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行動支付習慣成形 消費方式邁向新局
現金使用頻率降低

【作者: 王岫晨】   2022年08月15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3283】

根據一份由MIC所公布的2021年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顯示,發現消費者首選行動支付的偏好度明顯提升,從2020年37%成長至50%,相反的,首選實體卡的比例從2020年35%降至2021年26%,可觀察到從2020年兩者偏好度首度黃金交叉之後,差距幅度急遽增加,短短一年已相差24%。



圖一 : 根據調查,消費者選擇行動支付的偏好度明顯提升,實體卡的比例則下降。這些狀況反映出疫情因素正加速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習慣養成。
圖一 : 根據調查,消費者選擇行動支付的偏好度明顯提升,實體卡的比例則下降。這些狀況反映出疫情因素正加速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習慣養成。

MIC產業分析師廖珈??表示,除了首選偏好,常用度也是重要指標,2021年行動支付常用度首次逼近七成(69%),追近第一名的實體卡的74%與現金的71%,成為四大支付工具中唯一連續三年成長的工具,與實體卡的差距從2019年26%縮短至2021年5%,反映出疫情因素加速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習慣養成,如果疫情持續影響,行動支付常用度將有機會超越現金。


疫情提升行動支付使用頻率

至於特別調查在2021年全國三級警戒疫情期間的消費者行為,可發現常用現金比例大幅降低了三成至38%,為所有支付工具降幅最大者,最常用的是實體卡的56.2%,與行動支付的55.7%,其中行動支付幾乎追上實體卡。根據資策會MIC調查,行動支付也是疫情期間消費者使用頻率增加最多者,有近六成消費者提升使用頻率,而增加實體卡比例者有34%、電子票證增加28%,減少頻率最多者為現金,過半消費者則表示降低了使用頻率。


資策會MIC指出,疫情期間使用行動支付的前三大原因,依序為方便(63%)、優惠(47%)與衛生(41%),其中優惠因素下降7%,顯示用戶對於行動支付的訴求產生轉變,而衛生因素的增幅最高,較2020年上漲14%,反映出疫情期間消費者對於無接觸需求的高度重視,甚至進而吸引非用戶開始使用行動支付,考量防疫而有意使用行動支付的非用戶,從2020年的17%增加至2021年的38%。


進一步針對六都與非六都的地區消費者來進行分析,可發現六都或非六都消費者的認知率皆超過95%,不過六都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熟悉程度更高,無論是曾經使用、常用程度或首選偏好度,比例都明顯高於非六都消費者。資策會MIC表示,六都消費者曾使用行動支付的比例高達86%、非六都地區為79%。


至於六都消費者最常使用的前兩名付款工具為實體卡(75%)與行動支付(71%),非六都消費者則是最愛用現金消費(76%),其次是實體卡(71%),行動支付只排第三(61%),比例較六都消費者低10%。比較首選偏好度來看,六都族群超過整體平均2%,非六都則低於整體平均9%。產業分析師廖珈??指出,疫情加速各地商家導入行動支付,縮小六都與非六都的通路落差,不過由於兩者通路布署存在差距,整體而言,六都行動支付發展仍更為成熟。


行動支付發展重要機會


圖二 : 智慧手行動支付市場演變(source:st.com)
圖二 : 智慧手行動支付市場演變(source:st.com)

行動支付是疫情期間消費者使用頻率增加最多者,有近六成消費者提升使用頻率,減少頻率最多者為現金,過半消費者降低了現金的使用。

在亞洲的某些地區,以卡片為基礎,進行交通應用的非接觸式支付已經非常成熟,例如香港的八達通和新加坡的EZ-Link就是這樣的應用案例。意法半導體的安全微控制器事業部行銷應用總監Jerome Juvin認為,這絕對是一個發展行動支付的重要機會。以香港為例,公共交通系統已經開始採取行動,跨域非接觸式交通卡時代,準備接受手機刷交通卡,目前市面上也已經可以看到有支援香港交通卡技術規範的智慧型手機。對於新加坡的EZ-Link交通卡,相關廠商已經採取行動,在手機上部署交通卡,這絕對是相關業者部署行動支付解決方案的機會。


