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ASP是泡沫?是未来?
ASP市场定位与未来价值

【作者: 葉宗道】2001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6619】

前言

今年国内首次在台北举办为期三天的 ASP World 大型研讨会,主要的参与人士来自国内外 ASP 上下游相关业者 ( ASP、IDC、SI、ISV、IT Consultancy ) 等。


本次研讨会中以高峰论坛最受人瞩目,讨论的主题为「ASP是泡沫?是未来?」,邀请的专家有ASP 产业促进会会长-林孟克先生、台北大学企业管理学系系主任-方文昌先生、美商莲花国际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总经理-陈敏智先生、中华民国资讯软体协会理事长-翁正雄先生、数位联合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志忠先生。


藉由热烈的讨论,以确定企业e化的重要性与 ASP 市场未来的价值,本文将从个人对 ASP 产业的观察,提出现况解析与未来发展方向。


现况分析

综观此次高峰论坛,其中「市场需求」、「收费机制」、「环境建立」、「未来发展」是最重要的几个主题,本文将做深入探讨:


一.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ASP 产业锁定的目标客户为一百多万中小企业,这些蚂蚁雄兵对从事企业电子化的意愿虽高,但受限于本身的资金规模,一般可以接受的资讯技术花费最高上限止于每年四十万台币,换言之,即每个月三万元台币是最高上限。基于中小企业这种「钱花在刀口上」的心态,除非 ASP 业者达到某种程度的经济规模,否则很难损益平衡甚至获利。


除了上述合理的价格定位策略外,提供「一次购足」的ASP 服务,也是中小企业在选择ASP 业者重要考量因素,试想,企业用户需要的是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sion ( 服务导向) 而不是仅仅Application Software Provision ( 软体租赁) 或Application Solution Provision ( 解决方案提供) ,换言之,提供符合产业需求的整合性的加值服务,才是ASP 业者赖以生存不二法门,如(图一)所示。



《图一 ASP与用户关系图》
《图一 ASP与用户关系图》

二.收费机制

在本次的高峰论坛中,ASP 业者如何向企业用户收费成为ISV 业者最关心的议题,以ISV 立场,除了要求ASP 业者提供另一类通路( 网际网路) 去行销软体产品与技术支援来共同开发应用平台之外,希望ASP 业者提供一套合理收费机制,如(图二)所示。



《图二 ASP与ISV关系图》
《图二 ASP与ISV关系图》

譬如说ISV 全副心力去开发新的软体应用,不必要担心企业用户使用软体的计费问题,ASP 业者此时扮演的角色为提供具吸引客户的价格策略,目前最常见的付费方式为缴纳固定月租费( 根据License 使用人头数、软体种类等)。


此次与会人士中,有人以微软的 Office2000 产品为例,该产品共涵盖Word、Excel、Outlook、PowerPoint、Access、Publisher、FrontPage、PhotoDraw与Macros/VBA等九大模组。


有些公司可能只使用Office2000 其中的模组如﹕Word、Excel、Outlook 与PowerPoint 等常用的Office与email软体,对于Access、FrontPage或Macros/VBA 等较高阶模组用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因此提议ASP 业者是否以用到的模组作为计费方式( charged by module )。


甚至可能的话,细分到以使用到的功能 ( charged by function ) 或交易次数( charged by transaction ) 作为收费的基准。


三.环境建立

虽然大家对ASP 未来的市场前景看好,但不可讳言目前中小企业主对ASP 认识不够,加上业者本身对相关规范制定不明确都是导致整个ASP 市场规模有待重整,针对「ASP认识不够」这方面,目前政府拟拨出协助中小企业e化2.5亿元的预算部分用于辅助台湾ASP 产业,详细措施将于今年六月定案。


未来也可能藉由南港软体园区的育成中心,协助 ASP 业者发展,ASP 业者一致认同,政府相关奖励措施的订定,对鼓舞中小企业使用 ASP 服务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


至于「规范制定」,这一部份需由政府、产业协会、保险业者共同合作,特别是当ASP 业者与中小企业发生纠纷时,是否有相关规范来仲裁彼此间的责任与赔偿,譬如说, ASP 业者经营的业务可能仅限于应用开发的平台( Application Platform ) 提供、软体租赁( Software Rental ) 及客制化服务( Customization ),本身并不涉入机房设施与网路管理,以委外方式( Outsourcing ) 交由专业的网路资料中心( Data Center ) 来全权负责。


