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實現潔淨發電:新一代電池與儲能技術
從儲能與電池技術看綠電應用

【作者: 盧傑瑞】   2022年09月24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3916】

對於再生能源電力系統來說,由於天氣、陽光和季節性變化引起的巨大輸出波動問題,使得發電狀態幾乎都是間歇性,因此很難將它們穩定地連接到商業電網。在此困境下,當然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開發大規模的儲能電池技術,當發電之後,就可以將電力儲存起來。


此時,儲能系統(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就扮演著穩定供電的核心角色,但在今天,在尋找技術和成本效益上的方法來儲存電力是一項重大挑戰。雖然目前有許多技術方案,但卻沒有單一的「最佳」的解決方案。這取決於許多因素,這包括了電力儲存容量、充電/放電/使用周期、設置地點和成本結構等等。



圖一 : 儲能系統(ESS)已經不僅僅是儲能單元。而是根據安裝的規格和目的,讓這些設備以及DC-AC逆變器的管理能夠達到最大效益化。(source:Saft/TotalEnergies;作者整理)
圖一 : 儲能系統(ESS)已經不僅僅是儲能單元。而是根據安裝的規格和目的,讓這些設備以及DC-AC逆變器的管理能夠達到最大效益化。(source:Saft/TotalEnergies;作者整理)

歐洲廢舊電池組回收再利用逐年成長

在面對成本壓力,已經有一些業者和工程師提出,回收再使用廢舊電池組。這些廢舊電池通常是從各種類型車輛,或各儲電站中有條件式的回收。根據廣泛使用的標準,當電池的容量下降到其初始容量的80%時,就可以被宣佈已經達到「第一階段汰除」需更換新電池的程度。


然而,回收再使用廢舊電池有幾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首先,鋰離子電池的特點是體積能量密度高,但在大規模配置中,必須對充/放電/溫度和故障安全等各種參數,進行複雜的多級監控。第二個問題是安裝時,鋰離子電池已經有20%壽命老化的程度。


最後,還有電池管理的問題。可充電電池具有不同的工作特性,必須非常小心處理,即使它們是同一類型,由於充電/放電週期、溫度變化,以及在使用和儲存過程中在惡劣環境中的處理不同,分開管理和更換週期是必需的。


管理這麼大的電池並不容易,但是給這些電池「第二次生命」並重新使用它們的想法顯然很有吸引力,至少在某些情況下(第三次生命階段是回收)。



圖二 : 歐洲可重複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source:Circular Energy Storage;作者整理)
圖二 : 歐洲可重複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source:Circular Energy Storage;作者整理)

以固體形式儲存電力:熔鹽電池滿足低成本目標

以目前電池所使用的材料和技術來看,包括鉛酸電池、鈉硫電池和鎳金屬氫化物電池等,這些技術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在儲存期間會發生自發性放電。例如,車輛長時間停放不使用時,電池就會緩慢被放電直至耗盡為止。因此全球的電池業者投入了相當大的資源,期望開發出更緩慢自發性放電技術,或甚至完全閉鎖便利儲存的技術。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鋁鎳熔鹽電池,利用熔鹽電解質的「凍結和融化現象」來達到防止電池的自發放電。


這款鋁鎳熔鹽電池可以保持90%以上的儲存電量長達12週。在電力供需有餘量的情況下儲存電力能量,並在電力需求增加時,可以低成本的將電力提供給電網系統。


熔鹽電池觀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為V2火箭所開發的一項技術。其原理是,透過採用在室溫下不導電的固體無機鹽作為電解質,讓正負電極在電力儲存期間處於絕緣狀態,從而防止自發放電。當電解液被加熱形成熔鹽時,會產生離子導電性,來作為啟動機制,提供電池放電的能力。


