主要是扮演次要生產基地、維持適當生產規模的功能。近年隨著中國尤其是沿海地區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台商在越南的投資開始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越南投資環境在東南亞目前是唯一可以與中國相抗衡的國家,而且越南政府也提供相當優惠的租稅減免措施,在分散投資風險或進軍歐洲市場的考量前提下,越南便成為台商青睞的新興生產據點。



ICT產業的兩岸分工


儘管中國沿海工資不斷上升,亦有缺工、缺電等負面因素,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並沒有動搖。況且對台商來說,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上較接近並無適應的難題,促使中國在台商全球生產佈局上繼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台灣資訊電子業在中國的生產佈局架構中相當完整,幾乎主要電腦周邊產業、筆記型電腦、系統組裝、手機、網路、數位相機與家電,甚至工業電腦都在中國設廠生產,生產地點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在全球生產佈局台灣依舊扮演試產或是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部份功能。



若從整體來看,台商企業在海峽兩岸生產製造分工的區隔策略包括以下:




  • ●兩岸生產同類型產品,而生產分工的準則為台灣母公司製造量產或試量產少量、多樣、高價、高階的產品,至於大量、低價、低階、勞力密集、消費性的產品則移往中國生產。



  • ●兩岸生產不同功能類型的產品,依產品本身與公司生產優勢的準則進行區隔。



  • ●兩岸工廠設備標準化,僅依台灣政府許可項目、或依客戶的要求為兩岸生產分工的區隔準則。



  • ●將產品依不同的生產流程分割為幾部份,各部分依台灣母公司或中國子公司的優勢分別交付生產製造,最後由台灣母公司進行整合,這方面以軟體設計或是IC設計業為主,以避免流失相關核心技術。





在研發佈局方面,台商仍以台灣母公司為核心,移轉或授權給中國子公司相關技術,中國子公司的研發作業主要扮演輔助或接續的角色,進行製程改善或產品在地化生產的調整事項。核心技術依舊由母公司掌握,避免關鍵技術外洩、確保台商的技術優勢。



中國在台商企業的海外銷售佈局策略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雖然台灣ICT產業將中國市場視為home market,不過想法與實際營運上仍有一段差距,因為ICT產品若要進入中國市場,仍有一定程度的侷限性。這包括:



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與特徵


1980年代開始,晶片代工(Foundry)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新局,配合PC周邊產業的發展,迄今台灣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產業已經甚規模,像是在LED產業方面,台灣在全世界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世界第二;台灣也已成為世界平面顯示器的主要供應國和研發生產重鎮,特別是在大尺寸TFT-LCD面板方面,在2006年台灣更達到40%的市佔率,位列世界數一數二的領導國家。



不過,台灣ICT產業仍是以品牌代工、產品組裝與零組件開發為主要模式,架構在整體國際ICT的產業鏈之中。90年代之後,受到全球化浪潮、中國市場持續開放、亞洲金融風暴、以及台灣土地和勞動等投入要素成本高漲等影響,台灣ICT廠商,包括泛PC/NB成品與零組件、平面顯示器後段LCM(LCD Module)組裝、手機(MP)、DVD player等,開始利用中國與東南亞的生產基地,發揮亞洲產業群聚效應,以此作為提升台灣ICT產品全球競爭力的主要策略。



在此趨勢下,產品差異化便是廠商主要的競爭策略。近年台灣ICT廠商的發展模式,不僅趨向倚重人力與資本,並且逐漸朝向同時整合製造與服務(OEM、ODM)以及品牌行銷的加值模式,例如在LCD TV、PDA、Smartphone、NB/PC等產品的品牌行銷與產品設計服務。



ICT產業的全球佈局策略


台灣在面臨日韓等發展程度近似國家的激烈競爭、以及後進新興開發國家的成本壓力,海外投資佈局已成為ICT產業無可避免的趨勢,重點亦明顯集中於中國。根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顯示,累計1995~2006年台灣電子電器製造業對中國的投資金額達到191.95億美元,占該期電子業對外投資金額的70%左右;並且在2002~2006年期間,電子業對中國投資的平均比重更高達81.7%。



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域分佈,明顯受到各省市差別性的開放政策及其各種優惠措施的影響,加上中國內需市場吸引力逐漸增強,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域分佈也跟著逐漸擴散。不過在擴散之中,台商在中國的投資仍呈現群聚效應(Cluster Effect),其中又以電子產業的群聚效應最為明顯。



除了中國以外,東南亞地區和美國則是台灣電子業另外兩個海外投資重點,1995~2006年間,累計對東南亞六國和美國的投資金額分為24.6億美元與22.69億美元,占電子業全體對外投資金額的9%和8.4%。不過往後台商在此兩區的投資比重卻逐漸下滑;2002年開始對美國的投資大幅下降到10%以下,近兩年甚至在5%以下。台商在美國的投資主要目的是為了技術與研發;至於東南亞則與中國一樣,是基於成本和內需市場商機優勢以及分散風險的考量。