当发生资料遗失 ( Data Loss ) 或突发的断电、断线情况时,造成企业用户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时,是由ASP业者直接承担用户损失?或者资料中心业者也是责无旁贷?甚至提供频宽服务的固网业者是否应涉入 ( 前阵子发生的海底电缆断线 )?用户的损失标准如何判定?保险业可否提供这些 ASP 相关业者合适的解决方案?由于这些问题牵涉的层面既广且深,政府应扮演召集人的角色,整合相关业者共同讨论并汇整相关资讯。


未来发展

随着全球笼罩着经济不景气的阴影下,企业在IT 的支出势必比以往来得紧缩,但是企业对资讯委外的需求日增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说服中小企业主接受「ASP模式」的资讯委外服务,是ASP业者未来努力的方向,根据本次ASP高峰论坛,我们发现其实可从软体应用面与服务水平面来看ASP未来展望。


一.软体应用面

目前ASP租赁的软体应用可分成三大类﹕协同式 ( Collaborative )、企业用 ( Enterprise ) 及个人用 ( Personal )。


其中个人用ASP 未来市场潜力最雄厚,代表性例子为网咖经营的线上游戏,随着宽频环境的兴起,影像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线上游戏将成为ASP 市场的杀手级应用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线上教学以线上游戏的娱乐方式来呈现的话,线上教学可能是未来ASP 另一种杀手级应用。


除了个人用ASP 以一般普罗大众为服务对象外,协同式ASP 相对的是以企业用户为诉求,协同式ASP主要提供的软体应用包括电子邮件( email )、群组排程( Group Scheduling ) 与网上会议( Web Conferencing ) 等。这类型服务主要的特色为跨产业的水平应用,随着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与无线上网时代的来临,是未来企业内部沟通的主要工具。


企业用ASP以提供供应链管理( SCM )、企业资源规划( ERP )、客户关系管理( CRM )、产品资料管理( PDM ) 等大型软体应用为主,与协同式ASP 最大区别在于各个产业在导入这些大型软体系统时,由于需求规格不尽相同,因此ASP业者必须提供适当的客制化( Customized ) 服务,ASP 业者在协助企业透过租赁方式来导入这类型的系统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该特定产业的Domain Know-How。


二.服务水平面

在谈到ASP 服务水平时,服务水准同意书(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SLA ) 是最重要的关键,为了确保ASP业者所提供服务水准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与ASP业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就必须靠SLA来规范,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产业,对服务水准需求也不尽相同。


譬如说以医疗体系资讯委外而言,当医院使用药品供应链系统( Drug Supply Chain ) 时,对整个系统的资料完整性( Data Integrity ) 要求非常严格,绝对不允许发生药物与病患之间关系产生错乱,确保正确的药物传递给正确的病患,相对的对系统可用性( Availability ) 的要求可能就没有系统完整性来的严格,例如当系统当机时,医生可以手写方式开处方,而病人凭着该处方依然可以到药局领药。


然而对飞航管制中心而言,系统的可用性必须要求非常高,试想当系统当机时,若备用系统无法即时运作来引导航厦外上空所有飞机的降落,那么所有在空中的飞机不都撞在一起。


根据工研院IEK的观察,目前服务水准同意书主要项目大致可分成下面几个部分,如(图三)所示﹕



《图三 服务水平同意书架构》
《图三 服务水平同意书架构》

1.网路传输性 ( Connectivity )

网路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不佳,一直是ASP发展上的一大隐忧。由于大部分ASP业者并不涉入网路频宽的经营,大都委外给资料中心( Internet Data Center ) 或固网业者,在制定服务水准同意书之时,并不包含网路传输部份,客户若想取得网路传输速率和稳定性方面之保证,必须多付钱给提供频宽的电信业者。


2.网路安全性 ( Security )

网路的安全一直是企业选择ASP 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ASP 供应商要能确保客户资料的完整安全与存取控制,包括防火墙( Firewall ) 的设计与监控软体( Intrusion detection software ) 的设置以防骇客的入侵,最重要在于如何保存所有系统内的追踪资料、安排第三者的品质评估( external third-party security audits )、意外时作出适当的应变等,都是企业评估的重点。


3.网路认证 ( Authentication )

网路认证与网路安全差别在于网路认证确保合法的使用者根据系统订定的权限存取适当的资料,然而网路安全在于剔除不合法使用者进入系统,因此网路认证是对内、网路安全是对外的检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ASP 如何因应企业员工离职或新进员工造成帐号的失效或启用,其中处理的时间到底有多快?甚至 ASP 业者能否与企业采用相同认证机制,使得企业员工只需一组帐号及密码便能行遍天下。


