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的農曆新年假期才剛剛結束,正當所有人返回工作崗位摩拳擦掌迎接全新一年的挑戰,國內科技產業界卻驚傳頭條消息──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因疑似非法投資中國晶圓廠和艦,檢調單位除拘提回台過節的和艦負責人徐建華進行偵訊,更派員搜索聯電台北、新竹等地的辦公室查扣證物,罕見的大動作引起各方關注,也在國內掀起一陣喧然大波,各方意見不斷。
據檢調單位的說法,此次針對聯電與和艦所進行的調查,是防止聯電將技術與資金以不當手法轉移至對岸,損及廣大投資人的權益;因此聯電是否“偷跑”反而不是重點,而該公司有無違反證券交易法,涉及對股東的「背信罪」,才是被關切的部分。站在司法公平正義的角度,聯電是否違法確實應該深入追查,一切還有待相關證據來釐清,但在所有的司法調查行動尚未有結果的這段時間,各家新聞媒體自然不可能會耐心等待真相水落石出,而讓此一案件又成為國內政爭口水戰的新題目。
近年來,台灣島內所謂藍、綠兩大陣營互相較勁對決,幾乎每一件事情都免不了地被一種「二分法」檢驗:藍與綠、統和獨、愛台或親中...永遠都只有一個選擇,而只要被歸類,就再也擺脫不了被套上一種顏色來看的命運,包括聯電案件也是一樣。於是一樁與司法、與台灣半導體產業投資政策有關的事件,有人拍手叫好,認為這是給所有背棄台灣、積極西進投資中國的企業之最佳警告,也有人將之解讀為「半導體業者遭泛綠台獨政府秋後算帳」的政爭。種種並不理性的看法讓人感覺無奈、也讓人對台灣的未來發展感到憂心;除了“選邊站”之外,難道再也沒有更好的選項?
相信對大多數的理性民眾來說,對於聯電案,更想知道的應該是事實的真相,並期盼司法能做出公正判決,避免投資人的權利或是台灣的產業優勢、國家安全受損;而對所有的產業界人士來說,政府是否能藉此重新檢討兩岸投資政策,在中國大陸市場迅速崛起的此時,以更前瞻的眼光讓札根本土的科技產業能及時掌握商機,也同樣刻不容緩。兩岸關係並不是藍綠傾軋的籌碼,對於中國,台灣無論存在著多少歷史糾葛的情結,都不應該再以「祖國」或是「敵國」的二分法來看待,而更應該以對等的角度,思索如何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由適度開放彼此的往來並訂定遊戲規則,來獲取對人民最大的利益。
聯電案爆發之後,除了兩岸政策的檢討,也陸續看到有輿論對於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上市企業經營透明化等措施的修訂之關切,希望這些都是正面的力量,促使台灣走向一條更務實的中間路線,也期待政府能傾聽來自每一個角落的不同聲音,做出對國家未來最有利的決策。(鄭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