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傳產機械敲警鐘 布局AI先進製造迫在眉睫
以產業轉型應對ECFA零關稅優惠項目中止

【作者: 陳念舜】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2459】

在今年台灣COMPUTEX期間掀起AI熱潮同時,其他傳產、機械製造業正面臨共有134類ECFA零關稅優惠項目中止的消息,卻顯得乏人問津。除了後續有學者憂心此恐將加重台灣產業「荷蘭病」,就連學界專家在最近舉行的IEKCQM記者會上也紛紛示警,呼籲應趁AI大勢加速產業轉型,布局多點及先進製造,以強化供應鏈韌性!



自從2023年總統大選前後,就屢傳中止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紅利如同灰犀牛般逐步逼近,直到中國大陸今年5月31日宣佈第二波中止減讓關稅名單,將取消來自台灣生產的134類進口產品的優惠稅率,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於6月15日起恢復課徵1%~12%不等關稅總算告一段落。


雖然至今產官雙方皆稱對於整體出口風險的影響有限且可控,經濟部認為台灣2023年相關產品輸陸金額約98億美元,僅占其全球出口比重約2%。包括機械公會(TAMI)、工具機公會(TMBA)雖皆不樂見ECFA早收清單中止,卻也逐漸分散出口市場。據統計2023年清單中機械類產品,對大陸出口金額約為28億美元,比重自2021年的30.9%降至23.5%,對大陸市場依賴性逐步減少,整體機械產業出口受影響有限。



圖一 : ECFA早收清單紅利中止,將如同灰犀牛般逐步逼近。
圖一 : ECFA早收清單紅利中止,將如同灰犀牛般逐步逼近。

ECFA早收紅利不再 將流失傳產就業與競爭力

然而,據統計目前兩波ECFA早收清單中止減讓關稅項目合計近1/3品項,將影響台灣出口金額近120億美元,占ECFA早收產品出口總金額已近8成。仍將對於個別中小企業出口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特別是動力傳動件製造業者,將面臨更大的出口競爭壓力。


TAMI也指出,一旦銷往大陸產品關稅由0%恢復到5%~10%,預估會影響台灣相關廠商出口競爭力或利潤率。例如原受惠ECFA早收清單獲利的8成台製設備,在大陸市占率恐下滑4%~5%,預估出口值銳減約1.1~1.4億美元,約占總體機械出口值0.5%。


若因此流失的市場難以重返,損失的金額也會持續擴大。已有不少有能力兩岸布局的工具機暨零組件大廠正認真考慮,是否乾脆擴大在大陸生產規模避險,短中期將導致台灣傳產中小企業後續就業人口與出口競爭力下滑;無力跨國布局或在大陸設廠的業者,則仍須要政府協助轉型及開拓新市場。


依經濟部已與石化、紡織和機械業者召開座談會溝通過後,也回應將續朝改善經營環境,提供低利貸款;或透過海外參展,協助產業拓銷及加強分散出口市場擴大商機;以及運用數位科技,加強產業升級轉型,朝發展高值化及差異化產品等面向投入資源,加速推動產業智慧化、低碳化。



圖二 : 運用數位科技加速推動產業智慧化、低碳化,加強產業升級轉型,朝發展高值化及差異化產品。(source:ITRI)
圖二 : 運用數位科技加速推動產業智慧化、低碳化,加強產業升級轉型,朝發展高值化及差異化產品。(source:ITRI)

2024年金屬機電業成長1.92%墊底 猶待AI、半導體加持

惟從長遠角度來看,台灣因過度依賴晶片業而擔心患了「荷蘭病」,未來將更加嚴重。根據工研院IEKCQM最新預測2024年台灣製造業景氣,隨著就業市場穩定、通膨緩降,國際需求逐漸改善、民間消費及投資意願轉強,供應鏈問題紓解而緩步回暖。整體製造業產值估計達23.1兆元新台幣,年成長率上修為6.47%。


其中排名第一的「資訊電子業」因為供應鏈庫存去化落底,全球手機、PC、車用電子等終端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可望逐步反轉,產業景氣展望正向;加上Al伺服器與邊緣AI終端裝置應用的快速發展,帶動半導體在AI、HPC等先進製程的產能持續擴增以滿足市場需求,電子零組件及材料產值成長11.09%。半導體業更受惠於AI議題帶動相關供應鏈需求強勁,預估2024年產值成長17.7%,將首次突破新台幣5兆大關,達到新台幣5兆1,134億元。


「民生工業」的歐美品牌廠也因為去庫存順利,通膨及升息限縮消費支出的效應緩步淡化;股市創高帶動外食、旅遊、休閒娛樂消費,刺激民眾消費意願續強,支撐台灣民生工業產值將成長4.33%。「化學工業」也順應國際淨零永續趨勢,帶動台灣石化產業朝向綠色製造、高值差異化商品、碳循環再利用技術發展,產值將成長2.31%。


「金屬機電業」雖訂單年增率已見回升,輔以新興產業應用帶來新市場,將有利於支撐產值成長。但受到高通膨、高利率政策環境的滯後影響,以及日圓貶值、地緣政治衝突等不利因素延續,仍以1.92%成長率在4大製造業敬陪末座。



圖三 : 金屬機電業受到高通膨、高利率政策環境的滯後影響,以及日圓貶值、地緣政治衝突等不利因素延續,仍以1.92%成長率敬陪末座。(source:工研院IEK)
圖三 : 金屬機電業受到高通膨、高利率政策環境的滯後影響,以及日圓貶值、地緣政治衝突等不利因素延續,仍以1.92%成長率敬陪末座。(source:工研院IEK)