換句話說,東南亞在台商資訊電子業的生產佈局上,主要是扮演次要生產基地、維持適當生產規模的功能。近年隨著中國尤其是沿海地區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台商在越南的投資開始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越南投資環境在東南亞目前是唯一可以與中國相抗衡的國家,而且越南政府也提供相當優惠的租稅減免措施,在分散投資風險或進軍歐洲市場的考量前提下,越南便成為台商青睞的新興生產據點。



ICT產業的兩岸分工


儘管中國沿海工資不斷上升,亦有缺工、缺電等負面因素,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並沒有動搖。況且對台商來說,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上較接近並無適應的難題,促使中國在台商全球生產佈局上繼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台灣資訊電子業在中國的生產佈局架構中相當完整,幾乎主要電腦周邊產業、筆記型電腦、系統組裝、手機、網路、數位相機與家電,甚至工業電腦都在中國設廠生產,生產地點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在全球生產佈局台灣依舊扮演試產或是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部份功能。



若從整體來看,台商企業在海峽兩岸生產製造分工的區隔策略包括以下:



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與特徵


1980年代開始,晶片代工(Foundry)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新局,配合PC周邊產業的發展,迄今台灣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產業已經甚規模,像是在LED產業方面,台灣在全世界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世界第二;台灣也已成為世界平面顯示器的主要供應國和研發生產重鎮,特別是在大尺寸TFT-LCD面板方面,在2006年台灣更達到40%的市佔率,位列世界數一數二的領導國家。



不過,台灣ICT產業仍是以品牌代工、產品組裝與零組件開發為主要模式,架構在整體國際ICT的產業鏈之中。90年代之後,受到全球化浪潮、中國市場持續開放、亞洲金融風暴、以及台灣土地和勞動等投入要素成本高漲等影響,台灣ICT廠商,包括泛PC/NB成品與零組件、平面顯示器後段LCM(LCD Module)組裝、手機(MP)、DVD player等,開始利用中國與東南亞的生產基地,發揮亞洲產業群聚效應,以此作為提升台灣ICT產品全球競爭力的主要策略。



在此趨勢下,產品差異化便是廠商主要的競爭策略。近年台灣ICT廠商的發展模式,不僅趨向倚重人力與資本,並且逐漸朝向同時整合製造與服務(OEM、ODM)以及品牌行銷的加值模式,例如在LCD TV、PDA、Smartphone、NB/PC等產品的品牌行銷與產品設計服務。



ICT產業的全球佈局策略


台灣在面臨日韓等發展程度近似國家的激烈競爭、以及後進新興開發國家的成本壓力,海外投資佈局已成為ICT產業無可避免的趨勢,重點亦明顯集中於中國。根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顯示,累計1995~2006年台灣電子電器製造業對中國的投資金額達到191.95億美元,占該期電子業對外投資金額的70%左右;並且在2002~2006年期間,電子業對中國投資的平均比重更高達81.7%。



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域分佈,明顯受到各省市差別性的開放政策及其各種優惠措施的影響,加上中國內需市場吸引力逐漸增強,台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域分佈也跟著逐漸擴散。不過在擴散之中,台商在中國的投資仍呈現群聚效應(Cluster Effect),其中又以電子產業的群聚效應最為明顯。



除了中國以外,東南亞地區和美國則是台灣電子業另外兩個海外投資重點,1995~2006年間,累計對東南亞六國和美國的投資金額分為24.6億美元與22.69億美元,占電子業全體對外投資金額的9%和8.4%。不過往後台商在此兩區的投資比重卻逐漸下滑;2002年開始對美國的投資大幅下降到10%以下,近兩年甚至在5%以下。台商在美國的投資主要目的是為了技術與研發;至於東南亞則與中國一樣,是基於成本和內需市場商機優勢以及分散風險的考量。



換句話說,東南亞在台商資訊電子業的生產佈局上,主要是扮演次要生產基地、維持適當生產規模的功能。近年隨著中國尤其是沿海地區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台商在越南的投資開始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越南投資環境在東南亞目前是唯一可以與中國相抗衡的國家,而且越南政府也提供相當優惠的租稅減免措施,在分散投資風險或進軍歐洲市場的考量前提下,越南便成為台商青睞的新興生產據點。



ICT產業的兩岸分工


儘管中國沿海工資不斷上升,亦有缺工、缺電等負面因素,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並沒有動搖。況且對台商來說,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上較接近並無適應的難題,促使中國在台商全球生產佈局上繼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台灣資訊電子業在中國的生產佈局架構中相當完整,幾乎主要電腦周邊產業、筆記型電腦、系統組裝、手機、網路、數位相機與家電,甚至工業電腦都在中國設廠生產,生產地點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在全球生產佈局台灣依舊扮演試產或是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部份功能。



若從整體來看,台商企業在海峽兩岸生產製造分工的區隔策略包括以下:




  • ●兩岸生產同類型產品,而生產分工的準則為台灣母公司製造量產或試量產少量、多樣、高價、高階的產品,至於大量、低價、低階、勞力密集、消費性的產品則移往中國生產。



  • ●兩岸生產不同功能類型的產品,依產品本身與公司生產優勢的準則進行區隔。



  • ●兩岸工廠設備標準化,僅依台灣政府許可項目、或依客戶的要求為兩岸生產分工的區隔準則。



  • ●將產品依不同的生產流程分割為幾部份,各部分依台灣母公司或中國子公司的優勢分別交付生產製造,最後由台灣母公司進行整合,這方面以軟體設計或是IC設計業為主,以避免流失相關核心技術。





在研發佈局方面,台商仍以台灣母公司為核心,移轉或授權給中國子公司相關技術,中國子公司的研發作業主要扮演輔助或接續的角色,進行製程改善或產品在地化生產的調整事項。核心技術依舊由母公司掌握,避免關鍵技術外洩、確保台商的技術優勢。



中國在台商企業的海外銷售佈局策略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雖然台灣ICT產業將中國市場視為home market,不過想法與實際營運上仍有一段差距,因為ICT產品若要進入中國市場,仍有一定程度的侷限性。這包括:




  • ●歐美日大廠的資訊電子產品具備市場競爭力,且企業本身資金雄厚、技術先進,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又比台商還早,同時擁有市場通路優勢。



  • ●歐美日世界大廠的品牌知名度高,能夠很快地佔有中國市場。



  • ●台商在中國行銷上所遇到最大的困難,在於不易掌握通路,廠商利潤會被大部分中國各省市經銷商分食殆盡。



  • ●中國法令不健全,台商在中國經營還必須面對當地企業或個人仿冒品的競爭。有時中國的仿冒廠商因此獲利後,甚至以仿冒產品為基礎,自創品牌與台商競爭。





兩岸電子產業的競合


從台灣電子廠商在兩岸分工佈局的發展現況來看,台灣業者儘管在技術面不具主導優勢,在國際品牌上也未能掌握全面優勢。不過台商在作為全球代工中心的中國,具備管理整合、產品規劃、具備深化瞭解市場訊息等優勢能力,加上與台灣與國際大廠的網絡關係十分緊密,擁有較完善的跨國資通訊網路,跨國企業與台灣企業相互合作進入中國市場,不僅可藉此降低中國市場投資經營的風險,同時也能讓產業價值鏈更完善、更有效率。



不過中國的區位優勢進展很快,投資適應程度也逐漸提高,為因應兩岸區位優勢的轉換過程,廠商已開始轉變兩岸的分工佈局,例如將部份程度尚低的行銷和採購權轉讓給中國子公司。



台灣電子業目前正處於發展品牌策略佈局的關鍵時刻,面臨品牌與代工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壓力。由於品牌所帶動的產品發展和研發,與製造生產帶動的型態截然不同,因此台商或許能夠將宏碁把品牌與製造分家的作法作為可行的思考模式。亦即,讓代工廠與跨國領導企業間緊密連結,保有台灣競爭優勢;另外由品牌廠專心致力品牌行銷,結合台灣的生產製造商,替台灣的代工生產找到另一條發展生機。



兩岸分工的大環境趨勢


近來兩岸整體在ICT產業環境上的變動,也影響著未來兩岸電子產業的競合。首先中國十屆人大所通過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將內外資企業稅收統一為25%,並取消生產性及出口外資企業的減免稅優惠政策。由於此項議題爭論許久,外資企業已經提前因應,藉由優惠過渡措施減緩衝擊。加上中國市場誘因已逐漸超越成本誘因,況且高技術、節能、環保、以及小型微利等產業仍享有稅率優惠,因此這次稅改對台商電子業的兩岸分工影響性應該不會太大。反倒是中國針對個人股東的紅利分配,開徵20%的個人所得稅,即可能加速業者經營在地化的發展傾向。



其次,Intel宣佈在中國大連興建12吋晶圓廠,不僅意味Intel調整其生產戰略,也代表美國官方態度的轉變:亦即除高階CPU與相關軍事晶片技術之外,美國已不反對將採用先進製程的Commodity產品在中國生產,此舉可能引發其他國際大廠的跟進效應。台積電目前在上海松江廠僅能生產0.18微米製程技術的晶片,無法滿足如AMD、Nvidia、Qualcomm等一線客戶要求在地生產的需求壓力,國際大廠極可能藉機超越台灣,積極在中國投資設晶圓代工廠,此舉將引發二線客戶隨後跟進的骨牌效應。若是成真,這將對兩岸電子業目前的分工模式產生相當大的衝擊,對台灣的後續影響將持續加劇。



最後亞洲區域內國與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協商正在進行著,中國亦積極與世界各國簽署雙邊FTA,並且已與香港、澳門、東協十國(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巴基斯坦、智利等簽署雙邊協議,同時,中國以正與27個國家地區進行FTA談判。隨著亞洲FTA協定網絡的日益鞏固,台灣面對FTA邊緣化的影響,也將連帶牽動台灣ICT產業在兩岸間的投資佈局。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研究員---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8.126.5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