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機,幾乎已是許多國家中的普遍情況了,但若走一趟日本,便會發現,他們(尤其是年輕人)與手機之間的關係,才真稱得上是情誼深厚。只要拿出手機,他們的心中似乎就湧現莫名的喜悅,從機袋、機殼的裝飾,到開機螢幕、各種響鈴聲的下載收集,以及熟練快速地按著密集的小鍵盤,收發著e-mail,甚至對著自己拍張照,趕快喜滋滋的傳送出去。對他們來說,手機已不只是通訊的工具,而更像是隨身攜帶的可愛寵物。在這樣的國民熱情之下,也難怪走在機場、街上或坐上地鐵時,舉目所見皆是DoCoMo、J-Phone及AU的廣告了。
這種手機寵物性狂熱,會不會成為全球性的現象呢?很難說,但手機的功能會不斷地提升,卻是可以肯定的趨勢。首先,手機的訊息傳輸得轉換到網路數位封包的架構來,接著則是不斷提高傳輸的頻寬;同時,在應用上,除了既有的語音通話功能外,手機將陸續具備數位相機、遊戲機、記事本、定位導航,乃至錄影播映等功能。
說起來容易,但要達成這樣的訴求,就需要更強大的軟、硬技術,以及整體骨幹環境來配合才可能實現。然而面對「輕、薄、短、小」的另一宿命,在可以一手掌握的狹小手機機身中,功能性的妥協則是必要的抉擇。就硬體而言,手機中零組件的整合速度絕對是獨步電子業界,從百來顆到今日的數十顆零組件,前後發展不過五、六年的時間,而預料很快就會進入十顆以下的時代,在此情況下,所空出來的空間就能放入更多的附加功能晶片,如上述的導航或相機處理晶片。但既是硬體,必然得占空間,晶片再如何縮小化總會擠滿,因此,若要增加手機功能的彈性,最好的方式還是應從軟體下手。
目前手機中的軟體大多還是內嵌式小程式,相當封閉,但明眼的業者都已看出,手機軟體的重要性將會大幅提升,未來的價值甚至不下於今日電腦世界的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因為在有限的硬體資源下,又要享用多樣性的訊息內容,採用client/server的網路服務架構是最可行的模式,而這時手機上就必須具備精簡的終端作業系統。當看清這個趨勢,多家軟體廠商早已磨刀霍霍,積極搶佔這個全新且肥沃的市場大餅。就現在的起跑階段來看,獲得全球六大手機製造商採用的Java手機作業系統J2ME是最大贏家,但微軟也以.NET藍圖積極佈局,而在兩雄之外,挾CDMA系統的優勢,奎爾(Qualcomm)也推出BREW軟體平台來一爭長短。
無線的網路服務若能真正普及,手機在握的感覺必然更讓人愛不釋手;但若具主導性的軟、硬廠商採取各擁資源的自私態度來拓展市場,則將造成一個障礙重重的無線環境,進而繼續拖累技術的更新、打擊市場的信心。如果這些2G/3G的舊時代電信、手機業者仍是這麼不長進,那就等著讓WiFi等開放標準來接收市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