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资讯月的主角,绝对非Notebook莫属,从北部开始的资讯月活动,也因为市场上几家大厂的互相较劲,一路从台湾头杀到台湾尾,期间消费者最有兴趣的除了Notebook每天的新低价之外,大概就是几个厂商高层主管之间,每天脸红脖子粗、你来我往的口水战了。所以,这时候不杀价的、不高分贝吆喝几声的,不但失了面子,好像也失了里子。

全球经济在经过2001年的大回档后,2002年一整年下来好像也都欲振乏力,所以市况是真的很差吧!资讯月的促销价是动辄上万元的折扣,这与过去的情况完全不同,往年厂商在资讯展中有时以赠品吸引买气,以价格为手段的时候也多是慢慢降,而刚落幕的资讯展中,点燃此次割喉竞争的IBM则是强调一次降足,让消费者不会再产生观望的心态。

这样的手法果然顺​​利吸引了买气,也创造了市场话题,竞争厂商的压力尤其沉重,国内笔记型电脑的「双A」品牌,同时也是台湾笔记型电脑市场市占率前两名的Acer与Asus被点名挑战,回不回应好像都不是最好的做法,宏碁选择积极回应,除了价格不让对手占便宜之外,与IBM在口头上的较劲也不少;而华硕虽然没有在媒体上发表太过激情的看法,但价格上还是得跟上市场的走向,一点也放松不得。

IBM领衔此次壮烈战役的主角,被称为「自杀机」,是一线笔记型电脑品牌的产品首度在售价上跌破4万元,在这种破天荒的价格,与各大厂都大力捧场的状况下,当然让笔记型电脑顺利荣登此次资讯月的「人气」与「买气」双冠王,只是在景气低迷的微利时代中,要刺激产品销售量,除了削价,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降价固然是刺激买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不过却也是条不归路,一但加入削价竞争的行列,往后想要回头其实是很难的。

资讯月在近几年逐渐丧失过去标榜的全民资讯教育功能后,已经沦为一年一度资讯业年终冲业绩的大商展了,展场内就像讨价还价的菜市场,民众只对最新售价是否够低?赠品是否丰富?辣妹表演是否精采?感兴趣,主题馆已经成了最不能够吸引人潮的角落,资讯月将走向何处?好像也巧妙地与台湾资讯产业将何去何从互相牵引着。

微利与产能过剩的时代已经来临,资讯产业过去享有的高利润与产能不足的情况​​,已经越来越难发生,资讯产品的降价或者说低价化,可能是推动市场发展的手段,也不算是脱序的市场现象,但是这对大环境是否越趋健康?可否恢复景气的荣景?好像都没有太大的帮助,也或许大家在经历前一波修正后,都还无法找到真正的需求所在,正确答案时间会解答,而在还没获得正确答案前,大家伙的日子也都还要过下去,所以,即便是咬着牙的流血杀价,还是得好好地撑下去!

(作者:廖专崇)