例如STPay-Mobile的優勢,就在於無需改變現有基礎設施。所以是一種很容易在現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中整合手機支付的方式。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例子。例如杜拜就宣布,現在除了接受現有非接觸式交通卡外,還接受使用NFC手機來支付公共交通費用,因為對於杜拜來說,最大的好處是他們可以重複使用現有的基礎設施。至於新加坡的交通卡,由於新加坡的公車公司負責刺激市場積極性,一旦有了企業參與,加上積極度,企業所提出的行動支付平台就非常適合在行動裝置上模擬非接觸式交通卡。


因地制宜的行動支付策略

目前由於手機配置、使用習慣的原因,二維碼支付在中國顯得更加流行,甚至是在交通卡領域上,很多機器開始相容二維碼。對於NFC與二維碼支付來比較,兩種技術其實是可以互補的,它們都有助於帶來新的行動支付體驗。若以公車售檢票這個應用市場來看,儘管二維碼在公車購票中變得越來越主流,然而每個國家的情況都不一樣。例如,在日本的東京和俄羅斯的莫斯科這些不同的城市,二維碼支付可能不是最合適的公車購票技術,因為閘機入口的人流輸送量非常大,如果刷卡時間超過300毫秒,就會開始排隊,很多人排起長隊等待刷卡。


相比之下,無論是在智慧型手機上,還是在實體卡片上,NFC技術在閘機上的支付速度都非常快,這是NFC非接觸式技術的優勢。以上海地鐵為例,乘客使用二維碼支付車費時,需要打開手機螢幕,獲取二維碼,然後,放在讀取器前掃描,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顯然會造成排隊等候,所以,使用者體驗不是很好。一些交通部門對輸送量和使用者體驗非常謹慎。所以儘管二維碼支付還在使用,但是它的成功僅限於特定的國家。


在支付方面,因為支付寶和微信,使得二維碼支付在中國市場上非常成功,這是因為先有電商平台或者聊天平台,然後才有手機支付。透過這些平台,他們獲得了客戶群,成功地將客戶體驗從電商和微信平台複製到手機支付,這使二維碼支付在中國非常成功且極具吸引力。


不過,二維碼支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市場環境和生態系統,在中國和東南亞部分地區效果很好,但在其他國家似乎接受度有所不同。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市場。這兩種技術最終是互補的,兩者都將推動行動支付的市場接受度,進一步加快行動支付的部署。


結語

而由於疫情的關係,加速了網路商店、外送、繳費等應用場域的成長,使得每日用戶成長了五倍。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建議,每日用戶的增加代表國內對行動支付的偏好持續提升,未來支付業者應強化消費頻率高或額度大的用戶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並思考如何協助擁有線上與線下場域的商家,整合跨虛實場域消費數據,同時挖掘滲透率較低的場域,例如住宿飯店、夜市攤販、休閒娛樂場所、路邊攤或小吃攤等,增加生態系商家與用戶對自有支付品牌的青睞。


除此之外,持續擴充應用場域仍是必要的,用戶最常遇到的困擾為商家限制特定銀行卡,也因此卡片支援與否、金融理財附加功能,則是吸引非用戶使用的因素之中成長快速的,因此業者也可考慮與銀行共同發行信用卡的策略。


相關文章
生成式AI刺激應用創新 帶動軟硬體新商機
MIC:CES 2024五大重要趨勢
人工智慧產業化 AI PC與AI手機將成市場新寵
數位服務驅動雲端體驗 加速邁入新軟體應用時代
5G推升數位服務 持續創新應用並優化體驗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報告:企業面臨生成式AI詐騙挑戰 需採用多層次防禦策略
» 精誠「Carbon EnVision雲端碳管理系統」獲台灣精品獎銀質獎 善盡企業永續責任 賺有意義的錢
» IDC:2025年台灣ICT產業將面臨AI減碳5大趨勢
» 善用「科技行善」力量 精誠集團旗下奇唯科技榮獲「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產品獎」
» 數位信任度牽動企業商譽 協力打造可信賴的數位環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129.21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