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累积资历与实力是成功唯一蹊径
安茂微电子总经理郭俊廷:

【作者: 鄭妤君】2004年10月05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3432】

本刊总编辑黄俊义(以下简称黄):类比IC的重要性在近年来日益显著,相关产品市场也吸引许多IC设计业者积极投入,竞争可说是非常激烈;以您在类比技术领域的多年经验来看,类比IC市场究竟在经营上有哪些挑战?业者又应该如何克服?


《图一 安茂微电子总经理郭俊廷》
《图一 安茂微电子总经理郭俊廷》

安茂微电子总经理郭俊廷(以下简称郭):基本上,类比IC在产品型态与产业生态上就与数位IC有很大的不同;类比IC产品市场周期性较长、技术变化也不大,在产品开发的步调上可稍慢一些,不像数位IC那般变动快速,不过也因为以上的特性,类比IC所面临的挑战也更为艰巨。首先是客户对于类比I​​C的品牌忠诚度较高,主要原因是类比IC的性能好坏与使用上的顺畅度,皆对其终端应用产品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类比IC无论是在其性能稳度度与使用寿命上的要求,都比数位IC来得高,而且要建立客户对一个类比IC品牌的信任与口碑,除了业者本身必须要拥有坚强的技术实力,更是必须要一段长时间的经营。


类比IC市场规模其实非常大、产品也是种类繁多,业者必须一开始就选择适当的领域投入;以安茂的经验为例,我们最初是以技术门槛较低、应用也较为广泛的电源IC做为市场切入点,在逐渐累积技术经验并受到客户的认同之后,才进一步迈向更高阶的应用领域。例如过去安茂的产品仅负责终端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电源管理单元,现在则是以整合性的思考将所有的电源IC技术整合,朝向提供所客户整个系统的电源管理完整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 )目标前进;这种渐进式的市场经营模式也是类比与数位IC的差异性所在,业者只有一步步脚踏实地前进,才能获得成功。


黄:类比IC与数位IC在产品型态与产业生态上有很多不同的差异,在公司经营管理上是否也有不同的策略?是否能与我们分享您的经验?


郭:我在类比IC设计业界已经有30年的经验了,一开始是技术工程师,后来才转任管理职,这么多年以来的感想是,类比IC产业的挑战性确实很高,往往有很多不可预期的状况发生,也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解决,而这应该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如同前面所提到的,类比IC与数位IC在产品特性上有很大的不同,数位IC的市场讲求应变快速,产品上市要快,经营的步调也必须跟着市场的脉动加快速度;而经营类比IC市场的步调虽然可以慢一点,但所面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挑战。


“不可预期”的类比IC挑战

其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类比IC的“不可预期性”。所谓的不可预期,是由于类比IC需要跟许多元件搭配使用,而在实际应用上也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反覆测试,才能确保其性能运作无虞;但偏偏类比IC的测试并没有那么简单,有时候单一元件的测试没问题,与其他元件一起放进系统中却出现状况,甚至是系统中的测试也没有问题,但由于终端产品使用环境的条件不同,如温度、湿度出现变化,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的状况。在这些不可预期的状况发生时,经营者是否能以更大的耐心与沉着的态度处理,并带领工作同仁一起思考如何去排除状况,成为重要的关键,而要通过每一次的考验,经验的累积与团队的默契不可或缺。


黄:基于以上的经验,您认为经营一家类比IC设计公司必须注重的条件有哪些?国内投入类比IC领域的业者可说是如雨后春笋,要在其中保持竞争优势与领先地位,必须掌握那些关键?


郭:我认为人才的培育与经验的累积应是一家类比IC设计公司最关键的成功要件,但对于「经验累积」的注重,似乎在业界并不是普遍的共识。近年台湾确实有许多类比IC业者在短时间内崛起,这些公司大多数资本额不大、市场占有率也非常低,让外界有个错误的印象以为类比IC的市场门槛比较低、需求量也比较也小;但事实上类比IC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只是若业者因为资金取得容易,而抱着赶搭热潮的态度来参一脚,走一步算一步,忽略了长远计画与经验累积的重要性,在市场开拓与永续发展上恐怕会遇到瓶颈,尤其对小规模的公司来说更会困难重重。


以安茂来说,一直是战战兢兢、随时跟着市场脉动来调整方向,并注重长期的产品规划,但虽然已经在市场上小有成绩,也也同样逐渐感受到资本规模有限所带来的成长阻力;类比IC的投资不是一、两个月内就可以看到效应,而是必须长期经营才能有回收,资金不够,对于公司运转的活络程度会造成负面影响;目前整个IC产业的生态已经在改变,大规模的投资是大势所趋。