學界示警 半導體應與其他產業鏈結

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健全也認同IEKCQM預測製造業成長趨勢,包括中經院最新發表今年5月份PMI數據達55.4%也顯示終結連續14個月以來緊縮情勢,主因即是受惠於美中需求回暖,導致新增訂單、生產指數兩者皆增至60%以上的高度擴張現狀。惟因存貨指數緊縮低於客戶所需,顯示以短急單居多,整體景氣復甦能否持續尚待觀察。


且不同產業間內外復甦程度也不平衡,比較銷售與存貨量指數年增率的電腦及光學大於電子零組件,電子資訊又大於化學生技、民生工業、金屬機電;交通工具和電力及機械設備PMI指數皆低於50%,應注意是否更向科技業傾斜。「半導體發展應更全面,和其他產業鏈結,使台灣經濟發展更健康!」王健全說,否則半導體產業迄今占台灣總出口近40%、GDP13%,創造貿易順差大,就業人口卻僅占7%,卻面臨更嚴峻的地緣政治風險。


包含在美國「去中化」的長線戰略下,務必要建立台美策略聯盟,鞏固與善用美國資本市場;加強台灣半導體國際廣宣及游說力道,研擬因應對策;分別強化上下游縱深,以及橫向擴散至醫材、通訊、醫療等應用。避免受到中國大陸經濟弱化、輸出通縮的影響,導致台商與陸商在海外競爭加劇。


進而打造「新產業」,透過五大信賴產業政策補助、類主權基金等措施加速轉型;「新市場」,涵括新東向、新南向匯流,建立倉儲展示中心;新定位,期望打造亞太貿易/科技運籌中心。王健群強調:「台灣不能沒有半導體,也不能只有半導體。傳統產業面對RCEP、ECFA、Taiwan+1、大陸經濟弱化傾銷、日圓貶值等多重壓力,亟待政府關愛眼神及資源配置。」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史欽泰進一步指出,從這次統計可見半導體已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出口、GDP占比都非常高,產值過去在2014年才剛突破兆元;2014~2019年即先有工業4.0加持達2兆,又有疫情加快數位轉型;再加上2023年起AI異軍突起,從而突破5兆元產值,解決了工作和生活需要,此時卻發現資源有太集中的疑慮!


他強調:「AI未來發展重點除了算力工具之外,通信傳訊和儲存也都很重要,還有應用面所需的感知、控制,以及最大的罩門就在於能源的需求,都可能會影響未來長遠的發展。」因此,產業除了一方面要追求技術突破之外,也受到地緣政治壓力和土地、能源的限制,勢必要放眼全球多點布局,台灣向來是中小企業為主,更應該維持韌性與創新能力,避免因過度集中發展而削弱身為產業隱形冠軍的優勢。



圖四 : 學界專家在最近舉行的IEKCQM記者會上紛紛示警,呼籲應趁AI大勢加速產業轉型(攝影:陳念舜)
圖四 : 學界專家在最近舉行的IEKCQM記者會上紛紛示警,呼籲應趁AI大勢加速產業轉型(攝影:陳念舜)

依工研院觀察現今國際有3大趨勢已然成形,成為2024年影響台灣製造業發展的關鍵:


一、 萬物皆AI時代(AI for all)來臨,隨著AI正由雲端走向邊緣(Edge AI),台灣憑藉半導體、伺服器、記憶體和其他ICT產業等國際競爭優勢,未來發展可期。


二、 世界風險前景惡化,據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世界風險報告指出,AI所生成的錯誤和虛假訊息,成為全球短期內最大的風險。另有環境變遷、科技化加速、社會人口成長分岔、地緣政治等4種結構性因素,將影響社會可持續發展。


三、 全球貿易結構重建,多點製造、在地供應同時發生,造成海外(off-shore)分工更分散,台灣本土(on-shore)製造成趨勢。依經濟部統計台灣近5年(2019-2023)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顯示傳產貨品外移、但科技類產品回流製造的兩極化現象。


面對此3大趨勢,工研院建議,因應急遽上升的AI需求,台灣應從人才與新創培育、鞏固領先地位等兩大面向,確保台灣半導體產業在AI時代下的優勢。在人才新創培育方面,應建立人才循環方略及新創孵育作法;也需深化產業基礎科技,並發展AI輔助IC設計以尋求技術新突破,才能長久鞏固台灣的領先地位。


在社會穩定發展的議題上,台灣面臨多型態的風險衝擊,應嘗試透過新興科技強化韌性,從生產力韌性、基礎設施韌性及能資源韌性等3大應用領域切入。且為適應全球貿易結構重建,建議政府可支持業界研發及進行人才布局、協助產業擴大外商合作、設立研發管理總部、切入國際供應鏈4大路徑,將台灣打造成全球高科技生產管理/研發基地。


相關文章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機械公會鎖定淨零轉型4重點 產發署明年將建碳係數庫
» 新世代智慧交通應用 華電聯網5G C-V2X技術能力受肯定
» AI帶動半導體與智慧製造方向 促進多功機器人產業革新
» 打造綠能部落 臺東偏鄉建置防災型微電網強化供電穩定性
» 宇瞻量產最新工規DDR5記憶體模組,兼具高效與環保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52.14.255.12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