4.资料库 ( Database ) 管理

资料库管理对企业而言有无法言喻的重要性,其中资料的备份与回复、报表产生的效率在 SLA 需详细载明。譬如说用户会关心,从下达 ( request ) 产生 BOM 报表的动作到系统去资料库抓资料而后产生报表,总共花费的时间,


资料备份多久做一次?是每星期或每天或每小时;甚至当用户终止契约改用其他ASP 的服务时,如何确保企业资料的顺利转移,这些都是 ASP 业者在规范 SLA 时应当注意的细节。


5.应用软体 ( Application ) 管理

ASP 的核心服务即提供符合企业需求的各种应用软体服务,故如何有效管理旗下的各式各样应用程式成为ASP 业者首要的任务,企业在评估应用软体的服务水准时,回应时间( Response Time )与问题处理( TroubleShooting ) 是SLA 应考量的重点。


其中「回应时间」是指当使用者下达一些常用的工作时,在使用者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所需;至于「问题处理」是指当程式在执行过程中若造成错误的情况,ASP必须在使用者可容忍的时间内解决问题,而不影响用户的权益。


结语

受到全球网路产业景气的低迷,加上国内企业的缩衣节食,宁可将资源投入在核心本业上,相对的在IT 方面的支出就显的格外谨慎小心,如何说服企业主愿意拿钱出来使用IT 技术,增强本身的竞争优势,是ASP 业者应当努力的目标。根据笔者的观察,要促进 ASP 产业的繁荣发达,不至于走上前一波 DotCom 的泡沫化,可以从两方面来运作。


一.产业专业分工

在 ASP 的产业价值链中,可以从最上层的解决方案的顾问服务,到最底层的网路基础建设提供者,如(图四) 所示。



《图四 ASP产业分工模式》
《图四 ASP产业分工模式》

从企业对资讯委外的需求而言,可以从最单纯的电子邮件管理、企业入口网站建置,到最复杂企业e化的大型专案等。以企业客户的角度来看,所面对的窗口只有一个,就是ASP 业者,至于ASP 业者如何去找上下游业者( 如: IDC、ISV、SI、ISP、BSP ) 来合作,企业主并不需要知道,这就是ASP 的加值所在。透过这样的专业分工模式,整个 ASP 产业才能降低成本,提供符合企业需求的的一次购足服务。


二.建设健全环境

除了透过专业分工模式来整合 ASP 产业的资源外,政府对产业环境的重视与投入,也是影响 ASP 是否走向泡沫化的关键所在。笔者曾经与AS​​P 产业促进会会长林孟克先生访谈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经聊到政府当初对半导体产业的大力投入与支援,才会有今日的台积电与联电等世界级的晶圆代工厂存在。


相反的对软体产业的漠不关心,任由业者去苦撑,这种对知识经济的不重视,导致国内ASP 产业一直是业者的脚步永远走在政府的前面,与邻近的印度与南韩政府对软体产业的重视程度相比,实在是难以相抗衡。


随着国内制造业外移大陆的脚步持续加速,政府一直标榜建立台湾为全球运筹中心之际,如果要确保「根留台湾」,再不重视知识经济对台湾产业的影响,恐怕产业空洞化绝非危言耸听之喻。


笔者认为,政府应当参考印度与南韩政府对软体产业的相关做法,从「人才的培育」与「法规的制定」双管齐下,如此才能振兴ASP 产业,同时也提供国内产业转型的契机,逐渐由低利润生产制造等代工产业提升至高利润之创意研发的知识经济产业。


相关文章
友嘉横跨全球购并版图 朱志洋打造工业4.0新商业模式
ISP的经营新利基
新一代的Web应用标准竞争
SI厂商e化市场布局
找到明确的 Business Model 网际产业仍有看头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台达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实现智慧工厂整合AI应用
» 欧洲航太技术展在德国盛大展开,全球吸睛 镭洋推出卫星通讯整合方案,目标抢占庞大的欧洲卫星商机
» 经济部促成3GPP大会来台争话语权 国内外大厂共商5G/6G新一代技术标准
» 经济部支持跨国研发有成 台欧双方分享B5G~6G规划
» 达梭系统收购IQMS扩展3DEXPERIENCE平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U4K6RF8STACUKW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