具體上PNNL是將電解液中的熔鹽加熱到180℃左右,就具有離子導電性和可充放電性。反之,當熔鹽冷卻到室溫時,就會開始凝固並失去導電性,進而抑制了自發放電,並能長期保持電力儲存的狀態。非常適合應用在發電間歇波動較大的再生能源發電,解決了季節性或時間性穩定輸出需求的一個重要方式。


PNNL研究小組更進一步的透過採用鋁陽極和鎳陰極,並在電解質中添加了硫磺來提高能量密度。經過開發出的試作品試驗,PNNL發現這款電池,可以在長達12周的時間內保持92%的初始儲存功率容量,同時獲得260Wh/kg的理論能量密度,這比鉛酸電池和液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此外,陽極和陰極之間的隔板由簡單的玻璃纖維製成,而不是昂貴且易碎的陶瓷隔板,來確保低成本和堅固性。PNNL預計在使用更便宜的鐵材料後,可將成本降低至6美元左右,這相當於目前鋰離子電池材料成本的1/15。


鋅材儲能技術 加速實現碳中和

「流動型鋅空氣電池」技術是以鋅作為儲能材料,鋅是一種豐富且廉價的資源,易於增加儲存單元的尺寸來增加容量,並且其特點是負責充電和放電的部分,與電力儲存部分是相互獨立的達到實現低成本、高容量的儲存電池,同時使用水基液體作為電解質還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優點。


在充電過程中,氧化鋅(ZnO)在化學轉變為鋅時,會儲存電子。另一方面,在放電時,由於空氣中的氧氣的作用,當鋅返回氧化鋅時,它會釋放所儲存的電子,從而使電力得以釋放。



圖三 : 透過鋅來做為充放電時電子的儲存與釋放媒介。(source:SHARP;作者整理)
圖三 : 透過鋅來做為充放電時電子的儲存與釋放媒介。(source:SHARP;作者整理)

通過利用氧化鋅和鋅的這種變化循環,可以做為反復充放電的蓄電池來使用。


其技術的優勢如下:


由於使用低成本的鋅作為儲能材料,可以降低成本

目前,大多的電池都是以鋰做為儲能材料,由於生產和提煉國家有限,使得鋰材料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並且存在著供需壓力的風險。但是,鋅材料在許多國家都可以生產和精煉,因此價格便宜,且供應也相對的穩定。


流動型系統有利於高容量的生產

在流動型系統中,充放電單元和儲存部分是相互獨立的,因此很容易通過增加儲存尺寸來提高容量。原則上,儲存部分的成本是低於充放電單元,再加上使用廉價的鋅,這可將達到低成本、高容量儲存電池的目標。


水性電解質帶來的高安全性

由於浸鋅的電解液是水性液體,因此燃燒的可能性極低,這與使用有機溶劑(非水)的蓄電池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水準。


未來大型電力儲能系統的關鍵技術

如今,全球總發電量中約30%源自太陽能、風能、水能及其他可持續能源;本世紀初,這一比例占20%左右。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預測,到2050年,幾乎90%的電力將由綠色能源提供。


因此對於再生能源所需的儲能系統來說,全球相關業者不僅積極的開發二次電池的技術和材料,同時為了解決目前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難以控制的不連續性發電,也有業者開始透過更先進充電觀念,嘗試將儲電電池作為發電架構中的一部分,開發出和太陽能和風力相同綠色能源發電的新一代發電技術。


透過壓縮空氣來儲存電力

壓縮空氣儲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與其他儲能系統一樣,在1978年首次商業化,經過40多年後,現在正處於革新的邊緣。CAES是一種「可充電」系統,當系統驅動壓縮機將電能轉化為壓縮空氣,而在發電時,再將壓縮空氣膨脹的力量使渦輪機旋轉發電。


然而,傳統的CAES存在以下問題:(1)只能在有岩鹽層的地區使用;(2)壓縮後的氣體,大多是用來提高火力發電中,燃氣輪機的燃燒效率,但燃氣輪機再運轉的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廢氣;(3)壓縮的過程中會損失相當多的熱量,導致發電效率降低到40%左右。因此,一些公司正在研究改進這些問題,開發出下一代的CAES,來增加其應用的潛力。