而在人才方面,目前好人才难觅与员工流动率高的状况,应该是所有IC设计业者都同样面临的难题;以安茂的经验来说,我们在过去两年来的人员留驻率皆维持在95%左右。能维持低流动率,建立员工对公司文化的认同感是一个重要因素;安茂的策略是采取美式的管理文化加上台湾的管理制度,提供员工开放的学习环境,此外我们在美国矽谷拥有平均年资在20~30以上的设计团队,除了能发挥经验传承的效果,美国人才的技术优势加上台湾人才的行销长才,此种跨国人才整合的模式对公司的发展也有正面的影响。


台湾是发展类比IC的优良环境

黄:与欧、美、日等国相较,台湾的类比IC产业相对显得较为落后,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经验累积不够与大规模投资缺乏等因素之外,本地晶圆厂、封装测试厂等,在制程上的配合是否有不足之处?


郭:类比IC对晶圆制程的依赖度较高,对无自有晶圆厂的IC设计业者来说,晶圆代工厂的配合度可说非常重要;目前确实有许多晶圆代工厂会以IC设计公司的产能需求量与市场竞争力等条件来选择客户,这对大公司来说较有利,小规模的公司相对来说就可能会缺乏这方面的优势。安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晶圆代工伙伴在配合上的问题,但其他同业是不是也有一样的好运气就不得而知;由此可见,大规模资本对于类比I​​C设计业者来说有其必要性。


至于封测流程的部分,类比IC对封装的小体积与抗杂讯等条件特别注重,台湾目前的封装厂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为提高产品良率,类比IC的测试是一个重要关卡,一般来说类比IC测试的流程也与数位有IC所不同,所以除了IC设计团队之外,安茂也有测试技术的研发团队,可与测试代工伙伴密切配合以使流程顺畅。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优势所在就是生产链的完整,IC设计、晶圆代工与封测代工各部门都能相辅相成,而样的环境对缺乏标准化技术的类比IC产业是一大助益,此外与成长潜力雄厚的中国市场之接近性,也是台湾发展类比IC产业的利基所在。


整合是迈向成功之路

黄:台湾虽然因为接近中国市场而获得不少商机,中国IC产业快速崛起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却也是让台湾产业界忧心的话题;依您的看法,台湾的类比IC设计业应该怎么走,才能与国际大厂并驾齐驱,而不被后起之秀迎头赶上?


郭:就如同安茂目前的状况,就算台湾的类比设计业者在技术经验的传承与累积、人员的稳定度与团队之默契的建立上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要赶上世界水准仍有一段艰困的路要走。国外的类比IC大厂有不少都是IDM型态,可完全掌握晶圆制程技术与产能,这是一大优势,但这些领导业者最强的部分,还是在于拥有技术一流的工程师与雄厚的资本实力。


台湾的类比IC设计业者大多以无晶圆厂的型态经营,虽然在一开始省却了投资与维护晶圆厂的压力,可将本求利、包袱小,但也较难有所突破,就长远的发展来看是不利的,此外台湾的工程师虽然非常努力,但技术水准仍然不够,这也是需要长期、大量的投资才能有所进展。因此,如果台湾的类比IC产业、甚至整个IC设计产业要挑战国际领导地位,业者之间打破民族性各自为政的传统观念进行整合,应该是一个必要的手段,这样的整合不仅是资本的扩大,也是技术实力的加乘,对产业的成长与永续发展是很大的助力。


台湾的IC设计业者规模都不大,要独立发展IDM厂绝非易事,如果产业界上、下游与同业之间能取得共识,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业者彼此之间能为长远的目标而结盟合作,不但在资金的取得上会比较容易,市场的空间与机会也会变大;但我想国内的民族性障碍应该是最难克服的障碍,而事实上就算台湾出现类比IC的大型IDM厂,也不是在三、五年内就可以赶上国际水准,台湾的类比IC产业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整理\郑妤君;摄影\欧敏铨)


相关文章
出囗管制风险下的石墨替代技术新视野
用Arduino 打造机器人:循迹、弹钢琴、下棋都行!
树莓派推出AI摄影机、新款显示器
智慧充电桩百花齐放
充电站布局多元商业模式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E Ink元太彩色电子纸Spectra 6获SID最隹显示科技奖
» 友达Micro LED技术再突破 SID展出创新应用产品
» R&S在关键通信世界CCW 2024展示测试方案 协助成功过渡至任务关键宽频通讯
» Nordic上市nRF Cloud设备管理服务 大幅扩展其云端服务
» 是德科技成功验证符合窄频非地面网路标准的新测试案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E8K05Y8STACUK5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