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Skype風潮正如火如荼,然而軟體的世界推陳出新,步入2005年又多了Bellster與Headcall來攪局。Skype開起PC to PC之VoIP(Voice over IP)新頁,並建立起PC to Phone之Skypeout創新商業模式,侵蝕電信業者長途電話與國際電話利潤,已令電信業者冒了冷汗;Bellster打著Phone to Phone旗幟加上免費模式,進一步瓜分市話業務,而Headcall除了PC Based之VoIP外,加上視訊電話成為兼具Voice與Video功能之軟體,看來電信業者之語音大餅,又被刮了一塊走。
2005年初Pulver.com推出Bellster,藉由建立Bellster社群,希望吸引擁有Unlimited Call服務之人登錄至Bellster成為成員,當使用者安裝名為Asterisk的交換機(PBX)自由軟體在其電腦內,並將家中電話接到此台電腦,便可利用遍佈各國成員之Unlimited Call線路,免費撥打電話服務至各個國家。Bellster允許社群成員共用彼此之電話線,以Peer to Peer(P2P)分享電話線模式,達到免費VoIP服務社群免費共享方式,而Bellster之創新模式在於進一步提供Phone to Phone,Bellster先提供PC to PC後,到了要轉接到市話部分,Bellster以社員Unlimited Call轉撥方式代替,進一步達到Phone to Phone,而且是完全免費方式。
2005年初中國北京Headcall.com推出Headcall軟體,具備近乎Skype音質的網路電話,並具有數據傳輸與DVD視訊功能。進一步說明,用戶安裝Headcall在電腦裡,可申請11碼之電話號碼,藉由電腦可免費撥打網路電話,其次在語音通訊時,亦可透過Headmeeting進行視訊影像溝通。最後則還有AnyChat,具備小型呼叫中心系統功能,可作為中小型企業之網路電話與視訊會議主機系統。
90年代末之全球電信自由化,雖開放新進電信業者加入電信市場進行競爭,但電信遊戲規則核心依舊沒有改變,電路轉接換取語音利潤,通話時間決定語音價格,整體電信市場沒有太大改變。然而2003年VoIP軟體業者藉由技術能力提供穩定之語音品質,加上網際網路之無遠弗屆,使得轉接與時間價值不再,敲起傳統電信業者經營之警鐘,不過傳統電信業者仍具有線路、號碼、習慣與用戶等優勢,因此這些VoIP軟體業者短期並不足以徹底取代傳統電信業者,只能在利基市場取得某部分市場。
但長期來看語音市場的喪鐘卻已緩緩低鳴,談起VoIP傳統電信業者講的H.323與SIP協定,其設備架構仍建構在交換器與伺服器之上,而VoIP軟體業者只需軟體與伺服器便可,整體成本極具競爭力,此變化已成趨勢,未來衝擊將不只對電信業者也牽連到設備業者。(作者現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研究經理)。
??
??
??
??
2 2000/7
2000/7 3
通訊與網路
通訊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