根據許多資料顯示,下一代CAES將改善上述問題。方案一:透過使用水箱、利用水的靜壓儲存設施,和現有的人工密閉空間來解決建設地點的限制;方案二:利用特殊的渦輪機,來利用壓縮空氣的膨脹力發電,而不是火力發電,解決廢氣排放和其他問題。透過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將其儲存在傳熱介質中,在發電過程中產生膨脹的力量;方案三:目前的發電效率已經可提高到70%左右。


目前的技術可以利用廢棄的礦坑直接儲存已壓縮的空氣,而不需要鋪設混凝土。


但必須至少符合兩個條件:(1)礦坑的內壁需要由結晶度高的火成岩構成;(2)內壁的上部必須有地下水層覆蓋。


這也被稱為是一個 「水封式CAES」。雖然火成岩比其他岩石的結晶性更強,但它不像岩鹽構造那樣密不透風。因此,可以利用地下水的壓力封閉儲存空間,達到防止洩漏的作用。日本的電力中央工業研究所已經透過這樣的方式,在岐阜縣的神岡礦區進行測試,目前已經證實了可以儲存1.87MPa的壓縮空氣。



圖四 : 中央電力工業研究所證明可以透過礦坑來壓縮空氣發電。(source:日本中央電力工業研究所、NIKKEI;作者整理)
圖四 : 中央電力工業研究所證明可以透過礦坑來壓縮空氣發電。(source:日本中央電力工業研究所、NIKKEI;作者整理)

抽水蓄能電力轉換發電

抽水蓄能是最古老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儲能技術,目前仍在世界各地廣泛部署。


通常情況下,電力需求在白天增加,晚上和節假日白天減少,而大多的水庫發電機都是在白天時運轉,這導致一些發電廠的電力過剩。


抽水蓄能就是利用這些多餘的電力,在晚上將水從下部水庫抽到上部水庫,而在白天電力需求高的時候,將水量釋放到下部水庫,帶動渦輪機發電。夜間使用的剩餘電力有一些模式,例如由附近的電力公司供電,或利用水庫內建的蓄電池的電力,來啟動馬達抽水。


此外,雖然全球的水庫都備有水力發電系統,但幾乎大部分電廠都還沒有引進抽水蓄能設施。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年報告,到2025年,歐洲大部分新的水庫發電站將設置抽水蓄能系統。


熱能儲存發電也備受關注

大多人都同意,熱能儲存是「最清潔、最高效的儲存技術」,因此近年來也備受關注。熱能儲存是一種將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剩餘電力和熱能儲存起來,在特定時段再利用廢熱方式來發電的技術。例如,將白天收集的太陽能熱量儲存起來,在晚上應用在空調等耗電設備上等。


目前可以儲存熱能的材料包括水、冰、沙子和岩石,而典型的蓄熱介質是安裝在建築物或公寓屋頂上的水箱。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202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2019年全球熱能儲存容量在200GWh左右,但預計2030年將超過800GWh。事實上,2021年全球熱能儲存市場已經達到37億美元,並且正在穩步增長。


相關文章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以AI彰顯儲能價值 提供台灣能源轉型穩定力量
虛擬電廠供應鏈成關鍵
減碳政策先鋪路 全球一起攻儲能
克服再生能源不穩天性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全球智慧手機用戶數持續增長 2028年蘋果將超越三星
» 荷蘭半導體再添助力 ChipNL獲1200萬歐元資金挹注
» Honda發表全新e:HEV油電混合動力系統:S+ Shift技術
» 半導體生產技術加速演進 高純度氣體供應為成功基礎
» 創新在宅醫療 南臺科大智慧健康醫療科技研究中心展示成果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91.202.6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